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
摘要:《納粹高徒》講述的是小男孩沉浸于老納粹昔日的罪行,毀掉對方的同時毀掉自己的故事,是關于惡意的蔓延和人作惡的迷之狂熱。與惡魔戰(zhàn)斗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魔鬼。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關鍵詞:逼迫;恐懼;控制;尊重
《納粹高徒》講述的是小男孩沉浸于老納粹昔日的罪行,毀掉對方的同時毀掉自己的故事,是關于惡意的蔓延和人作惡的迷之狂熱。與惡魔戰(zhàn)斗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魔鬼。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始于逼迫,終于自毀。托德開始逼迫杜山德。
在杜山德的內(nèi)心深處,他是極其不喜歡托德的,托德沒有一點讓他喜歡的地方,托德是個不速之客,硬闖入他的生活,迫使他打開塵封已久的墓穴,而原本這墓穴繼續(xù)緊閉著會比較好,因為他發(fā)現(xiàn)里面有些尸體是被活生生埋起來的,至今任然存有些微氣息。
杜山德面對往事時說:我不想說。而托德的回答是:你會說的,如果你不肯說,我會把你的身份告訴每個人。是威脅,是逼迫。托德在心理上掌控了杜山德,他是托德的囚徒,每當杜山德再一次忍受了屈辱時,托德的力量就更高漲了些。但是托德太像魔法師的學徒,用魔法把掃帚舞動起來,確沒有本事把它停住。
托德逼迫杜山德回憶過往,強迫他穿上納粹軍服,強迫他撕開40年來才偽裝好的人生。托德對集中營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就像第一次看見某個東西,然后立刻知道你找到了自己最大的興趣。就好像找到開鎖的那把鑰匙,就像第一次談戀愛,他想知道在那些地方發(fā)生的所有事情和每一件事情,他是一個瘋狂的人。
托德在杜山德的生活里出現(xiàn)了之后,或者是他這么多年來一直是,被夢魘纏繞著,他的夢是一片黑暗的,黑暗中有許多聲音,有拖拉機的引擎聲,推土機引擎的聲音,槍托重重敲擊冰凍的地面或者某個人腦袋瓜的聲音,哨子聲,警笛聲,子彈聲,尖叫聲,以及在嚴寒冬天后運載家畜的車子關門聲。然后所有的聲音都靜止下來,所有的眼睛都在黑暗中張開,猶如雨林中野獸的眼睛一般炯炯發(fā)亮。杜山德有好多年都活在叢林邊緣,他認為這就是為什么他在夢里總會聞到叢林的味道,感覺身在叢林的原因。每當他做夢醒時,都驚出一身冷汗,他的心怦怦的跳著,必須把手伸進嘴里,免得自己尖叫出來??催@就是他的生活,活在恐懼之中,然而都知道彼此利益的一致性才是最好的捆綁方式,為了求生存,他告訴托德,他已經(jīng)將一份關于他兩之間關系的12頁材料放入了銀行的保險柜中,如果他不小心去世,那么銀行的工作人員將強行打開保險柜那么全世界人都知道托德在藏匿一名前納粹高官,藏匿的時間越長,社會對托德的懲罰和譴責就越加嚴厲。
始于逼迫,終于自毀。杜山德開始逼迫托德。
托德也終日活在夢魘中,在夢中,他置身在巴汀的實驗實里,站在一張矮長的桌子前,一個美的出奇的女子被綁在桌子上。杜山德只圍著一條屠夫白圍裙,里面什么也沒穿的站在一邊幫他忙。當他轉(zhuǎn)身去開啟儀器時,托德可以看見他瘦骨嶙峋,像白石頭一樣的屁股相互摩擦著。'你就做吧杜山德說,‘元首說,這是犒賞你用功念書的杜山德遞給他一個東西,雖然他沒有看過,但馬上就認來,尖端的金屬在頭頂日光燈的照映下閃閃發(fā)光。隱約聽到遠處杜山德的聲音念到:第八十四號實驗。點擊,性刺激,新陳代謝作用。根據(jù)的是蒂森的負增強效應理論。實驗對象是年強的猶太女孩,大約16歲,沒有傷疤,沒有記號,沒有明顯的殘障。而后遠處又傳來杜山德念的聲音:呼吸,阿爾法波,貝他波,心跳跳動次數(shù)。每每他在雷聲和雨聲中驚醒,蜷曲著身子,心臟像短跑選手般急速跳動。這就是托德每天的生活,夜晚活在噩夢里,白天活在心魔里。
托德到底只是個孩子,雖然是個老于世故的孩子。他的對手是個曾經(jīng)拷問過數(shù)百人,甚至數(shù)千人的專家,在杜山德的面前,托德感到自己的腦殼好像透明玻璃一般,腦子里想的所有內(nèi)容事情都大大的映照在上面,無所遁形。他的生活像個高壓鍋,壓得托德無處喘息,然后他開始緩緩地把腳踏車壓過松鴨的身上,并始終保持那抹談談的微笑。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這也不能讓他發(fā)泄,高興,喘息一下,他開始殺死酒鬼,他享受著那種驚險與刺激,他陶醉于酒鬼們的垂死掙扎的慘狀畫面,他偷樂于那一刻他精神的放松。他以為自己在自救,卻使自己在喪失理智的路上越走越遠,在罪惡的你泥潭里越陷越深。
逼迫是最能激起人內(nèi)在潛能的手段,因為自我保護是人的本能。但是這種逼迫也是惡的根源,他可以控制別人也可以摧毀自己,因為沒有人愿意活在別人的逼迫之下。曾經(jīng)一直在想如果一開始托德采用的是愛與感動那么是不是他也可以聽到自己想聽的故事,同時還可以安撫這個孤獨的老人但是事實就是事實,那杜山德就不會愿意揭開他40多年來的傷口,因為求生存本身就是丑惡與自私的。
原來愛,善良和感化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但最起碼尊重還是應該做到的,不逼迫,不強求,不以利益捆綁的方式相互牽制或許會少許多惡事,多些燦爛的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