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鋒, 馮麗, 武洛洛
(1.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qū)解放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河南 安陽 455000;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河南 鄭州 450002)
梁氏三合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體會
梁景鋒1, 馮麗1, 武洛洛2
(1.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qū)解放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河南 安陽 455000;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河南 鄭州 450002)
筆者創(chuàng)梁氏三合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取得良好效果,介紹如下。
IBS屬中醫(yī)“泄瀉”范疇。多為飲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感受外邪,脾胃虛弱所致。主要病機為脾虛濕盛。脾虛無以運化升清,水道不通則濕滯胃腸。同時濕邪遏于中焦影響氣機的運化,久病情志郁結(jié),肝氣不舒,滯而不通。泄瀉遷延日久,濕邪入里,困厄脾陽,久及于腎,腎陽不足則命門火衰,無以溫煦蒸化水濕,腎氣固攝無權也致腸道不固,清濁不分。
理氣溫陽,健脾化濕。自擬創(chuàng)梁氏為脾瀉丸、葛根芩連湯、痛瀉要方加減而成。藥用炒白術20g,白茯苓15g,小茴香9g,肉豆蔻9g,補骨脂12g,木香9g,葛根10g,黃芩6g,黃連6g,陳皮10g,防風12g,炒白芍12g,炙甘草6g。上焦熱盛者,乃虛火上炎、水不制火所致,可重用黃芩15g、黃連12g;五更瀉明顯者,乃腎陽虧虛,去黃連加吳茱萸12g;困倦乏力甚者,加黃芪30g;納差、痞滿甚者,重用木香15g,加焦三仙各9g。方中小茴香、肉豆蔻、補骨脂補腎助陽、補火生土,葛根、黃芩、黃連清利里熱、解肌散邪,炒白術、防風、陳皮、白芍、白茯苓祛濕止瀉、調(diào)和肝脾、補脾柔肝,木香、白芍、白術健脾益氣。
翟某,男,61歲。反復泄瀉2年余,大便1日2次、重時1日3~5次,便前下腹隱隱作痛,腸鳴即瀉,窘迫難忍,便后腹痛可緩,受涼、飲食生冷后或情緒波動后加重。曾用中、西藥治療療效欠佳。納呆乏力,體倦神疲,手腳冰冷,喜溫惡寒,時有腰膝酸軟,稍煩躁,舌淡苔白,脈濡細。西醫(yī)診為腹瀉型IBS。中醫(yī)診為久泄,脾腎陽虛型。治以理氣溫陽,健脾化濕。給予梁氏三合湯7劑,水煎100mL,早晚溫服。1周后納食好轉(zhuǎn),腹瀉前疼痛減輕,里急后重感緩解。守上方繼服20劑,癥狀消失,后未再來診。
治療脾腎陽虛型腹瀉型IBS,應補腎陽以溫脾陽,健脾氣以瀉濕濁,疏肝氣暢情志以扶脾土,三者兼顧才能取得較好效果。腎陽虛為本,虛則不受補,易引動相火,使虛火上炎,成上熱下寒之象,故治療時應加清熱之品,可收到滿意療效。
R249.7
B
1004-2814(2017)08-0989-01
2017-03-11
武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