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教育中一項不能或缺的項目。目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在學習認知、社會交往、學習壓力、對未來的擔憂等所表現出來的恐懼、焦慮、抑郁、強迫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輔導員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老師,做為一名大學生輔導員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異常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近幾年的輔導員工作經歷,結合突發(fā)的個別案例談談應對大學生心理異常問題的思考。希望通過此對承擔相同工作的同志在應對類似問題時有所啟示。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異常 輔導員 應對措施
【基金項目】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茖W校校級苗圃工程(2016mpxz19);重慶市衛(wèi)計委中醫(yī)項目(zy20160210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203-01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1]。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正處于青年中期。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許多特點,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會上的青年。大學生由于自身心理發(fā)展的不成熟,從高中過渡到大學,生活、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學習知識的跨度在拓寬,學習的方式方法與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差異性[2];大學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習俗,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等。因此當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課題時,心理沖突和矛盾時有發(fā)生,若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和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
輔導員是大學生在校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一位老師,他們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也是學校學生工作開展的主要抓手。如何應對大學生在校期間所出現的這些問題,筆者作為一名大專院校的兼職輔導員就結合自身工作當中出現的問題和應對措施,談談自身的見解和思考。
案例:大一男生,因高中青春期時缺乏老師和家長的有效引導,導致嚴重的心理異常和生理異常。家長不理解,還是一名學生就患上男科疾病,心理上無法接受,面子上更是掛不住。家長諱疾忌醫(yī),學生和家長不能有效溝通,而導致父子關系異常緊張;學生內心封閉,拒絕與外人交往,自卑而無助,社會交往能力欠佳,自控能力欠佳。
針對以上案例,本人綜合分析分別入手,給予了良好的解決,現將經驗分享如下:
解決方案:
1.心理引導。讓學生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有病醫(yī)病,克服自己心理障礙,無論是什么病,不能諱疾忌醫(yī),更不能無限夸大[3];同時尊重學生的隱私,學生打開心扉給輔導員訴說自己的過往經歷和患病的原因,作為一名醫(yī)學院校的老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引導。正確介紹該疾病在該年齡段發(fā)病的原因,并及時告誡學生堅決改掉自身的毛病,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并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制定鍛煉計劃,并定期詢問本人和同學。
2.鑒于父子關系緊張狀態(tài),了解了矛盾之所在,同其父親深入交談,從開始父子兩人的互相攻擊,言語粗暴,到后來父親的百般感激,作為老師甚為欣慰。父親不能正視孩子所患生理疾病的事實,深覺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丟人現眼,很沒有面子。孩子害怕跟父親交流,幾乎不通電話。俗語說“子不學,父之過”,經過批評說服教育,其父認識到自己也存在缺陷;另外,告訴學生父親,在學生身上也看到很多優(yōu)點,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肯定,使父親有一定的自豪感,而不是孩子的無能和落后充斥自己的思維。經過和其父親的交談,父親情緒慢慢平穩(wěn)下來,事先和其父親約定,當和孩子打電話時,先靜聽孩子說話5分鐘,不能激動更不能謾罵。如此方式,甚為有效。后面父親和孩子都有所進步,心理愉悅了,從父親談話中了解到,學生在進步;學生眼里的父親也在進步。
3.針對學生不合群,缺乏社會交往的一些基本能力,重點表現在說話自我為中心,過于直白,不懂禮貌等。不單是學生反映,班委也在反應類似問題。該學生對老師說話都毫不客氣,沒有問候,沒有禮貌用語。作為老師告訴學生,社會是大家的社會,不是一個人的社會,要學會和大家交往,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即使是小學生學習的,我們現在學習還是不晚。因此學生感受到來我們班級后老師和學生給予的關愛,以及他的父母在我的介入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很是感激,并且從內心信任我和尊重我。
4.定期約其談話,檢測心理障礙是否慢慢消除;另外通過其同學和其他任課老師了解其最近的表現和動態(tài);并及時和他們宿舍學生溝通了解其基本的生活狀態(tài)。
通過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努力,該生慢慢的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固步自封到和同學交往,從自卑到自信,每一個進步我都看到了并及時給予肯定。家長是萬分感激,曾激動說“老師,孩子到你班級后有很大的進步,跟以前比大不一樣,知道感恩和孝順父母了,謝謝。”說的雖然樸實,但是實話。
作為一名輔導員關愛每一位學生是職責,做一名優(yōu)秀的輔導員,如何應對心理異常學生的確要用心。能在學生最無助的時候,我們給予最有效的關心和引導,使其能夠健康成長,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姚本先、陸璐,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7.02
[2]蔣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05
[3]李陽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M],B844.2
作者簡介:
唐靜,女,講師,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