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觀發(fā)
于都縣人民醫(yī)院 江西省贛州市 342300
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研究
周觀發(fā)
于都縣人民醫(yī)院 江西省贛州市 342300
目的:探討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間收治的50例鬧腦卒中患者,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分類,納入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性護理,觀察組以常規(guī)性護理為基礎行超早期康復護理,總結歸納兩組患者的最終護理效果。結果:在不同護理模式干預下,觀察組護理效果更接近預設值,與對照組相比,生活能力、肢體功能更為理想,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患者行超早期康復護理可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進而促進患者的康復,有利于患者預后,應用價值較高。
超早期康復護理;腦卒中;肢體功能
腦卒中屬于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稍有不慎便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盡早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有著重要作用[1]。腦卒中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惡心、意識障礙、頭痛等癥狀,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以往對腦卒中患者行護理干預時,大都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基本消失后才行康復訓練,但是訓練效果并不理想。據(jù)相關研究報道,超早期康復護理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腦功能,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間收治的50例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超早期康復護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做歸納: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間收治的50例鬧腦卒中患者,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分類,納入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對照組有15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年齡為44-70歲,平均年齡為(57.5±12.0)歲;觀察組有14例男性和11例女性,年齡為43-69歲,平均年齡為(56.5±11.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性護理,多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做好室內的通風、消毒處理,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修養(yǎng)環(huán)境;鼓勵患者適當進行肢體鍛煉,以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觀察組以常規(guī)性護理為基礎行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運動訓練:定時對患者進行被動活動、主動活動訓練,包括內旋、外展等活動;加強肌肉按摩,30min/次,2次/d,以不超過患者耐受度為宜。鼓勵患者盡早進行主動活動,包括翻身訓練、坐位訓練。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協(xié)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能力,包括洗澡、如廁、穿衣等能力;在訓練過程中,需密切關注患者的訓練情況,避免出現(xiàn)意外情況。
1.3 觀察指標
肢體功能評定:應用Feg-Mevyer積分,分值<50分視作嚴重運動障礙;分值為50-84份視作明顯運動障礙;分值85-95分視作中度運動障礙;分值96-99分視作輕度運動障礙。
生活能力(ADL)評定:應用簡化Barthel指數(shù),分值100表明正常;分值>60分視作良;分值60-41分視作中度功能障礙;分值40-20分視作重度功能障礙;分值<20份視作完全殘疾。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計數(shù)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ǎ┍硎?,行t檢驗。對比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分析
在不同護理模式干預下,觀察組肢體功能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分析
在不同護理模式干預下,觀察組生活能力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兩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分析()
表1:兩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分析()
組別Feg-Mevyer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6.25±1.5413.31±2.87觀察組6.34±1.3024.13±3.22 t 0.22312.542 p >0.05<0.05
表2: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分析()
表2: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分析()
組別ADL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36.40±8.8449.76±11.18觀察組37.13±9.2465.23±10.11 t 0.2855.132 p >0.05<0.05
腦卒中偏癱患者存在各種功能障礙,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所以需盡早實施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準確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體能力,制定出個性化的訓練措施,運動強度以不超過患者耐受度為宜;多鼓勵支持患者,以增強患者的恢復信心。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行超早期康復護理可起到較好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1]寧文帥,于鳳偉,楊洋等.超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6):1490-1492.
[2]鄭阿娟,楊瑛.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724-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