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波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從理論上講游戲是一門容健身、娛樂教育和智力開發(fā)與于一體的應用學科,是由有一定的情節(jié)、動作、比賽規(guī)則和結果等構成的綜合性體育活動。由于游戲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非常符合兒童的好玩心理和年齡特點,因此很受少年兒童的喜愛。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因此,上好小學體育課,實際上就是上好一節(jié)游戲課。換句話說,也就是用游戲來貫串小學體育教學,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游戲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非常明顯。
一、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游戲既容易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更容易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變化的情況下強化動作技能,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籃球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靈活了教學方法,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更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
二、游戲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體育游戲的教學除了能發(fā)展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活動能力以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傳授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心理學家曾經(jīng)證明過“無意識的學習要比有意識的學習學到的知識更多?!蓖ㄟ^游戲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下,把知識和技能傳輸給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和消化。例如在游戲“打龍尾”中,學生在開展游戲之前,必須先學會控制球和傳球、接球,當然就會涉及到球類的一些知識和技能,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下,很容易就會學會怎樣控制球和傳球、接球,此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強,興趣也很濃烈,學起來當然得心應手。教師應乘熱打鐵,向學生傳授球類知識技能。
三、游戲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作風和意志品質
學生的少年時期,正是他們學習和與人交往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少年兒童可塑性較強,但是如果教育引導不當,養(yǎng)成了不良習性,則很難改正,因此教師要在這一時期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貫徹集體主義教育。例如在“穿城門”游戲中,教師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游戲者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游戲中,要求游戲者服從組長的安排,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在游戲過程中要相互幫助、相互支援,才能順利完成游戲,使游戲者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在游戲過程中體驗集體的力量和智慧,能使游戲者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受到集體主義教育。所以說,體育游戲是一種加速少年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四、游戲可以輔助和鞏固其他教學內容的完成
在小學體育教學種合理地選擇游戲的內容,積極應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可以為學習新知識作鋪墊,打下基礎。如:教學投擲時,在體育課的準備部分安排游戲“紙飛機比賽”,“看誰投得遠”,“看誰拋得高”“投活動籃”等,使學生從身理到心理得到充分的進入準備階段,同時為學習投擲內容起輔助作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安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將所學的動作安排在游戲中,既達到活動身體的目的又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掌握知識,很快熟練所學動作,達到輔助加鞏固教學內容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每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都與游戲密切相關,教師應充分利用游戲這一特殊的教學內容及其手段,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