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410083)
陳舒妤●
例解摩擦力的分析思路與方法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410083)
陳舒妤●
摩擦力是中學物理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中學物理常見問題為判斷摩擦力方向與計算摩擦力大小,實例說明了摩擦力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摩擦力;方向判斷;大小計算
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力.中學物理經(jīng)常涉及到的是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主要包含摩擦力的方向判斷和大小計算兩個問題.下面就摩擦力解題思路與方法談談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
首先,我們要明確摩擦力的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或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的力.實際上,對于中學物理,還要滿足接觸面不光滑的條件,摩擦力才能產(chǎn)生.因此,如習題中明確指出接觸面為光滑時,我們一般不必考慮摩擦力.這樣,在接觸面粗糙的情況下(有時習題不會明確接觸面是否光滑),在具體問題分析中,要能夠根據(jù)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同時結(jié)合受力分析以及力的相互作用關(guān)系等方法來判斷摩擦力的有無和方向,并對其進行計算.下面舉例說明.
圖1
例1 [自主練習手冊·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第2版] 如圖1三個木塊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豎直墻上,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A與墻的接觸面可能是光滑的
2.B受到A作用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
3.B受到A作用的靜摩擦力,方向與C作用在B上的靜摩擦力方向相反
4.當力F增大時,A受到墻作用的靜摩擦力不增大.
分析 由于C物體周圍接觸面最少,首先分析C受力情況:豎直方向上,C保持靜止,則C必受B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以與重力保持平衡.接下來分析B的受力情況:根據(j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關(guān)系,則B必受C對其豎直向下的摩擦力,結(jié)合B所受重力,則B同時需受A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以保持平衡.最后分析A的受力情況:根據(j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關(guān)系,則A必受B對其豎直向下的摩擦力,結(jié)合A所受重力,則A同時需受墻面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以保持平衡,故A與墻的接觸面不可能光滑.另外,當力F增大時,將A、B、C看做一個整體,A受到墻的向上的摩擦力,與A、B、C所受重力保持平衡,則A受墻面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保持不變.故本題中答案C、D正確,與原書中配套提供的答案B、D有誤.
如果我們先從A物體開始分析,則將A、B、C看做一個整體,A需受到墻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以與A、B、C重力平衡,并不隨F的增加而發(fā)生變化.再將B、C看做一個整體來進行分析,可判斷出B需受到A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以與B、C重力平衡.同理C需受到B對其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以與C重力平衡,則根據(j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關(guān)系,B則受到C對其豎直向下的摩擦力.同樣可以判斷答案C、D正確.
可見,我們在判讀摩擦力的有無與方向時,綜合運用了力的平衡和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關(guān)系.
圖2
例2 [自主練習手冊·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第2版]
如圖2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塊P,由跨過定滑輪的輕繩與物塊Q相連,從滑輪到P和到Q的兩段繩都是水平的.已知Q與P之間以及P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是μ,兩物塊的質(zhì)量都是m,滑輪的質(zhì)量、滑輪軸上的摩擦都不計.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拉Q使它做勻速運動,則F的大小為( ).
A.μmgB. 2μmgC. 3μmgD. 4μmg
分析 對物塊Q,設(shè)跨過定滑輪的上端輕繩拉力為T(方向向左),同時Q相對于P向右運動,則物塊Q要受到物塊P對其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P對Q=μFN=μmg,由于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塊Q的平衡條件:T+fP對Q=F①.對物塊P,除受到下端輕繩拉力T(方向向左)外,由于P相對于地面向左運動,要受到地面對P向右的摩擦力f地對P=2μmg;同時,根據(j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guān)系,物塊P要受到物塊Q對其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fQ對P=fP對Q=μmg,據(jù)物塊P的平衡條件:T=fQ對P+f地對P②.所以:F=T+fP對Q=fQ對P+f地對P+fP對Q=4μmg.故正確答案選D.
綜上,我們在進行摩擦力的分析與計算時,首先要分析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根據(jù)其產(chǎn)生條件判斷其有無和方向,然后再進行定量計算.靜摩擦力大小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變動,其數(shù)值由物體所受外力和運動狀態(tài)決定,與接觸面間的正壓力無關(guān).滑動摩擦力可采用公式F=μFN求解(FN是物體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其大小與運動速度、接觸面積無關(guā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時,注意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求出正壓力大小.
以上是我對摩擦力分析計算的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關(guān)摩擦力問題的分析有所幫助.
[1] 自主練習手冊·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叢書主編:謝永紅,本書主編:何宗羅.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第2版.
[2] 5年高考·3年模擬·高中物理·必修1(RJ),叢書主編:曲一線,本書主編,劉占想.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年4月第4版,2015年5月第3次印刷.
G632
B
1008-0333(2017)07-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