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妍,任 強
試論余映潮高效課堂教學理念
——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課堂教學為例
陳 妍,任 強*
(淮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高效課堂教學的理念是:學生語文實踐活動充分,課堂語文知識積累豐富。余映潮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歌時,學生反復誦讀,豐富了語感;美文聯(lián)讀,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與厚度;讀寫結(jié)合,學生獲得豐富的表達經(jīng)驗。整堂課以豐富充實的課堂積累,扎實有序的訓練活動,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為聽者呈現(xiàn)一場別出心裁、精巧優(yōu)美的視聽盛宴,充分體現(xiàn)了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
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高效課堂教學;教學理念
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尖銳地指出語文教學存在著“少、慢、差、費”[1]的問題,多年來,這一問題好像還沒有很好的解決?!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第四章義務教育中強調(diào):“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2]”?!罢n堂教學效果”再次成為教育界關(guān)注的焦點。隨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頒布實施,在追求有效課堂乃至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更應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
作為當前語文教育的領(lǐng)軍人物,余映潮老師指出讓語文課堂更高效的兩個基點:一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活動中經(jīng)受歷練并學習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二是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有合理的知識積累與一定的能力訓練[3]。簡而言之,學生語文實踐活動充分,課堂語文知識積累豐富??v觀余映潮的語文課,無論是教學設(shè)計抑或是課堂活動,都時刻秉承這一主旨,具有美感,富有情味。
實現(xiàn)課堂積累豐富的重要路徑之一就在于“讀”,對文本的反復誦讀就是將語言素材進行內(nèi)化吸收的過程。中小學課本中的選文大多文質(zhì)兼美,是不可多得的語言文字的聚寶盆,能夠讓學生在美的欣賞、美的陶醉之中汲取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然而,長久以來,朗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素養(yǎng)中的薄弱項。在朗讀詩歌時,教師首先提出的要求就是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在教師的反復強調(diào)下朗讀教學似乎形成一種教學定式,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聽覺疲勞。而陳舊的教學形式,如教師范讀,錄音范讀,學生齊讀,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日常教學中,很少有教師考慮這樣的“讀”有沒有訓練性,能不能感染人,使得朗讀教學一度成為“為了朗讀而朗讀”的無效教學。余映潮認為:“優(yōu)質(zhì)的朗讀訓練活動,絕不只是讓學生‘出聲’地讀。教師在鉆研教材、設(shè)計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地探求朗讀指導的角度之美[4]”。
一節(jié)好課猶如一件藝術(shù)品,需要教者精巧地設(shè)計、細心地雕琢。縱觀余映潮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朗讀教學幾乎出現(xiàn)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中,從這些精巧美妙的課堂設(shè)計中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余映潮老師角度精細的朗讀教學方法?!都偃缟钇垓_了你》是偉大詩人普希金創(chuàng)作的不朽詩篇,多年來一直被收錄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五讀”自然成誦。“一讀”為素讀,對學生沒有任何要求和指導?!岸x”為放緩語速讀,注意用重音表情達意,如兩處“不要”,兩處“一切”?!叭x”為旋律交替式讀,時而用平穩(wěn)深沉的旋律,時而用樂觀亮麗的旋律?!八淖x”為交流談話式的讀,因為這首詩是作者普希金對身處困難環(huán)境中的鄰家女孩的鼓勵與勸慰,因此可以用“勸慰”的方法來“朗讀”,余老師指導學生兩人一組,互相說詩?!拔遄x”采用內(nèi)心獨白式,余老師讓學生聯(lián)想遇到挫折時,用這樣一首說理詩悄悄地鼓勵自己,進而指導學生壓低嗓音,用細微的聲音表達。最后,全班用朗讀的方式背讀,表達出美妙的旋律感,學生在反復吟誦后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背誦任務[5]。
又如余映潮執(zhí)教的冰心《紙船》一課,教學設(shè)計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有異曲同工之妙?!靶抡n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真情實感。《紙船》這樣一首抒情小詩,余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個性朗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明理、悟情是教學的關(guān)鍵。在整節(jié)課的開始,余老師首先提出三個角度的要求:讀出溫婉的語調(diào),讀出水一般的柔情,讀出金子般的童心。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朗讀,通過個別學生領(lǐng)讀、男女合讀、男女分讀的方式來表現(xiàn)這首詩,男生表現(xiàn)出深沉之感,女生抒發(fā)出柔情之音[6]。再如余映潮執(zhí)教《散步》一課,他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不同的情境,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將自己想象成作者、故事中的角色、示范朗讀者,用不同的語速、語調(diào)、節(jié)奏去呈現(xiàn)靈動多姿的感情[7]。
如此的朗讀活動設(shè)計,角度新穎,層次清晰,有情有景,學生在反復吟誦后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背誦任務。在余老師的課堂上,課文被視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讀材料,朗讀不再是語文課堂的一種點綴,而是兼具訓練性和感染力的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語感,增加了語言的積累。
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安┯^”“厚積”是要求廣泛涉獵,大量積累,繼而從紛繁的事物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我國當下的語文課程一直采用“文選型”教材作為主要內(nèi)容,課程的基本形態(tài)沿用“以閱讀為核心”來組織教學。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重視語言能力的提升。語言學習理論認為:語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賴于大量的語言輸入,語言輸入是學習者學習的藍本,也是學習過程的起點。語言輸入的內(nèi)容、數(shù)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響著學習的質(zhì)量和速度[8]。
多年來,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呈現(xiàn)出以精讀、品讀為范式的基本狀態(tài),教師也將指導學生閱讀的重心放在這種單一的方法上,這也成為閱讀教學長期“少慢差費”的一方面原因,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余映潮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實際,探索出諸如群文閱讀、單元重組閱讀等多文本閱讀的新型教學模式。這些探索是在充分利用課文進行積累的基礎(chǔ)之上,又進一步跳出課文的局限,以課文為點,發(fā)散開去,形成以點帶面的知識網(wǎng)絡;以課文為源,遨游開去,汲取源源不斷的活水。
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中,余老師直接點明本節(jié)課所學課文之后,采用了以第三人稱“他”為主線的作者介紹?!八钡膭?chuàng)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影響,“他”的作品數(shù)量,“他”在十九世紀俄國文壇的地位,“他”對世人的激勵作用,最后點明,“他”就是普希金。這種介紹不是乏味的平鋪直敘,而是采用與課文的體裁相吻合的現(xiàn)代詩的形式,達到了“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余映潮老師在這里也設(shè)計了“讀”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齊讀詩人生平的同時,心中自然會產(chǎn)生疑惑,迫切希望知道“他”究竟是誰,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在答案揭示時便會油然而生一份敬意,激發(fā)他們對這篇偉大詩人創(chuàng)作的不朽詩作進行深入探究的興趣。
在余映潮的教學中,還常?!奥?lián)讀”與所教篇目同類的詩文或者語段,以此來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與厚度。余映潮堪稱“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集大成者,他改變了長久以來教師代替學生成為閱讀主體,越俎代庖式地幫助學生逐字逐句分析文本的狀況,鼓勵學生在大容量的課堂教學中努力思考、積極建構(gòu),達到部分之和大于整體的理想效果。余映潮老師將這種教學設(shè)計稱為“一課多篇”,其形式多種多樣,如比讀式,串讀式,聯(lián)讀式等。《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一首篇幅短小的說理詩,教師如果用一個課時來對這只有十行且文字淺顯的詩歌進行教學,難免讓學生覺得味同嚼蠟。余老師采用課文聯(lián)讀這種全新的教學手法,在他執(zhí)教的課堂上,曾經(jīng)分別聯(lián)讀過汪國真的《如果》、海涅的《我的心,你不要憂郁》、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開頭》、蒂斯黛爾的《像麥禾那樣搖曳》、食指的《相信未來》等詩歌 。
這種“聯(lián)讀”,不僅使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更加豐厚,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充分優(yōu)化,形式上也顯得別開生面。一首短詩變得更長,更深,更美,學生如飲甘霖,能夠面對新的材料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余映潮老師的這堂課,打破了現(xiàn)代詩歌“淺教”的局面,也解決了中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此類篇幅短小的詩歌文體不知“教什么,怎么教”的困境。
當今語文課堂高耗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指向不明,閱讀課沒有指向閱讀能力的提升,寫作課不清楚提升什么寫作能力;更有甚者還將學生引入一個誤區(qū),似乎作文與課文之間沒有什么聯(lián)系。利用課文創(chuàng)設(shè)情境,更容易讓學生在情境中有效地將課文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因子,通過充分的課堂語言表達的實踐,獲得更豐富的表達經(jīng)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10]”。因此,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應擯棄那種違背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講讀模式,轉(zhuǎn)化成一種以語言經(jīng)驗積累為基礎(chǔ)和以表達訓練為實踐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在語文實踐的基礎(chǔ)上進行方法的指導,做到實踐先行,以此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余映潮老師在落實“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這一要求時,采取的方法就是“讀寫結(jié)合”“就是利用課文這個語言載體,從課文本身的內(nèi)容出發(fā),設(shè)計與課文有血肉聯(lián)系的‘寫’的內(nèi)容,從而達到以寫促讀、以讀帶寫的教學目的”[11]。
王榮生在《語文科課程論基礎(chǔ)》中指出,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掌握特定知識點的例子稱為“例文”,是一種用來證明語文知識的“直觀教具”[12]。余映潮在進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篇課文的教學時,很顯然是將這篇選文處理成了“例文”,使學生通過“例文”的學習,對自己即將創(chuàng)作的詩歌形式有更加直觀的形象感受,真正掌握現(xiàn)代詩的讀寫策略。
在普希金的這首“例文”的基礎(chǔ)上,余映潮還將中國詩人宮璽的《假如你欺騙了生活》也作為“例文”呈現(xiàn)給學生,在兩首詩歌的熏陶感染下,學生的情感基調(diào)已被調(diào)動到了極致,余老師順水推舟地安排學生以“假如生活重新開始”為首句,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課堂呈現(xiàn)出爭相誦讀自己作品的熱烈場面。盡管從這些習作中能夠清晰地看出學生是在對前兩個環(huán)節(jié)所學詩歌的模仿,且這些模仿僅僅做到了“師其辭”,而非更高一級的“師其意”,但這種模仿是在余映潮老師事先搭建的“學習支架”上自然而成的,符合初中生的年齡實際,因此毫無生搬硬套之感??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睂τ诔踔猩鷣碇v,教師事先無須過多地傳授高深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巧妙的表現(xiàn)手法,有了情感與靈感的激活作鋪墊,在教師的鼓勵下,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就被徹底地激發(fā)。
整堂課的最后,余老師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四行詩與大詩人邵燕祥《假如生活重新開頭》的片段作為詩情的示范送給學生,與學生詩意的創(chuàng)作遙相呼應,“緊緊扣住詩歌文本及文本傳達的情與理,使得本課經(jīng)營起來的詩歌‘場’從個體到整體,從課內(nèi)到課外得以延續(xù)[13]”。
觀摩余映潮老師的這堂課,既沒有花哨的教學手法,也不是課堂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而是如行云流水般地,真正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具有美感、富有情致的特點。在他指導下的課內(nèi)朗讀,將學生的眼、耳、口、鼻全部調(diào)動起來,完成了聲音與情感的碰撞;在他創(chuàng)新下的美文聯(lián)讀,拓寬了學生語言積累的廣度與深度;在他組織下的讀寫結(jié)合,讓大多數(shù)以“等待”來應對習作教學的學生們,在寫的實踐中體會到了成功的自信和喜悅。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整堂課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全員參與。余映潮在導入新課時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讀”的情境,讓學生齊讀作者的生平,全體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掌握了原本枯燥難記的文學常識。在設(shè)計多角度的朗讀訓練過程中,朗讀形式更是常變常新,有全班齊讀、背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同桌間說讀,壓低聲音自讀,整個朗讀環(huán)節(jié)占據(jù)了課堂四分之一的時間,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其中,朗讀不再只是形式化地調(diào)動課堂氣氛,而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充分占有時間的前提下進行更為充分的語言訓練。
要實現(xiàn)“學生活動充分”,僅僅靠讀還不夠,余老師又安排了動中有靜的習作實踐,這是對朗讀環(huán)節(jié)的推進和延伸,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語言訓練。余老師深諳“支架教學”理論,寫作對學生而言必須找到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將情感化為文字,成為篇章,這是需要“支架”才能夠完成的任務。因此,在自由寫詩這個環(huán)節(jié)開始之前,他進行了長時間的鋪墊,讓學生通過對兩首詩的充分品讀和分析,進而展開以“假如生活重新開頭”為第一句的書寫。余老師是這么說的:“怎么寫呢?用‘假如生活重新開頭’作為第一句,再寫一句就是兩句詩了,或者再寫第三句、第四句。”暫且不論這樣的指導是否符合詩歌寫作的規(guī)律,余老師兼顧到一些“怕”作文的學生的畏難情緒,為學生搭建了“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階梯,如此一來,沒有過度的指導,全體學生都沉浸在集體參與、緊張思索的氛圍中,每一個人都成功實現(xiàn)了“少年本色是詩人”的轉(zhuǎn)變,完成了詩歌創(chuàng)作。
余老師的課堂之所以能調(diào)動起全體學生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朗讀、積極思考、積極創(chuàng)作,除了得益于他精湛高超的教學水平,還與他“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密不可分。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一課的教學中,他的課堂評價處處彰顯著“以學生為本”的理論光芒。在引導學生反復吟誦,體會詩情的基礎(chǔ)上,余老師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緊緊圍繞“感受”凝聚學生閱讀詩歌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品讀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學生就此回答了十余種感受。余老師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智慧妙語,不吝贊美之詞,以富含哲理的語言進行了啟發(fā)式的評價,這些評價不流于淺薄,精準恰當,使人振奮,似一雙妙手拂過學生的心弦,他將智慧的點撥,巧妙的激勵和自然的遷移全都化為啟迪生智、啟發(fā)生感的驅(qū)動力。所以,一堂高效的語文課不能只是教師滔滔地講,學生默默地聽,而應把課堂還給學生,使之成為學生們主動探索、全員參與的主陣地。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余映潮老師在教學中沒有對派別和理念作刻意地追求,他的每一堂課,都在獨特的教學設(shè)計,明晰的教學思路,豐富的課堂積累,科學的訓練活動中,為學生營造“充滿美感的新課堂”,力求讓學生在他的引導下“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余老師說:“在漫長的時日中,有一項活動陪伴著我,那就是把玩教材,還有一個詞兒陪伴著我,那就是‘提煉’。從紛繁的教學現(xiàn)象中提煉出來的規(guī)律,滋養(yǎng)著我的思想,滋潤著我的學習過程[14]”。角度新穎的朗讀指導,提升學生的語感;創(chuàng)意優(yōu)美的美文聯(lián)讀,豐富學生的積累;讀寫結(jié)合的語言訓練,突現(xiàn)語言學用;全員參與的集體實踐,活躍課堂氛圍。他高效課堂的理念和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對于行走在語文教學之路上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值得深入探究,細細品鑒。
[1]呂叔湘.應該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J].語文教學通訊,1978(2):55.
[2]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7-01-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朱春玲.有了一種追尋的勇氣,生命便永遠年輕——特級教師余映潮訪談[J].語文建設(shè),2010(12):11-17.
[4]余映潮.探求朗讀指導的角度之美[J].中學語文教學,2014(5):72.
[5]余映潮,鐘東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課堂實錄與評點[J].中學語文(教師版),2007(7/8):61-64.
[6]余映潮,左保鋒.《紙船》教學實錄[J].語文教學通訊(B刊),2005(10):20-22.
[7]余映潮.《散步》教學實錄[J].中學語文教學,2007(10):16-18.
[8]須強.“語用取向”的小學語文教學轉(zhuǎn)型研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10):63.
[9]余映潮.課文聯(lián)讀[J]. 中學語文教學,2016(1):64.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
[11]余映潮.余映潮講語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74.
[12]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ch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1-334.
[13]林秀艷.詩歌“場”里學詩歌——以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為例[J].語文建設(shè),2013(7):19-21.
[14]余映潮.聽余映潮老師講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
The Idea of the High Efficiency Classroom Teaching of Yu Yingchao——Tak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If Life Cheats You as an Example
CHEN Yan,REN Qi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Anhui,China)
The idea of the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famous special teachers Yu Yingchaois that the students'language practice is full,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is rich.When the famous special-class teacher Yu Yingchao taught this poem,his student recite repeatedly and enrich their sense of language;increase the capacity and thick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read and write together,students gain rich experience.He relied on enriching classroom accumulation,solid and orderly training activities,relaxed and happy classroom atmosphere for the listener to present a break-new-ground,exquisitely beautiful audio-visual feast.
Yu Yingchao;If Life Cheats You;the High Efficiency Classroom Teaching;Idea
G642.421
A
1671-5934(2017)05-0098-05
2017-05-13
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重大教育改革研究項目(2013zdjy176);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zhì)量工程項目(2014zjjh017);2014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三項改革專項課題(JGZXD201421)
陳 妍(1991-),女,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
*通訊作者:任 強(1966-),男,安徽濉溪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學、中國文學和教師培訓,
Email:13605619489@163.com.
【責任編輯:趙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