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之女神
一場相親飯接近尾聲。這對男女的相貌和條件都很普通,也沒什么共同愛好和聊得到一起的話題,沒有任何人產(chǎn)生“啊這就是真命天子/天女!”的驚喜感,或是 “非抓住這條大魚”的急迫感。所以在這頓飯里,翻來覆去說的就是那些打哈哈的內容,一度出現(xiàn)冷場。男方打了幾次哈欠,女方一直在玩手機。終于服務生遞上賬單,這時,有那么一兩秒,這個一直情緒平靜,甚至有點低落的無神論男人,突然對面前這個沒啥感覺,甚至有點失望的女性,產(chǎn)生了非常熾烈的,宗教式的期待:啊!請你!請你說出來吧!只愿你是那大慈大悲,深知男人疾苦的女菩薩,能輕啟朱唇,說出那句相親界男人最渴望聽到的六字真言:“我們AA制吧”!我切切地請你說出來吧!
但對面那位女性的女性究竟是不是菩薩,基本全看運氣。但一般來說,她不當菩薩的可能性比較大——男權社會普遍認為男性應該是更有錢的那一方,相親時大家也大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來捉對的。在付費時,更有錢的那一方理論上就是應該多出錢。這是一種古老的“能者多勞,富者多pay”的觀念。加上在我們這個講面子的國度,男性的付費能力還和面子這個天大的事情掛了鉤,最后“男人必須付賬”成了一種有關臉面的社會習俗。一個男人要敢主動提出AA制,基本是在挑戰(zhàn)他二三十年接受的面子觀,難度頗大。好,現(xiàn)在問題來了:丟掉面子意識,想通面子不重要錢包更重要,事情就解決了么?別那么樂觀。
一般來說,在所有相親過程中,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男方一般都在努力展現(xiàn)兩件事:1.經(jīng)濟實力佳,2.對女性體貼。心理學上有個東西叫一致性,意思就是只要不是太神經(jīng)的人,總是努力表現(xiàn)出連貫性的,一致性的言行。比如你一直宣稱自己多愛國,然后別人問你:白讓你移民美國還送套房,干不干?這個時候就是你再心動,嘴上也會扭捏著說“這個這個嘛”。你教育了兒子一小時要孝順要禮貌,這時你的煙鬼老爹抽著煙走過,你也不會張口就罵“老頭你再抽都要肺癌了”,至少言語上會客氣點。同樣,等你繃了兩三個小時的多金體貼男形象,卻在看到賬單那一刻想變身嚴監(jiān)生時,你的意識會很快發(fā)現(xiàn)嚴監(jiān)生和多金體貼男太不一致了,然后立刻筑起防御大壩,盡可能讓你扭捏,猶豫,難受,延長你的決策時間。一致性的力量沒有大到能改變你對一件事物的看法,你還是會覺得掏錢很痛苦,但它會讓“向她提出AA制吧”這個沖動難產(chǎn):大部分人的某項沖動僅僅只需要猶豫上兩三秒鐘,就有很大的可能放棄了。所以你看,男人要開口AA,先得過一個長線的坎不說(滅掉多年的面子觀),還得過一個短線的坎(滅掉臨場時的一致性防御大壩),實在是困難重重。
那有沒有斗爭成功經(jīng)驗呢?也有,有個新聞,說南京一男子相親無果,要女方付40元餐費中的30元,因為“女方吃得比較多”。我們不認識這位男子,不知道他花了多長時間來沖破長線的面子觀,但從該事情的報道中,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有遭受一致性的阻擊:因為他從一開始,壓根兒就沒作多金體貼男狀:他選了快餐店作為約會地點,好像現(xiàn)在中學生都不這么做了;只點了40塊錢的東西,這個價格在西餐館甚至不夠買杯茶;一聽到女方還有孩子學費什么的要負擔立刻就決定不談了。準確地說,他的一致性倒表現(xiàn)得非常完美:從一開頭就很節(jié)省,到最后付賬時表現(xiàn)得很摳,順暢連貫。要他在付賬時大方買單,反而才要開動一致性防御系統(tǒng)。也就是說,要降低提出AA制時的心理壓力,你不妨效仿這位老伯,從一開始就表現(xiàn)得窮一點,摳一點,這樣才能毫無掛礙地貫穿始終——但按照今天的相親市場行情,我很懷疑你真這么做了,會把本來就不高的相親成功率降得更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