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花園中學(210057) 丁大任 ●
通過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品質
——大氣壓強的教學案例與反思
江蘇省南京市花園中學(210057) 丁大任 ●
良好的習慣和優(yōu)秀的品質是成功的關鍵.對于心智和身體都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品質不僅能使其在當前的學業(yè)上有所收獲,更能為其將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我校遵循初中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在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開設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研究課題.本堂物理新授課正是緊緊圍繞我校的這一中心課題而開展教學的.
物理實驗;初中物理;大氣壓強
教案背景:初中二年級物理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書本知識.
(2)教師:兩個試管(其中一試管的內徑比另一試管外徑稍大一些),針筒,兩頭通的管子,膠頭滴管,圓口杯子,一個可以蓋住圓口杯子的塑料片,燒瓶,抽氣機,水槽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大氣壓強》是在學習了《壓強》和《液體壓強》知識后,知道了氣體有重力、能流動也應該和液體一樣有壓強.通過一些小實驗、通過觀察身邊的大氣壓現(xiàn)象,認識大氣壓的存在.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本節(jié)內容較多,需要安排2課時,這是第1課時的內容.第2課時主要學習:大氣壓強的應用、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了解生活、服務于社會,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大氣壓強.
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了解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
認識生活中的大氣壓強的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觀察跟大氣壓強有關的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對大氣壓強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學情分析:
在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壓強的計算公式、單位、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產生的原因及特點等知識,通過“想想議議”,用類比的方法很容易猜想出氣體也應該有壓強.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大氣壓強現(xiàn)象,學生們也很熟悉,通過老師的引導容易接受.托里拆利實驗用到了轉換法,學生不易理解,是一處難點.
教學方法:
根據(jù)教材的結構,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本節(jié)教學內容將以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老師設計的若干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使他們通過自主的學習過程感受成功的快樂,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課前準備:兩個試管(其中一試管的內徑比另一試管外徑稍大一些),針筒,兩頭通的管子,膠頭滴管,圓口杯子,一個可以蓋住圓口杯子的塑料片,燒瓶,抽氣機,馬德堡半球.
1..導入
師:展示一個真空包裝的茶葉和另一個沒有真空包裝的茶葉,同時在手中晃動,聽聲音,比較兩者的不同?
生:那個真空包裝的緊,而那個沒有真空包裝的松.
師:請大家進一步觀察這個真空包裝的茶葉表面和另一包茶葉袋表面有什么不同?
生:真空包裝的茶葉袋上面都能看到茶葉的外形,而非真空包裝的上面看不出這個茶葉的外形.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真空包裝的茶葉引入新課,是學生感覺親切,體現(xiàn)從生活到物理.
師:那為什么?
生:被大氣壓的
2.設置情境,引導學生感受大氣壓
師:那看來,大氣壓的作用還是很大的,那為什么平時我們看不出來呢?
師:那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視頻,來看看一個汽油罐怎么被大氣壓壓癟的
放映視頻一個汽油罐內先放一些水,然后用火加熱一段時間后,熄滅酒精燈,用塞子把罐子蓋死,用冷水一澆,汽油罐立即變癟.
抓住這一時刻,立即提示學生:對汽油罐加熱能使里面的空氣變少.
提問:為什么汽油罐會變癟,實驗前為什么汽油罐是好的,沒有變癟?
師:很好,看來大氣壓是無處不在的,但是要是使他體現(xiàn)出來卻要動一番腦筋.下面我來給出大家一些器材,請大家來幫我設計實驗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師:桌子上的器材有兩個試管(其中一試管的內徑比另一試管外徑稍大一些),針筒,兩頭通的管子,膠頭滴管,圓口杯子,一個可以蓋住圓口杯子的塑料片,燒瓶,抽氣機,水槽.想到的學生請立即舉手上來演示給大家看.
臺下學生議論紛紛,也有學生躍躍欲試.這時有學生舉手主動上臺演示:用杯子灌滿水,用紙片蓋住,倒置,發(fā)現(xiàn)水沒有留下來;把試管灌滿水倒置在水槽中;用膠頭滴管吸水;用針筒吸水;用兩頭通的管子取水,等等.說明(1)大氣壓是存在的;(2)大氣壓沿各個方向都是存在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提高課堂參與的熱情,并且利用物理學科的特點,設計大量的實驗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思考能力.
3.延展、鋪墊,將學生思維觸角前伸
師:不錯,大家設計了很多實驗都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其實古人也做了大量的實驗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下面給大家介紹馬德保半球實驗.這個實驗說明了大氣壓是存在的,不僅存在而且很大,那么到底有多大?那該如何測量呢?
設計意圖:拋出問題引發(fā)思考,為下節(jié)課測量大氣壓做好鋪墊.
這是一節(jié)新授課,這節(jié)課最主要要嘗試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作為物理課堂,我們最有效地,也是最有特點的就是利用實驗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要用精彩的實驗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并使他們在奪人眼球的實驗中不斷思考,不斷進步.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1.增加實驗教學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種復雜的學習活動,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能從中獲得直接感受和豐富體驗的認識活動.在中學物理實驗中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都是前人已經發(fā)現(xiàn)的,但對學生來說是未知的,我們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認識和發(fā)展,在實驗教學時采用分組探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成為“發(fā)現(xiàn)”的主人,讓他們充分體驗到科學研究的艱辛以及科學發(fā)現(xiàn)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強烈的探索欲望.比如:在探究“大氣壓如何體現(xiàn)出來”時,(1)教師事先把兩代茶包裝作為對比.(2)提出問題:為什么兩袋茶差別較大?(3)學生探討,對比思考.(4)交流結論,互相補充.
通過探究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在探究中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
2.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在實驗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批判精神
(1)教師是否善于提問,影響著學生是否善于提問,教師可以用設問、反問作示范,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隨著問題深入探究,教師善于提問,會幫助學生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的習慣,進而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2)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是求知的開始,在堅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必要的時候還應加以啟發(fā)和誘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即使由于知識、經驗不足,是幼稚的,甚至是錯誤的,也應當保護這種積極性,指出其積極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參與的勇氣.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就應該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嘗試實驗探究、調查訪問、展開聯(lián)想等方法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能很好的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3.拓展實驗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應該安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各種想法、各種觀點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1)創(chuàng)造條件全面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隨時都能進行各種實驗,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疑問,以此開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個性特長,使他們養(yǎng)成通過實驗探究未知,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2)可以利用課外興趣小組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3)因陋就簡,延伸實驗探究的空間.科學的實驗并不是只有在設施齊全的實驗室里才能進行的,實驗探究的活動應該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有些實驗難度比較大,現(xiàn)有實驗水平很難達到,可以借助網絡、電視等各種媒體來展示.讓學生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隨處可見的現(xiàn)象進行物理實驗的探究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皆科學,而且能極大的調動和激勵學生探究生活中蘊涵的科學道理的欲望和勇氣,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
G632
B
1008-0333(2017)03-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