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新世紀的曙光,沐浴著課程改革的春風,水洛鎮(zhèn)中川小學如同一顆散發(fā)著誘人芬芳的蓓蕾徐徐綻放。
引進新理念 分步推進改革實踐
“我知道,我知道這個題目怎么做!”“我也會!”在中川小學的教室里,眼前的情景讓人簡直不敢相信,學生們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爭先恐后的樣子哪里像是在上課,老師只在講臺上講了短短幾分鐘,學生們就開始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走上講臺,講得眉飛色舞,一板一眼,教師只在一旁當“客串”引導角色。
這是中川小學近年來嘗試實施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生本教育”,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挑戰(zhàn)。
“生本教育”起源于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是由郭思樂教授主持的教育體系研究。其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認為教育教學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應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教師則要退后,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xiàn)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2013年,中川小學在學區(qū)領導的組織下,與其他學校一起專門派遣部分骨干教師赴廣州市學習引進生本教育,老師們在廣州進行了為期6天的理論學習、課堂觀摩、名校參觀和專家交流,成為了生本教育實驗工作的中堅力量,回來后在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嘗試。
每周實踐一種課型。先由骨干教師在課上試驗,然后再帶領全校其他教師一起觀摩學習。就生本課堂感知課、新授課、練習課、評研課等不同課型,還會組織專門的培訓學習,給全校教師普及新理念、新教法。
學校還決定不間斷開展不同級別和要求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聽評課活動。從實驗的第3周開始,先后開展了2輪達標課、2輪優(yōu)質課、2輪示范課評選活動和1輪名師培育等評選活動。幾乎隔周就會開展一輪全員聽課。評選均采用全員參與、領導小組量化打分、公布結果、兌現(xiàn)獎罰的辦法,讓所有實驗教師時刻處于不斷提高不斷強化的課改氛圍中。
學校還要求每兩周要完成一輪全員聽課,每位參與實驗老師每周至少要聽取3節(jié)別人的課,每周要上3節(jié)公開課。聽課頻率上每天至少保證兩校上午、下午各有1名外校教師聽課。聽課教師每次在聽完后還要進行評課反饋,并給每節(jié)課量化打分,打分成績單存于兩校設立的意見箱中保存,由學區(qū)定期整理,作為實驗校教師課改平時成績納入考核。
自從嘗試生本教育課堂以來,一批特殊的“學生”出現(xiàn)在了課堂上,他們不是真正的學生,而是進行交叉聽課、觀摩學習生本課堂的教師。老師們之間互相聽課,相互交流經驗,定期開展交流研討,形成幫扶小組,總結經驗體會,共同進步。
教師陳紅平說:“自從有了生本教育理論作指導,在教學活動中處理師生關系時我有了新思路、新方法?!?/p>
為了有效推動全員參與,調動教師實驗的積極性,學校還制定了生本實驗階段的質量考核辦法。具體辦法是實驗老師不再參加學區(qū)組織的中考、月考等階段性檢測,無論本學期成績進步與否,本人教學成績均按上學期期中實驗前學區(qū)排名計算,并在本學年末統(tǒng)一考試中就高不就低。如果本學期期末成績進步則按進步算,如果成績繼續(xù)退步則按原有保底成績算,最大限度減輕參與實驗老師的質量壓力,降低個人成績風險,為實驗順利開展創(chuàng)設最大的發(fā)展空間和時限,鼓勵老師放開手腳,全力實驗。
同時圍繞提高生本教育培訓任務和各階段工作內容,制訂了專門的考核辦法,補充教師短期內質量無法提升的損失。主要包括生本理論知識考核、前置研究設計、教師聽課打分、示范課加分、名師加分、培育帶動其他教師提高加分、論壇雙佳人選加分等項目。學年末總評后按比例加入原有教學成績考核分值中,補充教師在實驗階段教學成績提升欠帳。
并制定出臺相關等次優(yōu)秀教師在學年末評優(yōu)選先、年度考核、后備干部培養(yǎng)及教研員選聘等中傾斜照顧優(yōu)惠政策。讓參與實驗教師個人利益不受損,同時最大限度減輕了質量壓力,便于他們全身心投入生本教育實踐中。
嘗試新教法 搭建學生展示平臺
自從嘗試新教法以后,老師在教學方式上也敢于放手,真正相信學生能行,將課堂讓位于學生,讓講臺成為學生成長展示的平臺。
在每節(jié)課的前幾分鐘,學生都會在老師的要求下拿出課前自主研究的內容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如果表現(xiàn)優(yōu)異,得到老師的肯定的話,學生個人不僅會得到獎勵貼,他所在的小組也會跟著受益,得到一定的小組加分。其實,這只是生本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生本教育課堂教學一般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即課前小研究、開課小積累、課中小組合作、組間交流展示、教師引導拓展,無論哪門學科都必須遵循此五個環(huán)節(jié)。
最為精彩和精華的部分就是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們會結合課堂內容先在小組內部討論,之后在老師的授意下紛紛走上講臺,扮演起“小老師的角色”,就教學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確保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這時,如果有同學發(fā)現(xiàn)講述錯誤,還會立即與他進行探討、質疑,一起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表意見的地方。
而老師此時也會參與其中,但他只不過起引導和組織作用。學生們討論完,老師們就從“旁觀者”角色走到臺前,在認真傾聽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鞏固,加深學生們對課堂內容的印象,讓學生的思維在討論中發(fā)生碰撞,讓學生的智慧之火在思維撞擊中熊熊燃燒,讓學生的潛能在自由的空間中得到發(fā)揮與拓展。
教師梁旺霞說:“自踐行生本教育以來,我最大的感觸是生本教育解放了老師,發(fā)展了學生,尤其是我的心情每天很愉快,很開心。因為我看到每位學生不同的變化,我真得很快樂?!?/p>
生本教育開展初期實施的并不順利,家長覺得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少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由過去完成大量家庭作業(yè)變?yōu)椴殚嗁Y料、探究問題、手工制作,甚至是游戲玩耍的形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度讓家長們產生了懷疑甚至排斥,他們的不信任感和反對意見越來越多。
為了讓家長配合并支持學校的工作,學校利用家長學校和家長會專門就兒童成長規(guī)律、生本教育理念、家長職責等進行了宣傳教育,同時還舉辦了開放課堂活動等活動,并讓家長親自來學校觀看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成長,慢慢地打消了家長心中的疑慮。
耕耘終收獲 樹立課改新榜樣
現(xiàn)在,在中川小學的生本教育課堂上,老師滿堂灌的舊模式已經不見了影蹤,更多地是被師生互動和學生的小組交流所代替。這種量身定做的教學方式,不僅解放教師,而且發(fā)展了學生。如今,中川小學的學生早已熟悉了這種新的授課方式,他們無一不為其拍手稱快。
“以前我上課不敢大聲回答問題,現(xiàn)在生本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可以任意表達意見,我也積極回答問題,學習成績從后進生提到班上前幾名。”學生李輝說。
“以前都是填鴨式的滿堂灌,課堂氣氛死板,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苯處熈和几嬖V記者,“自從踐行生本教育理念以來,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我是2013年去廣州學習生本教育的,回來在課堂實踐,孩子們的變化令我驚嘆。如我設計六年級《圓的面積》,給孩子們的前置作業(yè)是看誰把圓拼成哪些圖形、并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課本上只把圓分成16份拼成長方形推導出公式,而孩子們竟然拼出了近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扇形!并分別推導出公式?!?/p>
教導主任王曉梅說:“生本教育在我們學校試驗以來,在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學生不太不適應吧,所以成績都有所下滑,但是通過一年的試驗以后,我們的成績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們學校排名,在剛開始試驗的時候居全學區(qū)第二名,在試驗過程中下滑到第三名,到這一學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p>
一位學生家長說:“以前回家后,孩子玩著不好好學習,作業(yè)布置的也太多了,好像不太好好的學。自從生本教育開展后,我感覺作業(yè)布置的少了,減輕了娃娃的負擔,回來還好動了,布置的作業(yè)寫完,娃娃也有了希望了,感覺心里沒有以前那么大壓力了。”
長風破浪會有時。中川小學在實際行動中證明了自己。在改革的號角中一路闊步前行,為其他急需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學校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很多學校都慕名前來參觀學習。 2014年12月2日上午,莊浪縣第三小學30余名教師在副校長王浩的帶領下,赴中川小學專門考察學習該校的“生本課堂”活動。參與的教師紛紛表示,將會把自己學到的新經驗、新方法,應用到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