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輝 張俊峰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探究運動員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單曉輝 張俊峰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毋庸置疑,體育院校運動員都具有較強的專項素養(yǎng),然而由于文化教育方面的轄制,他們在法制教育上存在不少問題。加強體育院校運動員的法制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將淺談當下體育院校運動員在法制教育上的問題,明晰運動員強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有效路徑,望對日后體育院校運動員法制教育工作有所增益。
體育院校;運動員;法制教育;重要意義;探究路徑
很多體育院校青少年運動員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尤其是在明辨是非,抵御外界干擾方面的能力薄弱,自控力相對偏弱。這一時期對于青少年運動員樹立正確三觀以及法制觀念相當重要,由于他們思想認識的可塑性相當強,既能夠接受一些正確積極的事物,同時也容易受到不正確事物的左右[1]。
體育院校大學生運動員具備一定法律知識,也能認識到法律對于維護公民權益與社會公正的重要意義,但是側重于法律保護性的認知。在日常運動員訓練時期,訓練任務繁重同時管理層面相對封閉,只是一些運動員的文化課學習時間偏少,體育院校在法制教育工作上并沒有足夠重視,使學生能夠接受法制教育的機會匱乏。
目前體育院校優(yōu)秀運動員在法律知識上的掌握并不樂觀,法律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往往容易產生錯誤法律觀點。一部分運動員在法律與道德層面的認識不清,生活中側重于道德調節(jié)的認知,反而將法律看做神圣且與己無關的事物,還有一些運動員認為僅僅需要學習好專業(yè)技能,其他的都是無關緊要的。將法律看做純粹化的強制手段,反而忽視了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作用[2]。
當前體育院校運動員法制教育仍從屬于德育教育,這樣的定位并不科學合理。盡管法制教育含有一部分思想教育成分,但是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并不能畫等號,一位按照思政教育的方法開展教育工作,勢必致使法制教育工作在體育院校大學生運動員中間進行的困頓。立足于社會學角度而言,法治社會要求我們每一個主體都掌握一定的法制理念,遵循統一的規(guī)則、制度,這也意味著作為現代公民,駕馭社會不僅僅是強化先進的意識,還要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具備法律素養(yǎng)。所以,針對體育院校運動員的法制教育工作必須構建一個真正適合運動員特點的完善法制教育體系。
各個體育院校運動隊和普法隊的法律素養(yǎng)情況也直接影響著運動員法制教育成效。法制教育自身就是囊括了理論性、政治性以及實踐性、知識性的綜合性教育,特別是當教育對象為競技賽場上的運動員時,這部分人群在法律知識熏陶的學時安排上就少于同齡人。因此,如何在有限學時內有針對性的對運動員進行法制教育培訓,直接考驗著師資團隊的整體素質水平。
開展運動員的法制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除了在課程體系上的教授主渠道外,還理應涵蓋教學管理秩序內容,有關體育院校要秉持教學活動依法辦事的準則。針對體育院校眾多和運動員學習時間分散現狀,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功效,教學模式既滿足運動員學生社交情感的需求,又要兼顧法律知識的重要內容滲透,這其中網絡媒體平臺必不可少。運動隊可以通過不同程度與層次的法律知識競賽增進運動員法律認知,通過開展體育競技人員權益保障專題講座提高運動員維權意識與維權能力,還可以創(chuàng)新組織運動員參加法庭旁聽,在實踐過程中幫助運動員形成法律觀念,自覺學法、守法。與此同時,也要著力營造校園法治氛圍,強化校園環(huán)境育人的成效,同樣也不能忽視了運動員隊紀隊規(guī)的重要性,竭力做到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為其法律意識培養(yǎng)工作創(chuàng)設有利外部條件。
一言以蔽之,強化體育院校運動員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當下運動員學生法制教育改革工作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遠,不容懈怠。
[1]姜仁屏,朱志強,武勛.針對我國體育法制建設現狀的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6,35(7):115-118.
[2]何艷君,張明敏,何長忠,吳健雄.21世紀我國體育法制之我見[J].四川體育科學,2017,24(2):119-121.
1004-7026(2017)17-0113-01
G80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072
單曉輝(1974-),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競技教育。張俊峰(1972-),講師,研究方向:競技教育和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