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陽
摘 要:隨著工業(yè)發(fā)展速度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固體廢物的數(shù)量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大規(guī)模的建立資源回收系統(tǒng),必將減少原材料的采用,減少廢物的排放量、運輸量和處理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社會環(huán)境效益,而且做到物盡其用,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技術開發(fā)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固體廢物、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及無廢工藝、處理與處置
一、廢物管理
1.廢物管理的觀點
要確定廢物管理的觀點,首先須了解廢物產生的機制,從廢物的價值角度而言,當商品失去效用從而失去其價值即成為廢物。就人類生活和生產的一次環(huán)境空間而言,廢物仍存留其中,只不過由于物理和空間的制約,廢物通常被排除生產和生活之外而已,應為仍留在生活和生產場所,就會增加人與病原體性微生物接觸機會,即便沒有直接的健康損失也可能引起諸如惡臭等問題。事實上,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理到最終處理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對有可能是廢物管理優(yōu)化和科學化。因此現(xiàn)代廢物管理強調以系統(tǒng)的觀點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僅限于對污染物進行處理和處置這一點。
2.固體廢物管理狀況
固體廢物的管理包括固體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處理和最終處理等全過程的管理。作為當今世界面臨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問題,固體廢物的污染控制與管理已經引起各國的廣泛重視。從國外的固體廢物的管理情況來回看,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實力的增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對危險廢物的管理,美國在1976年,政府頒布了資源保護和回收法,對20萬家污染源產生的危險廢物實行從運輸、貯存到最終處理的跟蹤管理。歐洲各國危險廢物的中心管理系統(tǒng)比美國更完善。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發(fā)展中國家。由于廢物處理缺乏財政支持,公眾的廢物助理責任和費用負擔意識不強,發(fā)展中國家管理個要素的把握方面還有許多困難,以至于出現(xiàn)了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扔棄任何數(shù)量的任何東西的無人管理的混亂局面。
在我國,工業(yè)固體廢物特別是一些排放量大的工礦業(yè)固體廢物,其處理和利用還很低,城市垃圾清運能力也不高,機械化收運程度能力一般較差,沒有實現(xiàn)科學管理,無害化處理率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的水平。此外,我國各類固體廢物管理的環(huán)境立法還近于空白,固體廢物污染物控制也不健全,特別是有害固體廢物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全面管理的標準,條例和法規(guī)。從這些情況看來,加強對固體廢物的管理是我國面臨的一個相當嚴峻的挑戰(zhàn)。
二.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及無廢工藝的發(fā)展
1固體廢物的減量化
固體廢物的減量化指的是減少固體廢物的生產量。由于城市垃圾的產生量難以控制,因此減量化主要是針對工業(yè)生產中產生的廢物而言。減少廢物在生產理論上已被認為是解決固體廢物問題的最好方法,并得到廣泛的接受。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制定了一份廢物管理實施方案,首先是盡可能采取第一選擇,即減少廢物的產生;其次是廢物的重復利用;第三個選擇才是處理。
2無廢少廢工藝的發(fā)展
無廢工藝的具體概念是十多年前由蘇聯(lián)學者建立的,并立即得到了重視和贊同,不少國家的政府把創(chuàng)建無廢工業(yè)生產作為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有的甚至定為國策。其目的在于解決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問題。
少廢工藝是現(xiàn)階段作為傳統(tǒng)工業(yè)向無廢生產轉化的一種過渡形式,其意義是:“少廢工藝是這樣一種生產方法,這種生產的實際活動對環(huán)境所造成的影響不超過允許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標準(最高容許濃度);同時由于技術、經濟、組織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部分材料可能轉化成長期存放或埋藏的廢料?!?/p>
三、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技術
我國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亦取得了不少進展。工業(yè)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穩(wěn)步上升,但仍然低于國際水平,因而有待于開發(fā)高效的資源化技術。
1.資源化系統(tǒng)
資源化系統(tǒng)是指從原材料制成的成品,經過市場消費,最后成為廢物又引進新的生產—消費循環(huán)系統(tǒng)。就整個社會而言,就是生產—消費—廢物的一個不斷循環(huán)系統(tǒng)。理想的資源化系統(tǒng)要綜合的進行技術、經濟和社會的論證,才能實現(xiàn)。
2.固體廢物的一般處理技術
(1)預處理技術。固體廢物預處理是指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將固體廢物轉變成便于運輸、儲存、回收利用和處置的形態(tài)。預處理常涉及固體廢物中某些組分的分離和與濃集,因此往往又是一種回收材料的過程。預處理技術主要有壓實、破碎、分選和固化等。
(2)焚燒熱回收技術。焚燒是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過程,目的在于使可燃的固體廢物氧化分解,借以減容、去毒并回收能量和副產品。其優(yōu)點在于能迅速而大量的減少廢物溶劑、消除有害微生物,破壞毒性有機物并回收熱能。但是,焚燒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投資和運行管理費用也較高。
(3)熱解技術。熱解是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的可燃物高溫分解,并以氣體油或固形炭的形式將熱量貯存起來的過程。這是回收熱能的一個有效途徑,優(yōu)點在于能回收可貯存和可運輸?shù)娜剂?/p>
(4)微生物分解技術。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處理固體廢物的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堆化肥,堆化肥是指依靠自然界廣泛分布的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人為地促進科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向穩(wěn)定的腐殖質生化轉化的微生物學過程。從發(fā)展趨勢來看,土地填埋的場所一般難以保證,焚燒處理的成本太高,而且二次污染嚴重,因此,堆肥化得到了廣泛重視。
3.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
(1)固體廢物處理的目的
固體廢物是多種污染物質的終態(tài),將長期保留在環(huán)境中,為了控制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必須進行最終處置,使它最大限度的與生物圈隔離而尋求一條合理的途徑,因此是解決最終歸宿的問題,也是對固體廢物管理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2)廢物殘渣最終處置方法的選擇
如果不考慮排入外層空間和大氣中的可能性,廢物處置有兩種基本途徑:一是排入海洋或其他大的水域,二是在地面上進行處置。海洋處置容易造成污染破壞海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陸地處置事實上已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3)固體廢物的土地填埋
土地填埋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的土地處置技術,其實質是將固體廢物鋪成有一定厚度的薄層后加以壓實,并覆蓋土壤的方法。它是從傳統(tǒng)的堆放和填地處置發(fā)展起來的,這些傳統(tǒng)技術容易污染水源和大氣,因此很不可取。
按照處置對象及技術要求上的差異,土地填埋主要分為衛(wèi)生填埋和安全填埋兩類。前者適用于生活垃圾的處置,后者則用于處置工業(yè)固體廢物,特別是有害廢物。今天,衛(wèi)生填埋的涵義以不同于以往的堆、填的概念,而與傳統(tǒng)方法有本質上的差別。它由于安全可靠和價格低廉,目前已為世界許多國家所采用。安全填埋是處置有害廢物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實際是衛(wèi)生填埋的進一步改進,對場地的建造技術、浸出液的收集處理技術等要求更加嚴格。但是實踐表明,安全填埋也不是絕對安全的,由于建廠標準不高或選場不當?shù)纫蛩?,關閉的一些場所出現(xiàn)滲漏而不得不采取補救措施的例子,已經在某些國家出現(xiàn)。我們國家八五科技攻關研究計劃中首次將城市垃圾和有害固體廢物的土地填埋技術作為重點研究項目。
結論:
縱觀國內外固體廢物管理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未加控制的土地管理階段
(2)衛(wèi)生填埋與簡單的資源回收并存階段
(3)固體廢物的綜合管理階段
固體廢物的綜合管理模式,這一模式是許多發(fā)達國家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其主要目標是通過促進資源回收,節(jié)約原材料和減少廢物處理量,從而降低固體廢物的環(huán)境影響,即達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等“三化”的目的。綜合管理將成為今后廢物處理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環(huán)境學導論 清華大學出版社
[2]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