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婷
摘 要:構建和諧社會是以人與人間的和諧為基礎。因此,人與人間的交流、相處方式是推進和諧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培養(yǎng)幼兒愛的能力,使他們從小養(yǎng)成關心、愛護他人的良好品質(zhì),有利于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本文主要從心理學方面探討幼兒學會關心他人的重要性,著重分析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 關心他人 方法
在我國,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備受長輩呵護,不懂得分享與付出,長此以往,使他們變得自私,認為被關愛是理所應當。因此,培養(yǎng)幼兒學會愛的能力,懂得如何關愛他人對他們?nèi)蘸蟮陌l(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幼兒園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情感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應積極引導幼兒學會關心他人,并將此作為主要教育目標,使他們從相處中學會關心,促進幼兒成長。
一、通過主題活動,對幼兒實行針對性關愛教育
培養(yǎng)幼兒學會關心他人實質(zhì)上是教他們怎樣做人。懂得關愛他人才能做到愛國家、愛社會,才能形成自身責任感。因此,教師應將關愛教育滲透到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充分考慮幼兒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設計合理、恰當?shù)慕逃桨福ㄟ^開展富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愛他人的品質(zhì)。①豐富主體活動,使幼兒學會理解與關愛。為了有效解決幼兒園里多數(shù)幼兒缺少愛心這一問題,教育工作者應不斷豐富主題活動,并將關愛教育滲透到各類主題活動當中,對幼兒展開教育。同時,還可以定期組織故事大賽,主題設定為關愛同伴,以此來幫助幼兒建立情感意識,讓他們學會理解與關愛。通過這些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教會他們用真誠及寬容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物,在幼兒的心靈上撒下愛的種子。②以情景表演形式培養(yǎng)幼兒關愛能力。情景表演是一種極具趣味性的教育方式,并深受幼兒歡迎。教師應運用故事表演等方法,讓孩子們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使他們能夠身臨其境,更好地體會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培養(yǎng)幼兒關愛能力。通過此種方法,讓幼兒學會怎樣關心與理解同伴,教育效果得到顯著提高。教師要仔細耐心地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對幼兒幫助他人的行為要給予支持與鼓勵,讓孩子體會關愛與被關愛的快樂。
二、言傳身教
幼兒心智尚未成熟,天真爛漫,沒有是非觀念,具有極強的模仿力,他們常常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要想讓幼兒懂得關愛他人,成人要以自身為榜樣,提升素質(zhì)修養(yǎng),通過自身的言行去引導、教育幼兒,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關心與理解。例如:帶幼兒過馬路時,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要及時過去攙扶;對待家中長輩要體貼敬重,精心照料;對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通過父母長期的耳濡目染,幼兒會主動去關愛、幫助別人。例如:一名幼兒放學回到家中,看見奶奶生病躺在床上,他馬上跑去給奶奶倒了一杯熱水,并趴在奶奶床邊給她講學校里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認真地給奶奶背古詩,其間不斷詢問:“奶奶好些了嗎?”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幼兒主動照顧奶奶,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的高貴品質(zhì)。
三、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體會關愛
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是開展幼兒隨機教育的有效方式,對幼兒的成長發(fā)展起到?jīng)Q定性作用。教師應將關愛教育融入到幼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積極主動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讓他們從實踐中感受關愛。①組織關愛親人實踐活動。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家人無時無刻都陪在他們身邊,幼兒在家人的呵護與愛中成長。因此,教師開展了“我愛我的家人”的實踐教育活動?;顒娱_始階段,教師首先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讓他們明確家人的意義及概念。家長們接到通知后,全力配合此次活動,以自身為榜樣引導教育幼兒。通過此次活動,有的幼兒懂得了如何照料弟弟妹妹,例如:把自己喜愛的零食分給弟弟吃,給妹妹喂奶粉、穿襪子;有的幼兒模仿著大人的樣子為生病的媽媽倒水;還有的幼兒主動幫奶奶捶背、揉腿。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幼兒自覺、主動關心關愛家人。②組織關愛身邊人實踐教育活動。在幼兒園時期,幼兒每天都會受到不同人的關心和照顧,門衛(wèi)爺爺為幼兒的安全保駕護航;保潔阿姨使園內(nèi)環(huán)境干凈整潔;廚房阿姨為幼兒制作美味可口的飯菜。教師應首先用談話的方法讓孩子們明白這些都是愛的表達,然后組織幼兒討論怎樣關愛他們,最后開展“我愛你們……”的實踐教育活動,活動開展后,將幼兒關愛的對象由家人轉(zhuǎn)為身邊的人,通過實踐活動,使幼兒掌握關愛他人的方式方法?;顒影ā拔覑坶T衛(wèi)爺爺” “我愛保潔阿姨”“我愛廚房阿姨”,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們實行了多種關愛方式,例如:幫門衛(wèi)爺爺澆花,給門衛(wèi)爺爺講故事;有的幼兒幫助保潔阿姨掃地,把園區(qū)打掃的整潔干凈;有的幼兒還主動幫助廚房阿姨洗菜、和阿姨聊天等等?;顒拥捻樌_展,教會了幼兒關愛他人、照顧他人的方法,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與孩子們共同交流,將自己的體會分享給大家,使他們從中體會到關愛與被關愛的快樂。
四、總結(jié)
幼兒不完全屬于家長,家長不能呵護他們一輩子,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家長的庇佑邁入社會的大門,當今社會注重人與人間的溝通交流與相互合作,自私自利的人無法長久立足于社會,因而,家長和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幼兒關愛他人的品質(zhì),讓幼兒從小擁有一顆真誠待人的心,促進幼兒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琴秀,龐婷.當前農(nóng)村幼兒園教師教學行為存在問題分析及其改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4,(07):48-52.
[2]方宏.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J].亞太教育,2015,(02):158.
[3]孫巖,馬亞楠,楊麗珠.父母教育價值觀對兒童人格的影響: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05): 522-530.
[4]逯行,李芒,喻凡,李營.教育游戲家園共育模式下幼兒能力培養(yǎng)實驗研究——以“幼小銜接”階段幼兒加減運算能力培養(yǎng)為例[J]. 數(shù)字教育,2016,(04):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