林智飛
摘 要:我們??吹竭@樣的現狀: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中考,認為練習口語是純粹地浪費時間,結果,口語練習流于形式;許多老師的教學重點局限于單詞、語法等知識點的講解上,對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語活動卻置之不理。如是,造成了初中生只會讀英語、寫英語卻不會說英語的啞巴英語現象。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的英語筆試能力很強,考試常常能拿很高的分數,但是與老外用英語交談時,他們說出來的英語磕磕絆絆,一些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都說不好,更談不上較長、較難的句子了。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啞巴英語”已經成為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代名詞。這種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也與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符,我們必須堅決摒棄,找到適合學生的口語訓練方式。
一、是什么阻礙著學生的口語能力
1.沒有足夠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
在我國,學生每周的英語課都是有限的,多者每周四五節(jié),少的每周才兩三節(jié)。并且受自身能力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都
采用中英夾雜的方式,并且以中文居多。學生基本上是處于一種純漢語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他們接觸英語、熟悉英語、使用英語的機會非常少,這就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產生了很大的制約。
2.班級容量過大
目前,我國的一些中學班級容量過大,尤其是在農村的鄉(xiāng)級中學,受師資力量的影響,有的班級有70多人。這種大班教學給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教師無法有效地帶領學生開展口語實踐活動,也無法兼顧到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少了,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口語能力自然就會比較低下。
3.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
語言的發(fā)展與一個國家的風俗文化是分不開的,英語也是這樣,只有讓學生對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他們在閱讀英語材料時才會更加順暢。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英美國家獨有的生活習慣以及風土人情也是學生必須了解的,否則學生的口語交際就會變得本土化。很多教師不注重這方面的教育,導致學生對英美國家的背景知識了解甚少,這就使他們的英語口語產生了很大的障礙。以見面問好為例,外國人習慣說: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Its a fine day today.而中國人則喜歡問:吃了嗎? 如果學生 問一個老外:Did you have the breakfast? 那就會鬧笑話了。
二、怎樣提高初中生口語能力
1.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讓英語課堂名副其實
毫無疑問,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極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聽力水平,并向他們提供說英語的示范,進而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當然,由于初中生的英語知識儲備不足,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完全可以通過配以生動恰當的肢體語言加以彌補。可以說,有聲的英語口語與無聲的眼神、手勢以及面部表情等肢體語言相結合,才能使英語課堂活起來。筆者的教學實踐可以說明此點。比如,講課過程中,我通常都是讓英語貫穿始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自身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教學中,我不僅進行教學、教研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反思不足,英語教學水平大進;而且積極參加省里組織的各項英語口語大賽并獲大獎,口語能力流利、節(jié)奏感強,學生樂于接受。
2.培養(yǎng)學生興趣,由“敢說”轉變?yōu)椤皭壅f”
學生剛接觸英語時以“讀”為主,慢慢地,英語教師應在重視學生“讀”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說”的能力的訓練,不同階段設定不同的“說”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上“說”。
(1)“說”的目標是“連貫”學生“說”的內容要緊緊圍繞討論的話題,不能出現偏離;句序要合理,且句與句之間要相互銜接,并注意層次之間的過渡和呼應等。雖然這是口語表達的第一階段水平要求,但要真正做好卻不是輕而易舉的。這要求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閱讀、聽力材料,分析段落、層次和句子,幫助學生形成固定的語言表達模式,使學生能夠圍繞一話題展開層次分明的、語序連貫的表達。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可以定期舉辦主題演講活動。教師設定一個主題,組織學生圍繞這一主題收集、整理資料,認真撰寫演講稿,反復試講練習。在正式演講中,采取全程錄音,演講結束后,對學生就行評價,先鼓勵然后指出不足。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訓練了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使學生在演講中培養(yǎng)對英語的情感,可謂一舉三得。
(2)“說”的目標是“簡要”英語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口語表達時語言簡潔、明白??谡Z表達的最終目的是與人交流,為了與人交流起來更加順暢,必須語言簡單、意思明了。因此,英語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會話情境,要求學生在口語表達時,能使用短句就不使用長句,能使用簡單句就不使用復合句。短句、簡單句不但能清楚、準確地表達說話者的意思,更能夠使聽者清晰、明白說話人所要表達的內容,如此交流起來就沒有障礙,也不會產生誤解。學生在順暢的交流中,會越來越愛“說”英語。
3.設置交際情境
很多初中生都有不良的口語習慣,長期處于一種純漢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他們的思維就會受到漢語的影響,無法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交際情境,以純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展開教學和交際活動,使學生逐漸形成利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對于那些沒有學過的、用英語很難講清的內容,可以適當采用一部分漢語。那些雖然沒有學過但是不是重要知識的,可以利用純英語進行表達。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英語口語要盡量標準,學生除了模仿錄音,學得最多的就是教師的口語表達法了。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標準的語言、語調來感染學生,讓他們逐漸適應英語教學,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
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應從平時抓起,日積月累,善于運用身邊的學習材料,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還應根據教學的具體,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手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把我們的外語教學工作做得更好,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左煥琪.外語教學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劉寅齊,沈悅.英語口語教學應遵循的原則[J].重慶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