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鶴 楊群
摘要: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日語考試中。詞匯更是構成語法、聽力、閱讀、翻譯和作文的基本單位。充分扎實詞匯積累是熟練掌握日語聽說讀寫技能的首要前提。筆者將大學生的日語知識與聽說實際相結合,匯總出幾種日語詞匯的記憶方法。并通過問卷方式向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100名日語專業(yè)學生發(fā)起調查訪問請求,將他們對詞匯記憶的看法和使用的記憶方法作出數(shù)據對比和分析總結.希望可以為廣大日語學習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 日語 詞匯記憶法
在日語學習的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來講,學習日語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詞匯記憶。詞匯作為學習日語基礎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成為學生棘手的問題。因此,學生越來越注重日語的詞匯記憶。那么,中國大學生使用的日語詞匯記憶策略是否與記憶策略理論知識相統(tǒng)一?究竟應該用何種方法進行日語詞匯積累?這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研究方法
本次關于日語詞匯記憶的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兩種,遵循客觀性、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的原則。
(1)調查對象。我們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100名日語專業(yè)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訪問,其中包括66名大一年級日語專業(yè)學生,34名大二日語專業(yè)學生,男女生比例為1:5。
(2)數(shù)據收集方法。本研究主要通過《日語專業(yè)大學生詞匯記憶情況調查問卷》來收集數(shù)據。問卷的設計主要參考了“集中注意力”法則中的詞匯記憶策略。把策略分為兩個層次,即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分為制訂計劃和自我檢查兩種;認知策略則分為背誦策略、分類策略及上下文策略。每個細分策略中又包括多種具體操作方法,如反復朗讀、反復拼寫、邊讀邊寫等。在問卷調查中。我們請被調查者結合自己的詞匯學習方法在問卷中選擇與自己情況最為貼切的選項。
我們將上述100名學生的問卷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比計算出各種學習策略所占百分比。下表為我們的初步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及占比情況
二、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統(tǒng)計結果的歸納和分類總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詞匯記憶和學習中使用多種方法。從數(shù)據結果可以看出,學生日常學習中會用到的記憶策略大致分為7種。而較元認知策略而言。大學生更傾向于使用認知策略中的詞匯學習方法,其占比情況為:分類記憶策略>重復記憶策略>聯(lián)想記憶策略>聯(lián)系上下文記憶策略>自制口訣記憶策略。
(2)重復記憶策略與聯(lián)想記憶策略最為常用。在調查中,分別有79%與93%的大學生表示會使用重復記憶策略和聯(lián)想記憶策略,這兩者的被選擇幾率相差無幾。這種情況說明。詞匯記憶是一種需要下苦工也需要技巧,既要用重復記憶的機械方式攻克詞匯難題。也要學會用靈活的聯(lián)想記憶方式避免完全機械的死記硬背。
(3)巧用“五到”記憶法。表格數(shù)據顯示,上述7種記憶策略在100名學生中的占比都在30%以上,這說明在必要的情況下,學生的詞匯記憶需要多種策略的配合使用,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多種器官參與記憶,即“五到”記憶法。
理論上來講,記憶是有三個步驟:編碼、存儲、提取,也有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表明,人體在進行記憶活動時,越多感官參與,就會獲得越多重記憶編碼,多形式編碼增加了提取的線索,記憶的效果就越好。美國心理學教授巴特、碧克兩人曾經做過實驗,證明學習外語時,朗讀記憶單詞可比默念記憶單詞增加34%的記憶效率。這是因為默念記憶單詞,只有大腦及眼睛參與了記憶活動。而朗誦記憶單詞,還多了發(fā)音器官及聽力器官參與記憶活動。記憶效果自然就好得多。所以學生在記單詞時要多聽錄音,并大聲朗讀單詞。遇到難記的單詞,還要用筆寫幾遍。
三、結語
很大程度上,中國現(xiàn)在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更為快速高效地學習新的語種和語言文化。而相對于以往刻板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國現(xiàn)已具備越來越開放的語言教育平臺。
詞匯是語音的基礎,在日語學習中,當代中國大學生已經可以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開發(fā)出合乎人類記憶規(guī)律。同時也更適合自己的記憶策略和語言策略。并在不斷增長的學習實踐經驗中探索拓展,提高自己的日語水平。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