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幼兒由于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弱,安全問題可能時時存在,危險可能處處發(fā)生。幼兒教師盡職盡責、細心照料幼兒的一日生活,對安全隱患定期排查,然而卻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保護幼兒的安全固然重要,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廣大幼教工作者及幼兒家長應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針對幼兒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將安全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之中,從目標入手,制定適宜的教學活動內(nèi)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會“不厭其煩”地告訴幼兒:“當心,不可以,這樣太危險,不能做……”而幼兒卻很少意識到自己的安全問題,也并不清楚和理解為什么會出現(xiàn)危險。因此我們要把安全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上。
1.讓幼兒掌握一些關于安全的基礎信息。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記住自己和父母、老師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所在幼兒園的名稱,懂得保護身體各部分器官。利用活動室的環(huán)境布置讓幼兒熟悉身邊的各種安全標志,熟練運用各種求救電話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危險時候多一些求助手段。
2.要讓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安全技巧。如生活中的火和電,是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危險品,但對幼兒來說充滿吸引力。如果我們一味地費很大力氣讓幼兒遠離它們,不如在適當?shù)臅r候讓幼兒學會正確地操作方法來控制和利用它們。
我們精心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又具綜合性的教育。當然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如:正確有序地穿脫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這樣,幼兒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不可能保證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遵從教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調(diào)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親自參與到安全教育之中。在“人人爭當安全小衛(wèi)士”活動中,幼兒親自找一找身邊(室內(nèi)、室外)哪些地方易出危險,想辦法消除這些安全隱患。師幼一起來設計標志,并把它們貼到適當?shù)奈恢蒙??!靶⌒挠|電”的標志貼在了活動室的電源插座旁,“當心滑倒”的標志立在了易摔跟頭的廁所臺階旁,“注意安全”的標志我們做了塊大牌子放在了幼兒園大門口。通過一系列活動,“安全”兩個字已深深印在幼兒的心里,無需老師再過多提醒。
幼兒總會遇到某些應急情況,缺乏社會生活經(jīng)驗是幼兒不會正確應對危險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經(jīng)常設計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擬或實景演習來幫助幼兒掌握一些躲避、處理危險的簡單方法,讓幼兒學會獨立處理問題。
有的幼兒流鼻血,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時,幼兒會驚惶失措地跑來向我求助,我抓住這絕好時機,向幼兒們演示正確的處理方法:先把頭向后仰,用干凈的軟紙或藥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腦門,安靜待一會兒,不要亂動。他們圍在我身邊親眼目睹了事情的處理經(jīng)過,以后再有幼兒流鼻血時,他們自己便能處理得很好了。
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的物品,我們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指為什么會劃破?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后該怎么辦?”然后讓幼兒實踐操作,學會正確使用剪刀、游戲棒等尖利物的方法。
為了教育幼兒“感到不舒服,主動對老師說”,我們設計了活動“生病以后”。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明白如果身體的某個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告訴成人,以免耽誤病情。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的模仿能力是特別強的,我將自我保護的內(nèi)容融入游戲之中,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家長的通力合作。為此,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了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我們定期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上張貼有關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小常識,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過程中,我深有感觸:讓孩子自己撐起一把安全保護的小傘吧!家園攜手,一起向幼兒傳授更多自我保護的方法,共同營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