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公路是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公路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公路的通達深度,通行能力及公路網的基礎水平,近年來,國家為加快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國家省市不斷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農村公路迎來了新的歷史發(fā)展機遇。
【關鍵詞】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防治
農村公路作為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設施,日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農村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應因地制宜,牢固樹立工程質量意識,嚴把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預防農村公路水泥砼路面早期裂縫,保證工程質量。
1、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
微裂縫,是每一種肉眼無法看到,只有用顯微鏡或超聲波探測器才能發(fā)現的裂縫,是誘發(fā)早期裂縫的潛在因素。就其發(fā)展來看,它是路面在通車受力后,大面積開裂或變形破壞的禍根之一。
1.1混凝土干縮裂縫
干縮是指混凝土凝結以后出現體積減縮的現象,這種收縮是長期持久的,這主要是由于置于未飽和空氣中的混凝土因水分的散失引起的,而混凝土干燥時的體積變化并不等于散失出去水的體積?;炷猎诟稍锏目諝庵杏不?,由于水分的逐漸蒸發(fā),體積逐漸干縮,而這種干縮往往是表面較大,內部較小,所以常在表面產生許多微細的裂縫。影響混凝土干燥收縮的主要因素有集料和濕差。集料的影響大小取決于集料在混凝土中的含量,如果當混凝土的強度一定,和易性低的拌合物含有的集料比和易性高的多一些時,和易性低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縮就小,除了混凝土內部集料影響外,混凝土本身在濕差作用下也產生收縮。這時由于混凝土水分的逸失發(fā)生在表面層上,與混凝土內部的濕度形成濕差,當干燥以不對稱方式發(fā)生時,則可能引起翹曲,而使混凝土路面板斷裂,出現裂縫。
1.2施工氣候因素
高溫季節(jié)施工是造成早期裂縫的一個重要因素.夏季溫度高,水泥水化反應加快.混凝土凝結硬化快.和易性降低,操作困難.易造成蜂窩、麻面,降低密實度,水分蒸發(fā)快,表面易干燥,養(yǎng)護不易充分,造成強度降低,易出現干縮裂縫。若施工時大風、大雨、溫度、濕度有急劇變化.晝夜溫差大,都會造成混凝土急劇冷縮或干縮.加快混凝土的應力集中速度.致使混凝土出現早期裂縫。
1.3養(yǎng)護不到位
養(yǎng)護灌縫不及時,水泥路面縮縫、脹縫、施工縫,施工時基本上是用瀝青灌縫,一般使用2~3年的材料自身會老化松脫,如果不及時更新填縫料,雨水滲入,破壞基層和墊層,造成板接縫處的變形和破損。多數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不夠,余留排水設施不完整,導致邊溝排水不暢,形成積水,影響基層承載力,在超載車輛荷載作用下,易造成路面板斷裂、唧泥、錯臺等病害。由于養(yǎng)護資金不足沒能及時進行完善排水系統,也會導致路面提前損壞。混凝土板早期一些病害處理方法不當不及時,如混凝土板(角)斷裂、錯臺等病害處理不及時,只重視處理嚴重病害而忽視對板裂縫封水處理,使路面水滲入,也會加劇其他病害的產生。
2、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防治
2.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配料的過程中應結合試驗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操作,應精確的對單位水泥用量進行使用,使其誤差控制在小于1%。應及時對集料的含水量進行試驗取量,對適宜的用水量進行控制,使其水灰比的準確性得到保障。為了使用水量得到減少且對和易性得到改善,應采用適當的外摻劑進行運用,使其用水量誤差控制在小于1%,而外加劑誤差則保持在小于2%。
2.2施工工藝的控制
混凝土的拌和時間應嚴格按照機械的性能進行掌握,且最長拌和時間不得超過最短拌和時間的3倍,還要確保振搗的均勻性和密實性,不得有過振以及漏振現象的產生。同時,應加強混凝土面板的養(yǎng)護,采用覆蓋養(yǎng)護的措施來確保混凝土面板的濕潤性。對于切縫來說,應對切縫的最早時間進行確定,根據施工現場的氣溫情況,對水泥的品種進行試驗,然后采用多臺切縫機進行同步施工,以此確保切縫的及時性。另外,應確保切縫的深度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還應對剩余斷面部分所產生的內應力進行有效的吸收:
2.3基層施工質量
基層施工時,一定要保證基層的壓實度和平整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以減小基層與混凝土面層之間的摩擦力,減少基層對面層伸縮的約束。當基層成型養(yǎng)護完成后.應及時攤鋪混凝土層面.防止基層暴露時間過長而產生干縮裂縫.否則.應加強基層養(yǎng)護.保持基層濕潤狀態(tài).直至澆筑混凝土路面。若基層出現裂縫,在攤鋪混凝土路面前要用油氈或塑料膜將裂縫蓋好.防止裂縫向上反射。對于基層標高不足的應堅決返工重做.禁止采用加鋪拋撒松散基層材料填補標高的錯誤做法。
2.4混凝土的早期養(yǎng)護
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qū)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
從溫度應力觀點出發(fā),保溫應達到下述要求:①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②防止混凝土超冷,應該盡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穩(wěn)定溫度:③防止老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
混凝土的早期養(yǎng)護,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以達到下述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度、濕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干縮。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是相互關聯的?;炷恋谋卮胧┏3R灿斜竦男Ч?。但由于蒸發(fā)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損失,從而推遲或妨礙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這種不利影響。因此混凝土澆筑后的最初幾天是養(yǎng)護的關鍵時期,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起來。
結語:
我國農村的道路建設以混凝土道路為主,首先是可以滿足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聯通,其次這種道路在是施工過程中較為方便快捷。盡管混凝土早期易產生裂縫,但只要在設計、施工、監(jiān)理、選材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加以預防,實際施工中加以嚴格控制,是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