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丹
摘要:在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中,各科各類都出現(xiàn)了參考書,且參考書的種類繁多,許多任課老師都喜歡在上課時手握一本參考書授課,不僅如此,也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取一本參考書,以便能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步伐。那么對于教師來說,如何合理地使用參考書成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教師;參考書;使用
參考書,顧名思義,指的是作為教學的參考的書籍,為教師備課、上課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借鑒和點撥,但是不能當做教學的主體。很多教師在運用教科書的時候都會陷入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完全根據(jù)參考書來上課,這樣做不僅對老師不好,對學生也有極大的害處。
一、教參書的選擇
優(yōu)秀的教學參考書,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把握好參考書的質量是老師進行教學的關鍵,因此對教參書的選擇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權威性。教參圖書應是由教育部門提供推薦,適合進行教育教學的參考書,并經過教育界人士,學者專家的審核與鑒定。
(二)參考性。教參書最大的作用,就是要對教和學有參考意義。教參書即對教師教學備課有參考意義,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研究有參考價值,能提高教和學的互動性,充分體現(xiàn)教參書的價值。
(三)廣泛性。教參書種類的挑選,把當下優(yōu)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納入其中,同時提出各種問題看法,激發(fā)使用者的學習思考靈感,使教師可以達到旁征博引的目的。
二、教師如何使用參考書
首先,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有自己的思路與見解,不要一開始針對要上的課文就去翻閱參考書,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參考書是由專家教師編寫的,每個人在寫書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除了像數(shù)學等有客觀答案的科目,其他很多需要自己主觀思想的科目的參考書上所謂的答案,都是作者自己認為的,如果教師完全依賴參考書,對文本沒有自己的了解,那么在課堂上,當學生對文章有迷惑問老師時,教師就無法應對;而且參考書也有它的局限,對課文的認識也許在很多方面根本沒有涉及到,而很多需要老師花時間講的重點難點也只是片面提及,所以教師在備課前不要去翻閱參考書,要自己好好研究一下課文。
其次,教師不能依賴參考書。有的教師講課的時候要么拿著教科書照本宣科,要么就是全部跟著參考書上的思路走,就連課后習題的答案都照著參考書上來。教參的編寫凝聚了專家和學者的經驗和智慧,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幫助,但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可能不一樣,編排者在出書的過程中,答案就有可能出錯,如果教師根本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那么對學生來說危害就很大了。所以老師在翻閱參考書的時候,要批判地吸收,敢于質疑書中的觀點,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和學生。
最后,對于教學中需要給學生講清楚但是教參中又沒有提及的內容,教師不能以教參上沒有講解為由,回避這些問題,應該查閱資料,加以補充,進行講解。比如,有的問題只給了答案而沒給出理由,有的問題只給出了結果而沒有過程,在這些問題上,教師應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有的教參不能適應所有教學。
由于受考試的影響,目前我國的教參書成了教師對課本分析的“標準”答案。不同的老師對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教參書的參考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按照教參書進行教學,對文章的分析,幾乎是按照一定的框架進行。同時,有些教師在備課時盲目地按照教參書上的內容進行使用,一味地依賴教參。他們上課念教參,備課抄教參,不愿意花心思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離開了教參書,課文講解無法進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完全發(fā)揮,課堂氣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很多參考答案后面都會標示“僅供參考”,這其實是讓教師知道,所謂的參考書都不敢說是完全正確的,只能作為一個引導。想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認識,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只會生搬硬套的機器,要學會靈活變通,所以在使用參考書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能讓參考書束縛了自己的腳步,也不能因為參考書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不要把參考書上的所謂的正確答案強加給學生,要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平臺,作為語文教師,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談勇康.不可為教參獨尊[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1,12(4).
[2]邵志慧.中學語文教師教學參考書使用狀況及其改進建議[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1(5).
[3]劉會萍.語文教師要正確使用教學參考書[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