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菊,方 齊,于雙得
(濱州醫(yī)學院附屬乳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山東 乳山 264500)
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綜合治療
王紅菊,方 齊,于雙得
(濱州醫(yī)學院附屬乳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山東 乳山 264500)
目的 探討高壓氧等綜合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效果。方法 將186例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綜合組和對照組,每組93例。綜合組在7 d內給予高壓氧、語言康復等治療,對照組給予針灸等康復治療。2組于治療前,治療后1、2個月分別采用波士頓失語診斷測驗(BDAE)進行失語癥嚴重程度評級。結果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BDAE評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個月BDAE評級綜合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 結論 高壓氧、語言康復等綜合治療對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簡單實用、療效較好。
卒中后運動性失語; 高壓氧; 語言康復
腦卒中在我國屬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腦卒中致殘患者出現(xiàn)失語癥的比率達20%~30%[1]。語言障礙影響了患者的日常交流,使他們無法交談并傳達信息,增加了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本研究探討高壓氧等綜合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療效。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納入標準
1)符合1995年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診斷標準并經(jīng)CT或MRI確診;2)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3)首次發(fā)??;4)發(fā)病前智力正常,入院1周內由專業(yè)語言治療師采用漢語失語癥進行檢查,表現(xiàn)為聽理解能力基本正常,口語表達、閱讀、書寫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礙,根據(jù)評定結果、采用波士頓失語診斷測驗(BDAE)進行失語癥嚴重程度評級,將患者分為重度、中度和輕度失語。
1.2 排除標準
1)有認知功能障礙及不配合治療者;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慢支并感染、心肌梗死及重癥感染、嚴重糖尿病等患者。
1.3 研究對象
濱州醫(yī)學院附屬乳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急性腦卒中患者2000余例。符合以上標準共186例,將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綜合組和對照組,每組93例,2組性別、年齡、病因、病情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例
2.1 治療方法
2組均以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針灸、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語言功能的訓練。綜合組在此基礎上在7 d內給予高壓氧治療,每天1次,每次90 min;同時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其主要內容如下:
BDAE評級重度者。1)口唇部訓練,患者反復進行抿嘴、撅嘴、做張口、呲牙、鼓腮、伸舌、卷舌等動作。2)發(fā)音訓練,先從發(fā)唇音開始,讓患者發(fā)“啊”音或吹口哨誘導發(fā)音,然后說常用單字,如吃、喝、好、行以及數(shù)字等,準備常用詞匯或動作的卡片,讓患者讀出上面的字。再依次進行教雙音詞、短語、短句的訓練,并逐漸擴大語言范圍。在語言訓練時盡量與視覺聯(lián)系起來。
BDAE評級中度者。在以上內容上增加日常用語的訓練,讓患者進行集體訓練,通過相互接觸交流,減少孤獨感、無助感,學會將個人訓練的成果,在實際中有效地應用。
BDAE評級輕度者。增加讀寫內容如雜志、報紙,包括小故事、小散文等。使用單詞文字卡片讓患者書寫文字卡上的單詞,再看相應的圖片,同時聽寫單詞,最后不看卡片,聽寫該單詞。使用句子、短文的文字卡片,從簡單的短句逐漸過渡到復雜的長句。讓患者進行自發(fā)書寫練習,看物品圖片,寫出單詞;看動作圖片,寫敘述短句;看情景圖片,寫敘述文;寫日記,給朋友寫信。
2.2 失語癥程度評定標準
治療前后采用BDAE對患者進行評估,分為0到5級。0 級:無有意義的言語或聽覺理解能力;1級:交流中有不連續(xù)的言語表達,但大部分需要聽者去推測、詢問和猜測,可交流的信息范圍有限,聽者在言語交流中感到困難;2級:在聽者的幫助下能進行熟悉話題的交流,但對陌生話題常常不能表達,使患者與聽者都感到言語交流有困難;3級:在僅需少量幫助或無幫助下,患者可以討論所有的日常問題,但由于言語和(或)理解能力的減弱使某些談話出現(xiàn)困難或不大可能進行;4級:言語流利,但可觀察到有理解障礙,思想和言語表達尚無明顯限制;5級:有極少的可分辨出的言語障礙,患者主觀上感到有些困難,但聽者不一定能明顯覺察到。在評定前向患者及家屬講清目的和要求,評定時若患者連續(xù)答錯,可將測驗拆散分解,先易后難,評定在1.5 h內完成,若不能配合可分次完成。評定由經(jīng)驗豐富的康復師進行,評定者不參與康復治療,也不了解分組情況。 0—1級為重度,2—3級為中度,4—5級為輕度。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由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BDAE評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個月BDAE評級綜合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BDAE評級的比較
失語癥主要是因為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如腦卒中、腦腫瘤、腦外傷等,造成患者對人類進行交際符號系統(tǒng)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損害,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害[2]。有研究[3]表明,腦血管患者中約25%伴有語言障礙,包括失語癥、構音障礙、言語失用,其中以運動性失語最常見。運動性失語由于語言交流障礙,影響其自理和生存質量,并增加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故失語癥患者的言語改善尤為重要[4]。
失語能否康復,除了與失語的程度、類型、疾病的性質、時間等因素有關外,還與能否進行語言功能訓練密切相關[5]。恰當?shù)恼Z言康復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腦梗死后失語患者的語言功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chǎn)生積極影響。因此,腦卒中患者應盡早進行語言交流訓練,對運動性失語癥語言的康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影響腦卒中后語言功能恢復因素包括卒中初始損傷、卒中后抑郁、康復治療以及遺傳因素等。其中初始損傷是最重要的預后影響因素,初始功能損害越嚴重,慢性期患者遺留的損害越嚴重。卒中后抑郁可阻礙恢復過程,對生活質量有不利影響。
筆者認為,康復治療的方法、時間在卒中后康復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于國華等[6]認為語言康復介入時間越早,獲得語言交流能力就越強;而正確、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語言康復對患者日后生活、工作、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臨床康復師、康復設施主要是針對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語言康復師人員較少,另外人們對語言康復的重視程度不夠,更加關注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語言康復需要足夠的耐心、信心,有些患者以及家屬不能夠堅持,往往導致康復效果不是很理想[7]。本研究中,采用藥物及高壓氧治療,并針對不同的分級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在治療后2個月其BDAE評級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高壓氧、語言康復等綜合治療對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簡單實用、療效較好。
[1] 羅少麗.不同類型失語癥的康復訓練技術[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58.
[2] 朱榆紅,韓劍虹,熊靜,等.腦卒中后并發(fā)漢語失語癥病變部位及其自然恢復的初步研究[J].中國康復,2003,18(1):15-17.
[3] 呂雨梅.腦血管疾病所致運動性失語康復訓練的常用方法[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6,27(2):75-77.
[4] 槐雅萍,左秀芹,尹昱,等.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失語癥恢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10):1137-1140.
[5] 周韻,陳紅燕,王麗敏,等.運動性失語發(fā)病機制的探討[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8):667-668.
[6] 于國華,吳芬,李俊.綜合語言康復治療對運動性構音障礙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5,16(5):61-64.
[7] 張淑霞,林嵐.腦卒中后語言康復的現(xiàn)狀和展望[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6(16):237-238.
(責任編輯:羅芳)
2016-08-03
R473.5
A
1009-8194(2017)01-0024-02
10.13764/j.cnki.lcsy.2017.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