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川+葉景陽
船埠村位于江西省贛縣南塘鎮(zhèn)南部,平江東岸。因村莊形如船只,故名“船埠村”。在船埠村平江沿岸有長約1公里、寬20-100米不等的護(hù)岸林,有竹林,有闊葉林。最醒目的是零星分布的60多株大樹,有樟、榕、桂花。
在贛南,為保護(hù)河堤,從清朝起就廣栽榕樹。但凡沿河兩岸,都生長著枝繁葉茂的大榕樹。一些飛鳥從榕樹上采食榕樹籽,然后棲息在古樟樹上,榕樹種子落在古樟樹干上而繁育出小榕樹,善于寄生的榕樹便奇跡般地活下來。由于榕樹具有生長快的特點(diǎn),慢慢形成了“榕抱樟”奇觀。
在船埠村村委會旁的休閑小廣場上,原來生長著一株樟樹,不知何時(shí)開始在樟樹上有長出一株榕樹。經(jīng)過400年多年的風(fēng)雨,榕樹的根系包裹著樟樹的樹干,樹葉彼此交錯,榕樹與樟樹均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不仔細(xì)辯認(rèn)分不清哪里是樟樹的樹枝,哪里是榕樹的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