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愛的堅守:慈善,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公益慈善已經(jīng)融入人們的意識、習慣,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內(nèi)容,一種方式,公益慈善就會成為人的一種精神追求,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我慈善,我快樂,將成為一種現(xiàn)代生活觀念。 ——湯崇雁
在英國戴德姆居住的時候,她在網(wǎng)上參與了旨在救助中國鄉(xiāng)村貧困學生的“野火行動”,這也是湯崇雁慈善之旅的起點?!耙盎鹦袆印痹趹艨h共資助了60名小學生和5名高中生,其中湯崇雁一個人就資助了3名高中生,并且一直堅持資助到孩子走上工作崗位。
身在海外,心系國內(nèi)貧困學子。熱心的湯崇雁一直牽掛著她曾資助的孩子們。2006年,湯崇雁全家搬回中國居住。2010年9月,網(wǎng)上傳出的一段《女兒,我做牛做馬培養(yǎng)你》的視頻喚起了湯崇雁心中無邊的愛。視頻中的女孩來自貴州山區(qū),名叫劉燕芝,出生3天時被遺棄。3年后,養(yǎng)父病逝,養(yǎng)母攜燕芝改嫁。12年后,養(yǎng)母不幸去世,家庭再陷絕境。鏡頭前劉燕芝一聲“我不想去打工,我要努力學習”的呼喊令人揪心。
看完這段視頻,湯崇雁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聯(lián)系上這個女孩,給她幫助。在與劉燕芝所在學校取得聯(lián)系后,湯崇雁和燕芝通了電話,她告訴她專心讀書,爭取學有所成,不要再擔心學費和餐費。懂事的燕芝在電話那頭含著熱淚說:“阿姨,我保證,我會的?!痹谏钌希瑴缪愀窍衲赣H一樣關(guān)心著燕芝生活的點滴。天氣轉(zhuǎn)涼的時候,湯崇雁給她們一家人寄了大量的棉衣,暑假的時候,她為燕芝找了勤工儉學的職位,鼓勵燕芝鍛煉自我。
在貴州山區(qū),像劉燕芝這樣因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還很多。湯崇雁的愛不僅僅要給予劉燕芝一個人,她要給予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隨后,湯崇雁與丈夫一起前往貴州大山深處,走訪當?shù)刎毨Ъ彝?,并決定資助三名貧困學生。從那時起,湯崇雁的愛心助學之路從蘇州延伸至貴州、云南、四川、山東等地。
為了幫助更多人,湯崇雁發(fā)起了“微信公益”,讓愛心正能量在社會輻射擴大?,F(xiàn)在,微信慈善成為湯崇雁最重要的募捐宣傳方式。她微信圈上有2552位聯(lián)系人。她說里面大概有十分之一的人會支持自己的行為。每次募捐前,她會自己先捐,再去影響別人。
在微信圈里的湯崇雁,像新聞播報一樣,把每天的想法、自己的喜怒哀樂、慈善活動及進展、被助學孩子的情況等等,以大量相片與文字的形式發(fā)放在朋友圈上,力圖取得微信圈上公眾的信服與支持,做有號召力的慈善人物。
2014年1月,為山東章丘下屬村落的200 多戶孤寡殘障的老人們籌集御寒衣物,短短的3小時,通過微信救助倡議,200多件波司登的羽絨服全部被認購。之后,為了讓愛心精準到達,湯崇雁和丈夫親自驅(qū)車一路顛簸來到大庫土村,將這些羽絨服送給老人們?!叭绻麤]去過現(xiàn)場,真的難以體會當時的心情。”湯崇雁說,當她為一位80多歲的老人穿上羽絨服,并將拉鏈拉好時,雖然語言不通,然而,老人卻用她那蒼老的雙手,緊緊地抓住她的手,久久地不肯放開。之后,湯崇雁多次通過微公益,聯(lián)手愛心朋友們?yōu)樾枰獛椭嘶I集善款。
湯崇雁說,蘇州是一座很有愛心的城市,不缺少愛心人士。多年熱心于公益,湯崇雁越來越迫切地感受到建立愛心橋梁的重要作用。2015年,湯崇雁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發(fā)起成立了湯媽媽公益慈善中心”,重點關(guān)注兒童救助、兒童教育、兒童成長等方面的慈善工作。2016年9月,為解決貧困山區(qū)安全飲水問題籌集善款,“湯媽媽公益慈善中心”借助騰訊公益平臺,發(fā)布“思源安全飲水”項目活動。項目成立至今,共發(fā)起公益活動45次,其中包含宣傳,愛心義賣,公益課堂進校園,慈善音樂會等,成功籌得30多萬元。未來3至5年,這些善款將幫助4500位孩子安全飲水。
愛需要一個支點。對湯崇雁來說,這個支點就是她的家庭。湯崇雁說:“一家人攜手并行,我們的愛心路走得很開心。”丈夫始終用博大胸懷、無私愛心包容、幫助著妻子。每次湯崇雁要去貴州、山東等地走訪貧困家庭,John都要抽時間陪她前往。在蘇州,湯崇雁要去市慈善總會送定向捐助款,John就當她的司機,將她安全送達。湯崇雁有時為貧困家庭的捐款金額犯愁時,John 也會自掏腰包,贊助一筆。
為了能到蘇州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進行英文支教,將純正的英語口語傳授給學生,John還和湯崇雁“雙雙”去北京外專局考試取得“TEFL”教師證。John還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上起了公益足球課。為了當好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的“足球老師”,約翰不僅認真?zhèn)湔n、購買專業(yè)足球示教板,還多次赴英國參加考試,獲得了國際足球?qū)W聯(lián)FIFA的二級教練證書。
在湯崇雁的言傳聲教之下,湯崇雁的女兒湯燕妮、兒子湯杰克現(xiàn)在也是她慈善路上最忠實的擁護者。他們常常會拿出自己的零用錢或獎學金來幫助困難的人。從2010年起,湯崇雁一家在蘇州市慈善總會設(shè)立了四個人冠名愛心基金。除此之外,湯崇雁全家還經(jīng)常參加社區(qū)慈善晚會、德威學校晚宴、福利院六一演出等類義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