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燕逸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與語文、數(shù)學等文化課相比,它具有相對靈活的教學形式,教學空間不局限于教室,教學方式不同于文化課程。筆者擔任小學體育教師多年,從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把教玩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是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形式。
【關鍵詞】教玩結合;寓教于樂
1 開展教玩結合的緣由
1.1 教玩結合是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在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小,所以他們普遍具有活潑、好動、愛玩、愛鬧,對事物容易引起興趣,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小學生能夠將興趣直接轉換為內在動力,基于這些考慮,筆者堅持在體育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的情趣為出發(fā)點,采取教學與游戲相結合,讓體育活動項目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寓教于玩,寓教于樂,將“教”與“玩”有效結合起來,通過教學,既能增強體育活動的吸引力,又能將體育教學任務分解到娛樂游戲之中,在不知不覺的玩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2 教玩結合是基于小學生的身體條件
小學生,身體成長很快,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骨骼的韌性有余,但硬度不足,不合理、不適量的運動可引發(fā)骨骼的彎曲和變形;小學生的肌肉很稚嫩,爆發(fā)力、持久力均很有限度;心率快,運動后加快更明顯,由于肺活量較小,運動后喘氣現(xiàn)象突出,肌肉較多依靠有氧呼吸,無氧呼吸能力不足,過多的運動易造成乳酸堆積引起肌肉算賬,誘發(fā)身體疲勞。因此,小學生的運動量、運動時間均要控制。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教玩結合,可以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有張有弛,不會傷及到小學生幼小的身體。
1.3 教玩結合是基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
小學生由于理解力、分析力、判斷力相對欠缺,知識儲備也很有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講大道理,盡可能的通過直接的事例,可以觸摸到的事務教導學生,也就是說體育教學中要將教與玩充分結合,通過相對淺顯、直觀的游戲等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就如春天的小雨,潤物無聲。
1.4 教玩結合是基于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體育課程的目的在于育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在發(fā)展學生良好個性、增強學生身體機能和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開發(fā)學生智力,因此,體育教師不能淺顯地認為僅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而是要精心備課,充分思考,構建學生德育與體育起頭發(fā)展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教”帶給學生的是達到課堂目標,“玩”是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理解,并通過實踐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突出發(fā)揮學生的潛在能力,引導個性健康發(fā)展,增強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2 開展教玩結合的途徑
2.1 集中講解,分開訓練。
在體育課堂中,先對全班學生進行集中講解運動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必要的運動規(guī)范要求,然后有目的將學生組合成3-5個小組,讓每組單獨開展游戲的運動形式進行實踐。如在講授平衡技能鍛煉知識中,先利用10分鐘講解單腿站立、單腿跳躍的基本要求、操作規(guī)范和運動技巧等內容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組織開展以鍛煉單腿的站立、跳躍、接力等游戲的訓練,教師通過觀察適時糾正學生的運動錯誤,把“教”與“玩”有機結合。
2.2 融入游戲,營造氛圍。
教學過程中為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刺激學生運動神經(jīng),可適當穿插準備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游戲。如,在講解體操時,可播放一段歡快的樂曲,讓學生嘗試跟隨音樂節(jié)奏以舞蹈形式進行體操訓練。如此這般,體育課會變得有血有肉,輕松活潑,對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興趣自然得到激發(fā)。
2.3 圍繞目標,設計項目。
教學中,教師在講授某種體育運動規(guī)范的理論知識及注意事項后,提出本節(jié)課的運動量要求、鍛煉目的和基本教學目標,再讓教師對運動的范圍進行引導,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情趣、生活經(jīng)驗等設計出符合本課要求的游戲項目,教師通過觀察加以指導,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自由度和興趣度。
2.4 校內校外,有機銜接。
教師通過精心備課,緊扣校內外體育項目的結合點,將校內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校外的活動項目、兒童游戲等開展對接,讓學生在校外運動也能按照校內的具體細節(jié)和要求開展項目及游戲,最大限度地拓展體育鍛煉的廣度和自由度。
3 開展教玩結合的原則
3.1 落實兩點,服務中心。
把改良教學手段,營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成效作為體育教學“教”與“玩”結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服務于體育教學及體育教改的中心工作。
3.2 以玩助教,以玩促學。
在體育教學中,緊抓“教”與“玩”相結合的牛鼻子,牢記“玩”是教的一種輔導手段,以玩助教,以“玩”促學,以“玩”達練,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要貫徹教的初衷和意圖,并實現(xiàn)教的終極目標。
3.3 循序漸進,逐步推進。
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做到與學生的年齡同步發(fā)展,逐層加深,杜絕難度過大、運動量超標的活動項目,要時刻繃緊安全的這根主線。
3.4 收放有度,玩而不亂。
“玩”不是毫無目的的玩,而是將教學意圖始終貫徹在玩的整個過程之中,此處的玩應該是實現(xiàn)“教”的一種具體手段。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掌控全局,把握分寸,做到收放自如。切忌出現(xiàn)玩偏、玩過頭等問題發(fā)生。
4 開展教玩結合的成效
4.1 增長知識,增強興趣。
教玩結合,極大豐富體育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緊扣學生的情趣特點和心理需求,實現(xiàn)師生在感情上的融合。幾年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精神飽滿、興趣高昂、教學效果明顯。興
4.2 激發(fā)斗志,強化體能。
通過體育游戲與體育課堂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基本實現(xiàn)了強身健體的初步目標和教學初衷。
4.3 營造氛圍,發(fā)展個性。
通過自由、靈活、開放的活動氛圍的營造,賦予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施展空間,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愿望和興趣點,選擇與自己愛好、體能實際相適應的活動項目,對促進學生的個性、氣質的發(fā)展較為有效。
小學體育教學從小學生愛唱、愛玩、好動的身心特點出發(fā),突出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踐性,秉承教玩結合的教學理念,堅持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體育活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三興小學 江蘇省張家港市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