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群書》編輯部:
身為“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人,我對于國內(nèi)外發(fā)布的閱讀書單,一直都很關注。自去年以來,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朋友在轉一則澎湃新聞報道,題為《哲學著作占領美國名校課外閱讀書單前十位》。這一報道自發(fā)布以來,不時會有朋友轉發(fā),可見影響之大。
首先令我有興趣閱讀該新聞的是該報道標題中的“課外閱讀”。據(jù)我了解,在美國高校,閱讀書單常見,“寒暑假閱讀書單”也常見,但“課外”閱讀書單一般是用于中學生的,出現(xiàn)在高校并不常見,加上又是美國名校,自然引人關注。
閱讀報道之后,發(fā)現(xiàn)有令人不解之處。比如,從所謂“十所高校綜合排名”的10部閱讀書單看,除了霍布斯的《列維坦》和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之外,其余8部包括《理想國》《君主論》《倫理學》等,全部為西方古典與經(jīng)典之作。這令人生疑,因為在美國高校,這些都應該屬于“課內(nèi)”而非“課外”必讀書目,而且應該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在其所學專業(yè)范疇內(nèi)的必讀書目,似不應該是“課外”閱讀書目。
再往下看,發(fā)現(xiàn)單列的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的書單更是有蹊蹺之處。比如杜克大學的書單,一共10本,幾乎全部是經(jīng)濟學領域的,除推薦了2本《計量經(jīng)濟學》(一本作者為詹姆斯·斯托克,一本為林文夫)外,其余還有6本經(jīng)濟學類的書:《社會成本問題》《國富論》《宏觀經(jīng)濟學》《宏觀經(jīng)濟理論》《公司財務原理》《公共地悲劇》,另外2本與政治學有關,分別為《領導大不易》和《解析政治學》。這樣的書單,不大可能是一個“課外書單”,因為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去閱讀與經(jīng)濟學有關的書目。
回頭再看新聞,這才注意到該新聞是由該媒體記者編譯的,該新聞報道的第一句話:“據(jù)美國新聞網(wǎng)站Quartz 1月27日報道?!彼∥夜侣崖?,沒有聽說過這個新聞網(wǎng)站,趕緊Google了一下,倒是很快找到了這個網(wǎng)站,也查到了原始新聞,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編譯是有錯誤之處的。
首先查Quartz,在維基百科上,確有該詞條,但維基百科上明確指出,該詞條有商業(yè)廣告之嫌疑,希望有人對此做出修正,剔除其推銷廣告之語,盡量客觀公正。我也不在此為這家機構做廣告了,但它是一家基于網(wǎng)絡的商業(yè)新聞機構。當然,是不是商業(yè),是不是知名,或者是否權威,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說的閱讀書單的問題,是否有誤。
我找到了相關新聞,題目是:These are the books students at the top US colleges are required to read(這些是美國頂尖大學要求學生的必讀書目)。僅從此題目可以看出,這里并無“課外”之意。再往下看報道,不僅無“課外”之意,而且整個所指就是“課內(nèi)”的閱讀書單,而且是有條件限定的課內(nèi)閱讀書單。換句話說,澎湃新聞的報道,恰恰說反了!
為什么說是“課內(nèi)”呢?正如澎湃新聞所報道的那樣,這里所發(fā)布的書單,來源于一個名為The Open Syllabus Project(公開的課程體研究)的網(wǎng)上研究項目,該項目搜集了過去15年里用英語教學的高校中超過一百萬的課程計劃,然后對此進行研究。前幾日,2016年1月22日,該項目發(fā)布了研究成果:柏拉圖、霍布斯、馬基雅維利和亞里士多德在美國高校中,特別是美國的頂尖高校中占領了課堂的閱讀書目的排行榜。
在該研究發(fā)布的成果中,明確指出,在文學領域,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是“被講得最多的”作品——在澎湃新聞中,被編譯為“教學里被提及最多”,有誤,因為“提及”和專門“講授”顯然有所不同。
在歷史學領域,“被講得最多的”排在第三位的是《共產(chǎn)黨宣言》,而在社會學領域中,《共產(chǎn)黨宣言》則位居第一——但在澎湃新聞中,被編譯為“(《共產(chǎn)黨宣言》)是社科領域的‘老大”,有誤,因為“社會學”與“社科”領域,同樣有所不同。
接著,報道公布了近15年來,十大頂尖高校中作品被“講授”的情況,并非澎湃新聞中所說的各個高校的十大“必讀書目”。當然,這一點倒也沒有大錯,因為這些被講授的作品,也應該是學生的必讀書目,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書目并非課外讀物,而是課堂講授之書目,且是以學科來劃分的——當然,對此,該原文報道并無過多的涉及。
還需要指出的是,這樣一個書單,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了美國高校中有關閱讀的一些實際,但也僅具有參考價值,因為就連該項目負責人卡拉甘尼斯(Joe Karaganis)也說:“這還是一個糟糕的數(shù)據(jù)集。”之所以說糟糕(dirty),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發(fā)布的書目中有書名拼寫錯誤的地方,甚至有書名不一致的地方;另一方面,現(xiàn)在這些數(shù)據(jù)的依據(jù),主要來源于高校可以公開的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量還不夠充足??ɡ誓崴拐f,到2016年年底,他希望目前的一百萬的課程計劃,可以翻三倍,這樣就可以提供更加全面也相對更權威的研究結果。
總之,澎湃新聞有關閱讀書單的失誤有二:第一,這不是“課外”閱讀書目,而是課堂講授的書單;第二,這個書單是分文學、歷史、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而非囊括所有學科的普通大眾書單,由此得出“哲學書籍占領美國高校課外閱讀書單Top 10”,恐失之偏頗。
郭英劍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