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上學時不準早戀,畢業(yè)就得結婚,當我們會法術啊!
——針對回家過年時全國青年被逼婚率70%以上這一熱點,有網(wǎng)友如此評論。
技術掃蕩的是整個社會,從農(nóng)民工到學者,無一幸免。
——李大白在《碎片化閱讀會導致“低智商社會”嗎》一文中稱,碎片化閱讀消耗的不僅是邏輯思維和判斷力,更是你的興趣和時間,你會很難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全社會的認知途徑和趣味在逐漸被拉平。
不要以為別人對你分享的文章點了贊,就代表他們真的點開并閱讀了。
——一位推特用戶稱,這是一條默認的社交原則。
藍領、白領工人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當人們都在計算機邊上工作的時候,你能說誰是白領、誰是藍領嗎?
——經(jīng)濟學家厲以寧談創(chuàng)業(yè)和人口紅利。
人一生要做的兩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達大度。前者是為了避免遭受痛苦和損失,后者是為了避免紛爭和沖突。
——叔本華如是說。
吃飯吃一半等菜,洗澡洗一半等水,看視頻看一半等廣告,聊天聊一半等回復。
——人生四大難熬時間。
走,喂斑馬去;走,喂羊駝去;走,喂大狗熊去;走,喂梅花鹿去;走,喂猴子去……
——在動物園,大多數(shù)家長不僅沒有讓孩子學到知識,甚至不知道自己喂食的動物叫什么、能吃什么,只是琢磨怎樣才能把食物扔進去。
如果我吃牛肉,我只吃神戶牛肉。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了中國富二代“以惡心的方式炫富”。
我賣力地給媽媽捶背,可媽媽還是看著手機。
——浙江臺州一名小學生寫的“傷心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