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
在高考中,電學實驗考查的非常靈活,特別是將定值電阻載入考題中,學生感覺更是難上加難.為此將定值電阻在電學實驗中的作用進行歸納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限流保護電路作用
例1從所給器材中選出適當?shù)膶嶒炂鞑模O計一電路來測量電流表A1的內阻r1.要求方法簡捷,有盡可能高的測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組數(shù)據.
電流表A1(量程10 mA,內阻r1待測約40 Ω);電流表A2(量程500μA,內阻r2=750 Ω);電壓表V(量程10V,內阻10kΩ);電阻R1(阻值約為100Ω);滑動變阻器R2(總阻值約50Ω);電池E(電動勢1.5V,內阻很?。?;開關S及導線若干.
(1)畫出電路圖,并標明所用器材的代號.
(2)若選測量數(shù)據中的一組數(shù)據計算電阻r1,則所用的表達式r1=,式中各符號的意義是.
解析(1)電流表A1既是待測電阻,也是待測儀表,能顯示出通過自身的電流大小,故只需測出其兩端的電壓.當A1滿偏時,兩端的電壓約為Igr1=0.4 V.所以用電壓表V直接測量,電壓表指針的偏轉不到量程的二十分之一,測量誤差太大,不符合“盡可能高的測量精度”的要求.電流表A2的內阻是準確已知的,滿偏時其兩端電壓為0.375V,與電流表A1的滿偏電壓差不多,所以可以將電流表A2與電流表A1并聯(lián),根據A2的讀數(shù)I2求出A1兩端的電壓I2r2.估算A1、A2近滿偏時回路的電阻應為EIA1=150 Ω.所以要使電路工
作安全正常,應將電阻R1與A1、A2串聯(lián)起來,從而限制圖1通過A1、A2的電流,使其不超過量程,電阻R1起到限流保護電路的作用.滑動變阻器若可采用限流式接法,對電流的調節(jié)范圍約為最大值的三分之一,比分壓式接法的調節(jié)范圍小.故電路的設計為圖1所示.
(2)計算r1的表達式r1=I2r2I1.式中I2通過電流表A2的電流,r2為電流表A2的內阻,I1為通過電流表A1的電流.
點評定值電阻在此題中起到了限流保護電路的作用.
二、充當電流表的作用
例2圖2為測量電壓表V內阻r的電路原理圖.圖中兩個固定電阻R1、R2的阻值均為R,S1、S2是開關,E是電源(內阻可忽略).
(1)按電路原理圖將圖3中的實物圖連線;
(2)開關S1保持斷開,合上開關S2,此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U1;再合上開關S1,電壓表的讀數(shù)變?yōu)閁2,電壓表內阻r=(用U1、U2和R表示).
解析(1)實物圖連線如圖4所示.
(2)開關S1保持斷開時,E-U1R=U1RrR+r,合上開關S1,則E=U2,解得r=U1RU2-2U1.
點評電路中的R1充當電流表的作用.
三、充當電壓表的作用
例3某學習小組為了測量一電阻Rx(約為300Ω),現(xiàn)有下列器材.電流表
A1(0~5 mA的理想電表);電源E:干電池(1.5V);電壓表V(量程為10V,內阻約為3kΩ);電流表A2(0~10mA,內阻約100Ω);定值電阻R1:阻值為300 Ω;定值電阻R2:阻值為10 Ω;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為1000 Ω;滑動變阻器R4:最大阻值為20 Ω;開關S、導線若干.
(1)定值電阻應選,滑動變阻器應選.(填寫器材字母符號)
(2)畫出設計的實驗電路圖.
(3)用已知的量和實驗中測得的量表示待測電阻Rx=.
解析(1)量程為10 V的電壓表量程太大,不能用,分析可知Rx需與A1串聯(lián),串聯(lián)后與定值電阻并聯(lián),用A2測并聯(lián)后的總電流,待測電阻Rx兩端的最大電壓約為U=5×10-3×300 V=1.5 V,若兩電流表均滿偏,則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為5 mA,所以定值電阻的阻值約為300Ω,定值電阻選R1;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太大,不便于操作,因此應選用R4,采用分壓式接法接入電路.
(2)實驗電路如圖5所示.
(3)若某次測量中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I1,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I2,由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可知Rx=I2-I1I1R1
點評此題中的定值電阻R1起到了測電壓的作用.
四、分壓限流作用
例4某學習小組為測量一銅芯電線的電阻率,他們截取了一段電線,用米尺測出其長度為L,用螺旋測微器測得其直徑為D,用多用電表測得其電阻值約為2 Ω,為提高測量的精度,該小組的人員從下列器材中挑選了一些元件,設計了一個電路,重新測量這段導線(用Rx表示)的電阻.
A.電源E(電動勢為3.0 V,內阻不計);
B.電壓表V1(量程為0~3.0 V,內阻約為
2 kΩ);
C.電壓表V2(量程為0~15.0 V,內阻約為6 kΩ);
D.電流表A1(量程為0~0.6 A,內阻約為1 Ω);E.電流表A2(量程為0~3.0 A,內阻約為0.1 Ω);
F.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額定電流2.0 A);
G.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1 kΩ,額定電流1.0 A);
H.定值電阻R0(阻值為3Ω);
I.開關S一個,導線若干
(1)實驗時電壓表選,電流表選,滑動變阻器選.(只填代號)
(2)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請你為該實驗小組設計電路圖,并畫在方框中.
解析由題意可知:電源電動勢為3.0 V,故電壓表應選V1(量程為0~3.0 V,內阻約為2 kΩ)即可,通過電線的最大電流約為I=1.5 A,故電流表A2 (量程為0~3.0 A,內阻約為0.1 Ω)不合適.現(xiàn)在只能暫時選擇電流表A1 (量程為0~0.6 A,內阻約為1 Ω),但其量程又偏小故不能直接使用.待測電線電阻較小,故電流表應采用外接法,為保證電路及電流表A1的安全,待測電阻Rx應串聯(lián)一個保護電阻R0,電路設計圖如圖6示,此時定值電阻R0對于待測電阻Rx而言,起到限流分壓的作用,同時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讓電流表A1正常工作,所以電壓表應選B,電流表應選D,滑動變阻器應選F.
點評此題中的定值電阻起到了分壓限流的作用.
五、擴充量程的作用
例5現(xiàn)要測量一個未知電阻Rx的阻值,除Rx外可用的器材有:
多用電表(僅可使用歐姆擋);一個電池組E
(電動勢6 V);一個滑動變阻器R(0~20 Ω,額定電流1 A);兩個相同的電流表G(內阻Rg=1000Ω,滿偏電流Ig=100μA);兩個標準電阻(R1=29000Ω,R2=0.1Ω);一個電鍵S、導線若干.
①為了設計電路,先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粗測未知電阻,采用“×10”擋,調零后測量該電阻,發(fā)現(xiàn)指針偏轉非常大,最后幾乎緊挨滿偏刻度停下來,下列判斷和做法正確的是(填字母代號).
A.這個電阻阻值很小,估計只有幾歐姆
B.這個電阻阻值很大,估計有幾千歐姆
C.如需進一步測量可換“×1”擋,調零后測量
D.如需進一步測量可換“×1k”擋,調零后測量
②根據粗測的判斷,設計一個測量電路,要求測量盡量準確并使電路能耗較小,畫出實驗電路圖,并將各元件字母代碼標在元件的符號旁.
解析①因為電表指針幾乎滿偏,故可知所測電阻很小,只有幾歐姆,所以選項A正確、B錯誤;根據歐姆表的特點,若要進一步精確測量,應換用小倍率,并進行歐姆調零,所以選項C正確 、D錯誤;故選AC.
②根據伏安法測電阻原理和串、并聯(lián)電路規(guī)律,可將一個電流表串聯(lián)電阻R1后測量電壓,另一個電流表并聯(lián)R2后測量電流,題目要求能耗較小,故變阻器采用限流式,所以電路設計如圖7所示:
點評R1、R2在此題中分別起到了擴大電壓表、電流表量程的作用.
六、增大電源內阻方便處理數(shù)據的作用
例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測定一塊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電阻r.
(1)先直接用多用表測定該電池電動勢,在操作無誤的情況下,多用表表盤示數(shù)如圖8所示,其示數(shù)為V.
(2)然后,用電壓表V、電阻箱R、定值電阻R0、開關S、若干導線和該電池組成電路,測定該電池電動勢.
Ⅰ.在圖10中,根據電路圖9,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
實物圖連接成完整電路.
Ⅱ.閉合開關S,調整電阻箱阻值R,讀出電壓表V相應示數(shù)U.該學習小組測出大量數(shù)據,分析篩選出下表所示的R、U數(shù)據,并計算出相應的1/R與1/U的值.請用表中數(shù)據在圖11坐標紙上描點,并作出1/U-1/R圖線.
R(Ω)166.771.450.033.325.020.0
U(V)8.35.94.84.23.22.9
1/R(×10-2Ω-1)0.601.402.003.004.005.00
1/U(V-1)0.120.170.210.240.310.35
Ⅲ.從圖線中可求得待測電池電動勢E=V,r=Ω.
解析(1)由圖可知,其示數(shù)為9.40 V
(2)Ⅰ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圖如圖12所示,電壓表測電阻箱的電壓,電池組電動
勢約為9.40 V,故電壓表選擇15 V的量程.Ⅱ根據上表所示實驗數(shù)據,在坐標系中描出對應的點,然后根據坐標系中的點做直線,做出1/U-1/R圖線,如圖13所示.
Ⅲ.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U+UR(R0+r),化簡得1U=R0+rE·1R+1E,則圖象的斜率為R0+rE,圖象與縱軸的截距為1E,由圖象可得R0+rE=48Ω,1E=0.10 V-1,解得E=10.5 V;r=48-40=8Ω.
點評本題中的定值電阻相當于增加了電源的內阻,使得做1/U-1/R圖線的斜率增大,方便作圖,方便讀數(shù).
(收稿日期: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