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大的木本植物相比,草本植物大多是“矮個子”,不過不要因此就小瞧了草本植物,它們當(dāng)中可有很多頂天立地的“高個子”呢!
在尼日利亞北部地區(qū)的丘陵地帶,遍地生長著一種四季常青的草,這些草的壽命有的長達(dá)百年,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長壽草”“幸福草”。它的根莖非常堅(jiān)韌,每棵草上有八片又細(xì)又長的葉子,像常綠的松柏一樣,終年不枯。有些百年“長壽草”高十五六米,周邊一些高大的樹木都被它們遮擋住了。
在馬達(dá)加斯加,有一種棕櫚科的草本扇芭蕉更是“高人一等”。有些扇芭蕉的莖干能長到20多米高,像常綠喬木一樣高大挺拔,頂端的葉片碩大奇異,狀如芭蕉,整個蕉冠形成一個半圓形,如孔雀開屏,又似折扇舒展,極富熱帶風(fēng)情。
剛才提到的兩種“草”的身高,是不是已經(jīng)超出了你以前對“草”的認(rèn)識?別忙著點(diǎn)頭,接下來我再帶你去認(rèn)識幾種比它們更高大的植物。
全世界的竹子有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我國竹類資源也很豐富,有700多種,占世界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毛竹(又叫南竹)是我國南方最常見的“高個子”竹子,一般高10米~20米,從出筍到竹子長成,僅需兩個月的時間。在毛竹的最快生長期,一晝夜它就能長1米多高!如果這個時期的晚上你漫步在竹林,一定能時不時聽見幼竹拔節(jié)破土的“叭叭”聲。為什么毛竹長得這么快呢?原來,一般植物僅在莖干頂端有一個生長點(diǎn),而毛竹每個竹筍的每個節(jié)的頂端都有一個生長點(diǎn),一遇到春雨,各個節(jié)能同時生長,如此一來,生長速度自然就很快了。
巨龍竹有著“竹王”的美稱,它們數(shù)量不多,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省的臨滄和西雙版納的邊遠(yuǎn)地區(qū)。遠(yuǎn)遠(yuǎn)望去,一簇簇的竹尾仿佛“龍”的尾巴,修長的竹桿猶如“龍身”,巨龍竹因此得名。
成年巨龍竹高30多米,竹壁的厚度在13厘米以上,從中剖開,能直接代替木材,是建造竹樓的最佳材料,它還可以用來制作水桶、竹盒、竹碗等,很多傣族人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
在北美洲阿拉斯加到洛杉磯之間的海底,生長著一種雄牛藻,它雖然是一年生植物,莖桿直徑僅一兩厘米,但卻能長到四五十米長,有的甚至能長到90多米長,豎起來的話,相當(dāng)于30多層的高樓呢!
不過和太平洋的巨藻相比,雄牛藻就太小兒科了。巨藻不僅壽命長,而且體型碩大,一棵成熟的巨藻能長到一兩百米長,重?cái)?shù)百千克。巨藻以每天2米的速度生長,每隔半個多月體積就增大一倍。不論在陸地還是在海洋,這種生長速度都讓其他植物望塵莫及。巨藻常常在海底形成一片“海底森林”,而當(dāng)它隨海浪搖擺時,簡直就像一條條海蛇在海里游蕩,氣勢十分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