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不僅是11月11日這一天,從10月中下旬開始,線上線下關于雙11的各類宣傳鋪天蓋地,撲面而來。從2009年淘寶商城(現(xiàn)在是天貓)首先提出雙11購物節(jié)活動到現(xiàn)在,雙11不僅成了所有線上電商的促銷節(jié),線下實體商家也踴躍參與,其時間跨度更是把一天慢慢演變?yōu)橐患?,成了剁手黨們的狂歡盛典。
除了簡單直接地發(fā)放優(yōu)惠券之外,抽獎、抽紅包的活動也是花樣百出。早在10月底,記者的手機就被淘寶的火炬紅包和淘氣值戰(zhàn)隊刷屏了。所謂的火炬紅包,就是通過請別人幫自己點亮紅包的方式獲得一定的現(xiàn)金紅包,這類紅包根據金額的大小,分為普通紅包、稀有紅包或者傳奇紅包;淘氣值戰(zhàn)隊則是淘氣值600以上的會員組隊玩的紅包游戲,戰(zhàn)隊內所有成員的淘氣值總和達到相應的要求,且該戰(zhàn)隊人數(shù)滿足一定的要求,隊員即可瓜分相應面額的紅包獎勵。這個游戲說白了就是一群特別愛買東西的小伙伴集合在一起分紅包。
“淘氣值”據稱是基于淘寶的大數(shù)據基礎,不是以購買力作為唯一的參照,而是通過綜合計算購買力、互動指數(shù)和購物信譽等核心指標,最終得出一個分值,該分值即是會員等級。淘氣值高的背后說明你在淘寶上花的不僅銀子多,時間也多,因為,互動指數(shù)占據了淘氣值的核心位置。
除了淘寶之外,蘇寧易購、京東這些電商大佬也有各自不同玩法。和淘寶一樣,花樣越來越復雜。他們共同的宗旨就是:反正不讓你痛痛快快地占便宜!
買個東西搞得也像打怪升級,累不累呀?對大多數(shù)消費者而言,之所以愿意在雙11這天去購物消費,其實初衷很簡單,就是指望著能買點比平時便宜的商品。但在今年,你會發(fā)現(xiàn),購物除了花錢、花流量之外,還得帶智商。不然,那些“定金膨脹翻倍”“支付尾款時滿減”“疊加使用紅包和優(yōu)惠券”……個中的套路,你還真不一定摸得清。
如,有些商家推出的預付定金活動,你得弄清楚“定金”和“訂金”的區(qū)別。定金不可退,有的商家促銷網頁的“定金規(guī)則”里就寫著:“支付定金后,買家未如期支付尾款,或買家申請退款且根據相關規(guī)則判定為非賣家責任的,定金均不退還?!币簿褪钦f,支付定金后不想繼續(xù)購買,是不能要求商家退還定金的。
花樣多多、玩法多多,不得不承認,眼下的雙11真是越來越油膩了。為何如此?因為到今年,雙11已經迎來了第九個年頭,如同人有審美疲勞一樣,年年如此,肯定也會有購物疲勞。為了吸引消費者、刺激消費,各類電商平臺也真是煞費苦心,機關算盡了。所以說,換個角度來看,雙11之所以越來越油膩,也是被你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給逼的。
油膩的花樣不可怕,最怕花樣背后的套路。比較常見的:先悄悄漲價,然后假模假樣地搞促銷;線上線下同款商品,質量卻大同;贈品不能享受常規(guī)售后服務;秒殺、搶購比搶春運火車票還難;假貨、偽劣產品魚目混珠……
人們之所以反感油膩,最主要是因為油膩意味著不真實、虛假,或是把真實意圖掩蓋在裝腔作勢的套路之中。為了引流量、促銷售,平臺和商家在雙11搞些娛樂性花招,無傷大雅,但是如果舍本逐末,在不遺余力地造勢、借勢背后,上演坑、蒙、騙的戲碼,終將得不償失。
數(shù)據赤裸裸地呈現(xiàn)出了消費者的憂慮,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近日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雙11后一個月內是消費投訴高峰期,數(shù)量也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015年同比增長18.60%,2016年同比增長26.27%。
不知今年又將上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