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芳
【摘要】隨著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個人與國際的交流也日漸加深,證書證件的翻譯是交流中不必可少的部分,譯者開始重視并探究其翻譯策略,發(fā)現(xiàn)細節(jié)性問題。本文從功能目的論的角度著手,分析證件文本的特點及其相應的翻譯策略,使證件類文本翻譯達到較好的翻譯效果。
【關鍵詞】功能目的論 證件翻譯 翻譯策略
一、引言
由于國際交往的日益密切,證件類文本的翻譯市場需求越來越廣。證件證明的翻譯雖有其固定的翻譯模板,但作為譯者,應有實踐精神去探討翻譯該類文本運用何種翻譯理論及翻譯策略,同時證件類文本在翻譯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應引起譯者的關注,避免翻譯該類文本時出現(xiàn)不必要的錯誤。
二、中英文證件法律文本語言分析
證件證明翻譯可以歸類為法律文本翻譯的一種,常見證件翻譯包括戶口本,駕駛照,健康證,結婚證等,具有客觀性、信息性等特點。因此證件翻譯要求語言簡潔連貫,客觀準確,用詞專業(yè)等。
1.中文證件的法律文本特點。根據紐馬克的文本類型說,法律語篇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喚功能的文本。其語言陳述客觀事實,不添加任何個人色彩成分,這類文本總體而言有以下特點:
(1)邏輯性。該類文本條理邏輯十分清晰,合理連貫,準確易理解,其句式結構往往大同小異,目的也是求行文的條理性。
(2)事實性。該類文本如證書,結婚證,駕駛照等都以客觀事實為基礎,言而有實。此類文本一般都很簡潔,也有很多程式化的語句。
(3)規(guī)定性。規(guī)定性要求該類文本語言用詞合乎規(guī)定,符合約定俗成的含義,一般不可隨意改動及修改,約束性較強。
2.英文證件法律文本特點。法律英語尤其是證件類文本的的正式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專業(yè)性詞匯和用語上。證件翻譯不僅是語言之間的轉換,而且要對該證件涉及到的領域有著專業(yè)的認識,運用不同的專業(yè)詞匯。如Household Register戶口本,Valid Trough有效期限,專利證書 Letters Patent等。
三、功能目的論對證件文本翻譯的指導
1.功能目的翻譯理論及其簡介。功能目的翻譯理論的四個不發(fā)展階段形成完整全面的翻譯理論體系,每一階段都有其不同的見解。其中第四階段諾德全面總結和完善功能派理論并首次用英語系統(tǒng)闡述了翻譯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慮的內外因素,在原文功能的基礎上制定切合翻譯目的的翻譯策略病對功能派各學說進行了梳理并提出譯者應該遵循“功能加忠誠”的指導原則。目的論中翻譯應遵循的三原則:目的原則,連貫性原則以及忠實性原則。
2.目的原則?!澳康摹敝傅氖亲g文的交際目的,即“譯文在譯人語社會文化語境中對譯入語讀者產生的交際功能”。證件類文本翻譯要求做到從一而終,即把證件的所有信息都翻譯出來達到翻譯完整性目的,其中包括證件名稱,簽發(fā)單位,編號,簽發(fā)日期,單位公章等。
如戶口本翻譯中戶口專用章的翻譯應注重其交際目的,譯者應按照所翻譯戶口本的要求準確翻譯其內容,如派出所Police station;公安分局Public Security Sub-Bureau(市轄區(qū)級);公安局Public Security Bureau(地、市、縣級);公安廳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省級)。
3.連貫性原則。連貫性指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的標準,即譯文具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能夠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譯入語文化及使用譯文的交際語境中有意義。這里就要求譯者翻譯的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并為譯文讀者所接受。如學籍證明中下列句子:
原文:XX,女,漢族,身份證編號:XXXXXXX,該同學2012年9月份通過普通高考考入XX大學國際經管與貿易專業(yè)本科學習,學制4年。
譯文:XX,female,Han,its ID number is XXXXX,The student was admitted to the XX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September 2012 by the gener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d will study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for four years.
4.忠誠原則。忠誠原則要求譯者對原文作者忠誠。忠誠原則在此文本類型中指譯者在翻譯時不僅考慮譯文本身的目的性,連貫性,而且要考慮客戶的需求,如翻譯的證件應與原證件格式內容一致,排版打印結果與原證件相一致,如原文是表格,譯文也應是表格形式,再如,原證件中有條形碼,譯文中應以條形碼截圖形式出現(xiàn)??傊?,忠誠型原則在譯者看來,尤其是運用在證件類文本的翻譯,應該嚴謹遵循之。
四、結語
證件翻譯屬法律文本翻譯,在遵循法律文本翻譯的基礎上又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譯者應對該類文件有廣泛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應注意擴大自身的知識面,在功能目的翻譯理論的指導下深入分析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不同,準確傳達源語信息,使譯文為譯入語讀者理解并接受。
參考文獻:
[1]Hans J Vermmer.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9.
[2]仲偉合,鐘鈺.德國的功能派翻譯理論[J].中國翻譯,1999(03).
[3]朱衫,劉芹.基于功能目的論下證件文本的翻譯策略[J].探索者,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