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梅
(保山學院,云南保山 678000)
德昂語中詞的移位現(xiàn)象①
趙云梅
(保山學院,云南保山 678000)
漢語存在名詞移位,其移位受格的驅動。而德昂語的移位主要體現(xiàn)在特殊疑問詞、動詞和名詞的移位,當移位現(xiàn)象產生時,名詞移位后導致句法的功能由主動語態(tài)向被動語態(tài)轉換,但是特殊疑問未發(fā)生句法功能和詞形的變化。本文通過對德昂語中陳述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差比句的基本詞序分析,揭示德昂語中名詞、動詞、特殊疑問詞在句中移位的條件,進一步探討了德昂語移位的類型特征。
特殊疑問詞;名詞;動詞;移位
德昂語屬于典型的SVO句型,根據Dryer提出的語言詞序而言,VO句有以下類型特征: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置于名詞后。一般疑問詞在OV語中通常都放在句末(SQ),在VO語中傾向將其放在句首(QS),但在SVO語中,一般疑問詞位于 句首或句末都比較常見,介于OV和VO語之間。保山潞江壩的德昂族語言的特殊疑問詞即可以放在句首,又可以放在句末,出現(xiàn)語言的漂移現(xiàn)象,其語序介于VO和OV語序之間。由于歷史、經濟發(fā)展、生存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在該民族不斷的遷移和其他民族語言的融入和影響下,其語言的現(xiàn)象產生多重現(xiàn)象,從而形成其獨特的語言類型特征。
劉云兵(2007)根據語言的共性,認為南亞語系具有前綴的形態(tài)語法特征,從而與其句法結構中使用前置詞、 領屬定語后置于名詞、 形容詞后置于名詞、指示詞后置于名詞、比較基準后置于形容詞、關系從句后置于名詞等方面形成高度和諧關系[1]。語言學家普遍認為移位是人類語言獨有的特征之一,其移位形式可以分為中心語移位和短語移位兩類,其移位的誘因不同。為了節(jié)省短時記憶時間和減少思考負擔,根據語言的共性,句子結構成分中的核心詞常置于句后,置于后面的語言成分常為重成分,其移位的形式常從后面移位至前面或句首。由于德昂語出現(xiàn)名詞短語由后面移到前面的現(xiàn)象,因此,德昂語的移位形式為中心語的移位。其中,中心語移位如動詞移位受詞綴的誘發(fā),跟形態(tài)、音韻有關;而短語移位受語義因素的誘發(fā),跟語義有關,[2]這一點符合南亞語系具有前綴的形態(tài)語法特征。另外,徐杰認為漢語中存在有領屬語名詞的移位,其移位的條件受非賓語動詞限制,而該名詞的移位完全是受格驅動的,但是這種移位是由于漢語中的標志詞和中心名詞的關系一致導致的。[3]
綜上所述,漢語的移位通常表現(xiàn)為名詞的移位,移位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標志詞和中心詞關系的一致。但是德昂語的移位同漢語的移位差異較大,通常涉及名詞、動詞和特殊疑問詞的移位,其中,名詞的移位的形式由原來賓格位置移到句首,其格的形式和句法功能未發(fā)生變化;動詞的移位則表現(xiàn)在從句中謂語動詞的前移;特殊疑問詞的移位則由原來的位置移至句首,形成德昂語介于OV和VO語序之間的語言形式。
(一)陳述句語序特點
德昂語的陳述句語序的基本特征是SVO型,其時態(tài)的變化由一定的時間助詞體現(xiàn)。具有否定詞,否定詞置于動詞前的類型特征。一般情況下,德昂語的時態(tài)變化常由標志詞體現(xiàn),其時態(tài)標志詞常表將來時、過去時、現(xiàn)在進行時和完成時態(tài),而一般現(xiàn)在時常由動詞原形表示。其變化公式:SVO→S + spec + V +O
注:在將來時態(tài)結構中,德昂語的音系語法結構根據語境發(fā)生音的變異,其變化形式如:la →l? /_b or V, Ou l? be?. 我要飛了。
(二)否定句
雖然德昂語有時態(tài)標志詞,但是否定句的構成,則是直接在動詞前加表否定意義詞“u(潞江壩、南桑、鎮(zhèn)康)或e(三臺山勐丹)”。如:
調查地點 德昂語 漢語勐 丹O e nɑm an mo. 我不知道他在哪里。O e hel. 我不走。潞江壩Ou du hu:n. 我不吃。An u hel. 他不走。Me du hel. 你不走。南 桑An u na glai. 不下雨。Mai u hao. 你不走。E u gjo. 我們不說話。
根據以上否定意義的陳述句推斷,德昂語的否定意義詞由于發(fā)音語境的不同,而產生變異,其變異的軌跡:u→du/V_palatal or glottal(注:該變音的現(xiàn)象只存在于保山潞江壩的梁方言體系中)。這是由于潞江壩的德昂族的居住環(huán)境基本上處于與外界隔離的狀態(tài),從而形成一定的語言孤島現(xiàn)象,從而有助于保留德昂語的源語言特征,其否定句結構符合語言蘊涵性共性的普遍類型特征。
(三)差比句
德昂語差比句的語序結構為:“形容詞-比較標記-基準”,由于德昂語屬于前置詞語言,而前置詞語言的共性是單詞具有前綴,前綴決定了詞性變化的特征。該特征確定了德昂語屬于前綴語[4]。其中,前綴語言是特殊疑問詞移位的條件,因此,這一條件決定了德昂語中的特殊疑問詞由原來的CP位置轉換成主題句。德昂語的比較句結構:
S→S+Adj+Pre(比)+O。
德昂語 漢語Gwi ba? ou dan ku gwimai ou lo shen.女兒 我的 大 比 兒子 我的 六 歲我女兒比兒子大六歲。我比她大。Ou dj?n ku an.我 大 比 她
德昂語的標志詞“ku(比)”的普遍語法特征為:介詞前置,這一非蘊涵性共性確定了德昂語為前置詞語言。但是,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差比句的形容詞前置、無級的變化。
(四)疑問句
1.一般疑問句
德昂語的一般疑問句常由語調的變化來體現(xiàn)。從句法結構來看,德昂語的疑問句無疑問助詞這一標志詞,語序同漢語一致。由于一種語言里特殊問句中的疑問詞移位與否同該語言里一般疑問句中是否使用疑問助詞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因此,德昂語的一般疑問句的助詞使用與否是確定其特殊疑問詞的主要因素。如果該語言一般疑問句中使用疑問助詞,通常其特殊問句中的疑問詞不會發(fā)生移位。相反,在一般疑問句中沒有使用疑問助詞的語言,其特殊問句中的疑問詞往往會發(fā)生移位。而德昂語語則屬于疑問句無助動詞現(xiàn)象,但在句型轉換中存在特殊疑問詞移位至句首的現(xiàn)象。因此,這一語言現(xiàn)象屬于SVO語言的蘊涵性共性。如:
德昂語 漢語Me na b?: g?e? dah o?你 懂 (連詞) 說 話 我 你能聽懂我說的話嗎?Mai se ?u?你 生病 你生病了嗎?
2.特殊疑問句
根據德昂語一般疑問句的句法結構,其特殊疑問詞往往發(fā)生移位,這符合人類語言句法結構的基本共性。但是由于德昂族的居住環(huán)境決定了其語言的變化形式,隨著經濟、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發(fā)展,德昂族加強了與外界的交流和聯(lián)系,從而使其語言具有其他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漢語的多重語言特征。在居住地與其他民族雜居和散居現(xiàn)象共存的區(qū)域,德昂族語言則出現(xiàn)語言混合、雙語或多語現(xiàn)象,進而使本民族語言融入其他語言詞匯的同時,也使該民族的語言具有其語言句法結構的特征。其中,鎮(zhèn)康白巖村、瑞麗南桑等地的德昂族,由于和漢族交錯而居,受漢語影響較強,從而使本民族語言特征出現(xiàn)部分消失的現(xiàn)象。對潞江壩石梯、潞西市的三臺山、勐嘎香菜塘的德昂族而言,由于其居住環(huán)境顯得相對封閉,受其他民族影響較弱,因而該民族的語言特征較為明顯。
德昂語雖然具有特殊疑問詞移位的現(xiàn)象,但是無疑問助詞參與特殊疑問句的句法轉換。這與漢語和英語的結構均有所區(qū)別,從而使德昂族語言具有語言的非蘊涵性特征。其句型轉換形式如下:SVO→Whq+SV。如:
德昂語 漢語Mon bai me b?:n bong /g?:bj?:m?為什么 你 做 包 你為什么做這個包?Mon me l? hel?哪里 你 (助詞) 去 你要去哪里?M?sei me ?ou?什么 你 提 你提什么?
(五)數(shù)量詞的限制
沈陽(1995)指出:在漢語句法結構中,數(shù)量詞成為了名詞短語移位的制約條件[5]。數(shù)量詞引起的移位存在以下特點和作用:當一個數(shù)量NP 拆開后在句法結構中出現(xiàn)部分移位時, 數(shù)量詞的語義所指和句法位置都強于NP中另一成分( 不論這個成分是不是中心語名詞) , 即數(shù)量詞可以替代另一成分,其真正的語義和句法核心就是數(shù)量詞, 而不是名詞。但是對于德昂語來說,名詞短語的中心詞為名詞,屬于左偏置語言。因此,不存在數(shù)量詞制約名詞短語移位的條件。
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德昂語存在名詞移位的現(xiàn)象為:1)被動語態(tài)轉化過程中名詞短語的移位;2)德昂語的特殊疑問句出現(xiàn)疑問詞置于句首的移位現(xiàn)象;3)賓語、定語從句中主謂移位現(xiàn)象,即動詞短語的移位。
1.名詞短語移位
當?shù)掳赫Z的名詞出現(xiàn)移位時,常出現(xiàn)動詞受體移位至句首,其功能表現(xiàn)為主動語態(tài)向被動語態(tài)的轉換。其中,“nei(這,這個)”指示代詞出現(xiàn)由名詞轉化為介詞的虛化現(xiàn)象。而德昂語的介詞虛化軌跡:N/V→Pre[6],在名詞的虛化過程中,指示代詞的虛化則具有表“被動”的語法類型特征。德昂語的這一特征決定了其移位的條件,當賓格移位至句首時,由“nei”決定了施事主體,同時,受事主體出現(xiàn)移位的類型特征。但是,名詞的格同漢語一樣,未發(fā)生變異。如(以下例子屬于潞江壩方言調查中的存在的現(xiàn)象):
主動句 被動句Ou e ?o iji?:n.我 殺 雞Iji?:n nei ou e ?o.雞 被 我 殺An e ?ei donghey.他 拔 樹Donghey nei an e ?ei.樹 被 他 拔
根據以上例子可見:德昂語中,當名詞出現(xiàn)移位至句首時,其句法功能和詞性特征未發(fā)生改變。但是句子詞序結構由:SVO→OSV。其中,OVS→O+pre+S+V,前一符號“→”表示“轉變?yōu)椤?,后一符號“→”表示“由…構成”?/p>
2.特殊疑問詞移位
根據語言的基本特征,在OV語言中,一般疑問詞常放在句末,在VO語中,傾向于放在句首。德昂語屬于SVO句型,介于OV和VO語之間,疑問詞既可以放于句首也可以放于句末。其移位時,常出現(xiàn)句法結構的變化,由原來的陳述句轉化為特殊移位句,但是作為一般疑問句,無助詞的出現(xiàn),因此,其特殊疑問詞的移位結果受一般疑問句的結構限制,兩者形成句法結構的一致性。如:
陳述句 特殊疑問句Anei mou [CPm? sei]?這 是 什么[ CPi(m? sei)] ane mou [CP]?-movementMe l? hel [CP mon]?你 要 去 哪里[ CPi(Mon) ] me l? hel [CP]?-mvement Me [CP mon bai] b?n g?bji?m?你 為什么 做 包[CPi(Mon bai)] me [CP] b?:n g?:bji?m? movement
薛小英(2014)認為,漢語疑問詞和全稱量詞都準許ACD(Antecedent-Contained Deletion)結構,因此,其疑問詞的移位屬于邏輯式移位[7]。在詞形結構中,德昂語具有前綴的詞形語法特征,根據語言的普遍共性,句子的中心語移位由詞綴誘發(fā),故德昂語的名詞短語(含特殊疑問詞)移位是由其前綴的詞形語法特征誘發(fā)的。其演變公式如:N→Ni/_ Lprefix,該公式表示,名詞短語在該語言的詞形結構中有前綴時,特殊疑問詞出現(xiàn)移位至句首的現(xiàn)象。在多次田野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德昂族方言中,只有保山潞江壩的德昂語具有特殊疑問詞移位至句首的現(xiàn)象。經過對該民族的生存、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分析推斷:德昂語原先的句法結構特征中存在特殊疑問詞移位現(xiàn)象,由于受其它民族語言(特別是近幾年漢語對德昂語)的影響,其移位現(xiàn)象正在逐漸消失,從而出現(xiàn)與漢語語言融合的現(xiàn)象。但是其疑問詞和全稱量詞是否準許ACD結構,還有待于考證。
3.動詞短語移位
德昂語在賓語、定語從句結構中存在動詞移位(保山潞江壩)現(xiàn)象。從句的SV結構轉換成VS,公式:SV→VS。如:
德昂語 漢語Me na b? ɡ?e? ou ?你 聽懂 (連詞) 說話 我 你能聽懂我說話嗎??ao b? ?an me菜 (連詞 ) 做 你 你做的菜g?o b? g?e? an話 (連詞) 說 他 他說的話Me du na me ou lax stou ou nanji.你 不 知道 你 我 洗 衣服 我 多少次 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衣服
根據Arnold和Wasow對Hawkins提出的語言重度等級解釋,重成分在語言的生成過程中,重成分占用的較多的短時記憶,修飾語放在名詞后可以減少短時記憶負擔,同時也減少了說話思考的負擔[8]。因此,德昂語中,修飾語后置符合人類語言類型的共性特征。而從句中動詞和主語名詞的移位則標志著德昂語符合優(yōu)勢語序共性的特點。
綜上所述,德昂語中名詞短語的移位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施事主體的后移,導致受事主體前置,其移位后的位置由名詞虛化的介詞“nei”決定,當名詞出現(xiàn)移位時,其他詞序不發(fā)生改變;當特殊疑問詞產生移位句首時,其其他詞序仍保持不變,這一語序結構取決于德昂語一般疑問句的結構特征:陳述句向疑問句轉換時,無詞性變化、助動詞的參與;動詞移位的現(xiàn)象的產生僅發(fā)生在定語和賓語從句中,其移位后產生的變化為:主句語序為VO,而從句則為OV語序。由于德昂語屬于前置詞語言,其語序符合優(yōu)勢語序原則,為了減少記憶負擔和記憶時間,滿足重成分放在右邊這一特征,從而出現(xiàn)核心詞后置的這一語言類型特征。
注釋:
①?→/l/的喉化;?→/d/的顎化;?→/r/的齒齦化。
[1]劉云兵.中國南亞語系語言構詞形態(tài)的類型學意義[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7,5(34):89-90.
[2]沈強.漢語名詞性短語中的名詞移位與名詞短語移位[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2):58.
[3]陳國慶.孟高棉語前綴[J].語言研究,2010,1(30):109-110.
[4]溫賓利,陳宗利.領有名詞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現(xiàn)代外語, 2001,4(94):413-416.
[5]沈陽.數(shù)量詞在名詞短語移位結構中的作用與特點[J].世界漢語教學,1995,2(31):19.
[6]趙云梅.德昂語介詞的語法化特征[J].赤峰學院學報,2016(3):229
[7]薛小英.阻隔效應與漢語原位疑問詞的允準[J].中南大學學報,2014,6(20):271-273.
[8]劉丹青.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83.
[責任編輯張永杰]
Word Shift in Deang Language
ZHAO Yun-mei
(Baoshan University, Baoshan 678000,China)
There is noun shift in Chinese, which is caused by it accusatives. In Deang language, the shift mainly happens among the Wh-N, verbs and nouns, which causes the syntactic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to change from active voice into passive voice. 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word order of the statement, neg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sentences will be discussed in order to reveal shift conditions and typological features of Deang language.
Wh-N; Noun; Verb; Shift
H264
A
1008-9128(2017)02-0044-03
10.13963/j.cnki.hhuxb.2017.02.011
2014年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德昂族語言類型特征及普遍語法現(xiàn)象研究(2014YB083)。
趙云梅(1972-),女,云南保山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語言類型學、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