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431600湖北省漢川市人民醫(yī)院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劉芳
431600湖北省漢川市人民醫(yī)院
目的:探討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應用持續(xù)質量改進(CQI)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需靜脈留置針穿刺患兒7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采用CQI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針眼感染、導管堵塞、靜脈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穿刺一次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應用CQI的臨床效果顯著。
穿刺;靜脈;持續(xù)質量改進
靜脈留置針可有效避免小兒受到反復穿刺造成的損傷,并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護理人員工作負擔減輕,而隨著我國各個醫(yī)院條件的逐漸進步,被臨床廣泛應用,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優(yōu)點,臨床輸液效果較好,但是,由于小兒是臨床上的特殊群體,身體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還不足,因此,在該治療過程中需要有效的護理措施,從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因此,本文通過對照研究的方式,探討CQI的臨床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需要靜脈留置針穿刺患兒74例,患兒、家屬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均符合《靜脈留置針穿刺的診治標準》[1],排除精神及認知存在障礙的患者。隨機將74例患兒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男18例,女19例,體重10~24 kg、平均(13.26±0.72) kg,年齡0.7~7歲,平均(4.26±0.36)歲;觀察組男20例,女17例,體重10.5~24 kg,平均(13.28±0.75)kg,年齡0.7~7歲,平均(4.38±0.32)歲;將兩組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臨床對比性。
方法:對照組給予患兒及家屬心理護理、預防感染、營養(yǎng)支持等方面的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則給予患兒CQI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記錄分析影響護理質量的問題:通過收集以往臨床上靜脈留置針穿刺患兒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通過分析,總結,具有對策性、針對性地預防問題的發(fā)生,從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主要來源于護理人員、患兒自身與環(huán)境3個方面,因此,制定以下改進措施[2]:①患兒本身[3]:由于患兒在治療中,往往對醫(yī)生、護理人員、穿刺用具存在恐懼感,容易出現(xiàn)亂動與哭鬧的情況,從而對治療過程的順利實施造成影響,而解決該問題的關鍵點在于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地與患兒交流,可以找尋兒童喜歡的話題,逗其開心,拉近距離感,并給予患兒鼓勵與勇氣。②護理人員因素:醫(yī)院可定期安排護理人員培訓,提高其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并培訓其與患兒和家屬之間的溝通方式與技巧,善用語言,為護理人員講述出現(xiàn)護理質量問題,不僅僅容易導致醫(yī)療糾紛,影響醫(yī)院名譽,并且,還會增加患兒治療痛苦,不利于疾病治療,增強工作責任心。③環(huán)境因素[4]:護理人員應該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安靜,為患兒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并控制好醫(yī)院溫度及光線,因為,溫度過高,可能會導致穿刺處出現(xiàn)汗液,容易出現(xiàn)滑脫的情況,影響穿刺成功率,并且固定效果不佳,光線不佳,會影響選取血管和穿刺位置的正確[5]。
觀察指標:觀察和記錄靜脈留置針穿刺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并記錄每例患兒穿刺次數,探討穿刺成功率;為每例患兒家屬發(fā)放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標準,非常滿意:90~100分,一般滿意:75~89分,部分滿意:60~74分,不滿意:<60分。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前者描述應用(±s),用t檢驗,后者描述應用n(%),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與穿刺成功率對比[n(%)]
觀察組針眼感染、導管堵塞、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均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穿刺一次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2.13± 2.01)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2.13±2.13)分,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23.656 6,P=0.000 0),見表1。
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增長,人們自我健康意識與法律意識的逐漸增強,再加上小兒存在特殊性,臨床護理質量不過關非常容易導致醫(yī)療糾紛,還對患兒臨床治療進度與療效造成影響。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所采用的CQI是臨床上的一種經典管理工具[6],在傳統(tǒng)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增強了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管控情況,本文研究中觀察組通過分析、總結,發(fā)現(xiàn)護理質量問題的發(fā)生與護理人員、患兒本身及環(huán)境三方面的因素有關,因此,給予患兒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結果顯示,觀察組穿刺成功率高達94.59%,明顯比對照組的83.78%高(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管理工具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減輕患兒治療痛苦,而觀察組家長護理滿意度評估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CQI更加符合家屬對于護理的要求,使患兒得到更加有效的服務,表明CQI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應用持續(xù)質量改進護理管理,臨床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與家長護理滿意度,使患兒得到更好的治療,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周冰.持續(xù)質量改進(CQI)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6):79-83.
[2]邢齊寧,劉麗,王文,等.CQI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實施體會[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3,36(3):211-214.
[3] 成娟.持續(xù)質量改進(CQI)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 (58):222-223.
[4] 汪子鈺,楊玉瓊,屈慧婷,等.持續(xù)質量改進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置管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3):438-440.
[5] 盧世敏.持續(xù)質量改進(CQI)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實施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6,29(13):306-307.
[6] 董亞會.持續(xù)質量改進在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其實施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94):367.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pediatric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nursing management
Liu F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chuan City,Hubei Province 4316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in pediatric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7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QI care.We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needle infection,catheter obstruction,phlebitis inci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punctu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QI in pediatric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nursing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
Puncture;Vein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