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專家支持/何裕民
所謂“春困秋乏”,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春困”“困”住了很多人,而此時腫瘤患者放化療之后,也更容易產(chǎn)生困頓、疲乏無力的癥狀。
放化療患者乏力原因很多
●本刊記者: 很多腫瘤患者在放化療期間會感覺乏力,這是為什么呢?
○何裕民:季節(jié)性的生理反應,再加上治療后的重創(chuàng),一般病理期乏力常出現(xiàn)在化療期間,有的在化療結束后持續(xù)幾周或數(shù)月。
頻繁看醫(yī)生、生理壓力、焦慮和抑郁會加重乏力;放化療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造血系統(tǒng)的損害可引起白細胞的減少,全血細胞中其他成分也會相應受到影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降低就有可能發(fā)生貧血,而貧血是引起乏力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癌癥患者化療后“胃口不好”,身體實際得到的營養(yǎng)較少,能量消耗又快,疲乏也就是必然的事。其他像疼痛、睡眠障礙、非腫瘤的健康問題、缺乏活動、藥物治療都可以引起乏力。
乏力與化療的種類也有關,如果化療與放療同步進行,乏力的程度會更重。乏力因人而異,同樣的化療相對不同的患者,所引起的乏力輕重不一,可以是突然出現(xiàn)或逐漸加重。
“春困”讓放化療患者更乏力
●本刊記者: 春困對于放化療的患者影響會更大嗎?
○何裕民:是的,很多放化療患者對此描述為身體極其虛弱、疲乏、累、沉重或緩慢的感覺,即便休息也不能緩解。
●本刊記者: 這是什么原因呢?
○何裕民:中醫(y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春季春陽升發(fā),萬物復蘇,人體的清陽之氣也應順時升騰,如若升發(fā)不利,則會導致“春困”。尤其是此時做放化療的腫瘤患者。腫瘤被認為是一股熱毒,放化療這種方法在中醫(yī)看來也是大毒大熱之法,用這種方法以毒攻毒,腫瘤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人體的正氣也會損傷,即正氣虛,血氣虛,人自乏力,精神萎靡。
放松精神、吃好喝好對抗“春困”
●本刊記者: 放化療面對“春困”應怎么做?
○何裕民:患者此時需要注意幾方面:《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腫瘤病人本身既有正氣虧虛,又有氣滯、血瘀、痰凝及熱毒,此時可通過中醫(yī)藥輔助調(diào)理,防外邪侵體,補益氣血,提振精神??蛇x用中藥茯苓調(diào)脾胃,補正氣,或用黃芪、黨參、炒白術等中藥補氣;另外,精神要放松。多與好的“抗癌”病友交流,多和醫(yī)生溝通,既有助于患者及時減輕病痛,又有助于醫(yī)生掌握病情;吃也很重要,充足的營養(yǎng)能幫助維持體力,預防體重減輕或減輕過多,最好是少量多餐,身邊準備多種稍作加工就能吃的半成品食物和飲料,多補充水分,每天8杯左右的水和果汁;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勞逸結合。多休息,做些清靜的事,比如閱讀。當然了,給自己安排點適當?shù)幕顒樱瓤梢栽谝欢ǔ潭壬暇徑夥α?,也可以讓你睡個好覺,但前提是:量力而行。
●本刊記者: 謝謝何教授,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