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錄,廖紹明,劉永紅
(1.周至縣厚畛子林場,陜西 周至 710409; 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林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周至落葉松良種基地經營管理技術
蔡小錄1,廖紹明1,劉永紅2,*
(1.周至縣厚畛子林場,陜西 周至 710409; 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林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針對周至落葉松良種基地存在的母樹結實率低、種子質量不高、病蟲害嚴重等主要問題,提出了包括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等土壤管理技術,包括修剪疏枝、截頂、環(huán)割/環(huán)剝等樹體管理技術,去劣疏伐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和花粉管理技術。
落葉松;種子園;問題;管理技術
落葉松(Larixkaempferi)是松科落葉松屬喬木,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陜西秦嶺等地,既是我國北方和山地寒溫帶氣候條件下最主要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針葉樹種,也是優(yōu)良園林綠化樹種。樹勢高大挺拔,冠形美觀,喜光耐寒,適應性強,對土壤水分和土壤養(yǎng)分條件的適應范圍很廣;木材堅實,抗壓耐腐朽,木材工藝價值高。由于生產用種量大,商品用種子大多未經遺傳改良,往往造成苗木成活率低、樹木生長良莠不齊,林地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林木良種基地的遺傳材料經過技術選擇,生產的種子比一般商品種子遺傳增益更大,質量更好。通過建立落葉松良種基地,為生產提供優(yōu)質遺傳改良的種子,是提高落葉松林業(yè)生產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周至縣厚畛子落葉松良種基地始建于1988年,面積471 hm2,收集有落葉松優(yōu)樹材料286份,先后經過兩期工程建設,于2009年被國家林業(yè)局確定為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與利用,現在也出現了母樹不結實、病蟲害嚴重等主要問題,對此我們提出了解決和改進方法。
1.1 基本地理概況
周至落葉松良種基地在周至縣厚畛子林場境內,由厚畛子林場經營和管理的一個國家級良種基地,基地總面積812 hm2,其中落葉松良種基地471 hm2。基地位于陜西秦嶺林區(qū),平均海拔1 500 m,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6.4~8.4 ℃,極端最高氣溫29.7 ℃,極端最低氣溫-19 ℃,≥10 ℃的活動積溫2 500 ℃,無霜期150 d,年均降水量1 000 mm左右,多集中在7-9月,基地土壤以棕壤為主,土層厚度30~80 cm,質地松散,腐殖質含量高,通透性良好,特別適合于落葉松的生長。
1.2 基地建設的基本概況
周至縣厚畛子良種基地的主要樹種為油松和落葉松,其中落葉松子代測定林5 hm2,種子園22 hm2,母樹林444 hm2。其材料來源是基于20世紀80年代落葉松種源試驗結果,在優(yōu)良種源區(qū)選擇優(yōu)良林分,再從優(yōu)良林分中選擇優(yōu)良單株,通過采集優(yōu)樹單株種子繁育家系苗木而建成。材料主要來自于遼寧的桓仁、清源等地的優(yōu)良種源區(qū)的日本落葉松優(yōu)樹。1999年初步完成了落葉松實生種子園、子代測定林和采種母樹林的基地建設任務。
良種基地的經營管理技術是良種基地能夠健康發(fā)展和發(fā)揮良種效益的重要手段。針對周至落葉松良種基地母樹不結實、病蟲害嚴重等主要問題,應從開展良種基地經營和管理等方面開展相關技術改良工作,促進良種基地不斷提高良種效益。
2.1 土壤管理技術
2.1.1 中耕除草 土壤是母樹生長的基礎,是養(yǎng)分和水分的載體和源泉。落葉松良種基地母樹株行距較大,林地較為裸露,雜草和雜灌常常滿地叢生,與良種母樹爭肥爭水,勢必影響母樹的生長和開花結實。因此,每年要對落葉松母樹進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以利于根系生長。也可在6-7月份,距樹干0.5~2 m范圍內對土壤進行深翻,做到深壓綠肥,疏松土壤,以增強蓄水保墑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根系延伸。
2.1.2 水肥管理 影響落葉松結實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土壤肥力。已有研究表明,加強土壤水肥管理,對促進落葉松母樹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提早落葉松開花結實、提高種子遺傳品質,減少大小年,增加結實量是有很好的效果[1-2]。落葉松種子園施肥,應按不同發(fā)育階段使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周至落葉松良種基地,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母樹營養(yǎng)生長過旺,擬制了生殖生長,致使母樹不開花結實。因此在施肥時,應以有機肥或磷鉀肥為主,少施或不施氮肥,促使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促進落葉松母樹開花和結實。在干旱季節(jié),還應該適時澆水灌溉,保證母樹生長所需水分。
2.2 樹體管理技術
樹體管理是落葉松良種基地經營管理的又一個主要技術手段,主要是對母樹進行適當的整形修剪,包括疏枝、截頂和環(huán)割等環(huán)節(jié)。研究表明,整形修剪可以使母樹形成合理冠形,改善樹冠內部通風透光,促進母樹結實,并能克服母樹結實的大小年現象,顯著提升種子的品質等[3-5]。
2.2.1 修剪疏枝 落葉松修剪疏枝主要是通過修剪母樹樹體上的病、弱、殘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調節(jié)生長與結實的關系,達到促進母樹開花結實的目的。落葉松的修剪一般在落葉后發(fā)芽前都可進行。樹形要因勢修剪,隨枝造形,根據母樹自然形成的基本骨架結構及樹形,采用短截、疏枝等方法使側枝開張,受光充分。剪除生長和勢強的主枝枝梢,疏剪側枝,調節(jié)平衡主枝的生長,促進開花結實。
2.2.2 截頂 截頂可以打破落葉松母樹生長的頂端優(yōu)勢,不僅促進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而且促進母樹樹冠外向發(fā)展,增強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實,而且方便采種。針對周至良種基地落葉松母樹樹勢生長過旺、不結實問題,可采取截頂、促進其開花結實的方法。落葉松截頂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進行,截頂的對象一般是樹體高大、樹勢旺盛、不結實或結實能力下降的母樹,截去部分以樹高1/4~1/3為宜。已有研究表明,截頂對促進落葉松母樹開花結實效果十分明顯,而且持續(xù)時間長。
2.2.3 環(huán)割技術 環(huán)割或環(huán)剝是解決母樹營養(yǎng)生長過盛、不結實的另一個重要技術手段。環(huán)割/環(huán)剝技術在園藝、林業(yè)生產上應用十分廣泛,其對促進母樹結實的效果十分顯著。對華北落葉松的研究表明,環(huán)割對促進華北落葉松種子產量可提高近2倍以上[8]。由于環(huán)割/環(huán)剝是對樹體的人為損傷,技術性強,操作不當都會造成母樹樹勢衰弱而死亡。因此實施環(huán)割技術措施時,應格外小心,嚴格技術操作。
落葉松環(huán)割/環(huán)剝一般應在花芽分化前的1個月左右進行,由于各地的物候不同,所以花芽分化時間也各不同。周至良種基地的落葉松一般在7月左右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所以環(huán)割/環(huán)剝時間以5月底6月初最好。
采用環(huán)割時,用小鋼鋸片或鋒利刀具,在母樹主干上環(huán)割1~2圈,圈距2~6 cm,深度至木質部即可。環(huán)剝時應留一個不完全的封閉剝口,禁止封閉環(huán)剝;環(huán)剝寬度應掌握在1~3 cm之間,深度亦恰至木質部;剝環(huán)間距30~50 cm;環(huán)剝開口部位應留在樹干不同方向,使營養(yǎng)物質呈“S”形軌道輸送,延滯營養(yǎng)向根系傳送,以促進母樹的開花結實。
2.3 去劣疏伐
去劣疏伐也是提高良種基地良種遺傳品質、促進良種母樹結實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落葉松母樹林郁閉以后,林內通風透光性差,母樹間互相競爭,母樹生長受到擬制。通過去劣疏伐不但可以使保留母樹得到充分光照,有利于開花結實,而且還保留了優(yōu)良母樹的遺傳基因,提高了種子的遺傳品質。
對于種子園的去劣疏伐,應基于子代林的測定結果。周至落葉松良種基地在營建種子園初期,就已營建了子代測定林。種子園郁閉以后就可根據子代林測定結果,對種子園內品質差、長期不結實的母樹全部進行疏伐,改善種子園光照條件,增加有效結實面積,提高種子園產量和質量。
2.4 花粉管理技術
輔助授粉是提高落葉松種子園產量的又一措施。在落葉松建園初期,由于花粉量少,人工授粉可以促進早結實,并提高種子的產量和質量。由于良種基地落葉松家系來源的不同,雌雄花會出現花期不遇現象,花期也受氣候影響比較大。已有研究表明,落葉松種子園授粉不足是影響落葉松種子園產量的又一主要因素。
日本落葉松種子園人工輔助授粉研究表明,人工輔助授粉能夠促進花粉粒的飄移,增大種子園內樹冠層的花粉密度,提高雜交授粉率,從而提高園內種子的產量和質量。
2.5 病蟲害防治技術
落葉松病蟲害也常常影響落葉松基地良種產量和質量。早期落葉病、松毛蟲和葉峰等是落葉松良種基地的主要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不但影響母樹生長,還常會造成種子絕收。
早期落葉病,常常會造成落葉松母樹的提前落葉,嚴重影響母樹結實和生長,甚至會造成植株死亡。每年6-7月是病菌子囊孢子擴散高峰期,可用50%的多菌靈800~1 000倍液噴霧,或采用多菌靈煙劑15 kg· hm-2防治,連防2次。
落葉松松毛蟲主要危害落葉松針葉,嚴重影響母樹的光合和生長。松毛蟲幼蟲防治可噴施松毛蟲桿菌;成蟲可借助黑光燈來進行誘殺,也可利用鳥類,借助食物鏈方式殺死害蟲。
葉蜂幼蟲常常危害落葉松葉片,成蟲產卵時刺傷嫩梢皮層,致使枝梢彎曲枯萎,嚴重影響樹木生長。葉蜂流動性強,應全防統(tǒng)防,確保防治效果。幼蟲期可噴灑0.5~1.5億孢子蘇云金桿菌進行生物防治,也可噴灑90%敵百蟲晶體或50%馬拉硫磷乳油2 000倍液進行化學防治。另外,要做好良種基地物候觀測和蟲情預報,確保病害蟲防治及時有效。
[1] 富裕華,朱初楔,張新波,等.華北落葉松種子園營建和經營管理技術[J].山西林業(yè)科技,1989(1):1-5.
[2] 田樹華,田關春,李廣玉,等.長白落葉松初級種子園經營技術的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1993(6):12-18,38.
[3] 劉利民,周長虹,李增利,等.疏枝對華北落葉松種子園結實的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15(1):38-40.
[4] 杜超群,許業(yè)洲,全永壽,等.日本落葉松種子園大齡母樹去頂修枝試驗初報[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2(5):22-23.
[5] 劉春利,袁德水,郭萬軍,等.華北落葉松不同修剪方式對新生枝條生長及雌花量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08,23(4):380-381.
[6] 周慶營,劉春利,袁德水,等.華北落葉松種子園強度疏伐對結實效果的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9(1):48-50.
[7] 趙文靜,田民,武德民,等.人工輔助授粉對華北落葉松幼年種子園結實母樹產量的影響[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4(1):13.
[8] 雷重起,馬春榮. 促進華北落葉松母樹林結實技術措施初探[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1(6):16-18.
Study 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Seed base ofLarixkaempferi
CAI Xiao-lu1,LIAO Shao-ming1, LIU Yong-hong2,*
(1.HouzhenziForestryfarmofZhouzhiCounty,Zhouzhi,Shaanxi710409; 2.CollegeofForestr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In light of the problems with seed tree ofLarixkaempferiregarding lower seed generation, low quality of seeds and severe pests and diseases, counterpar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weeding,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and post management including pruning, top cutting, girdling, and thinning and pest control as well as pollen management.
Larixkaempferi; seed orchard;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2016-01-10
國家林業(yè)局良種基地建設項目,陜林計發(fā)[2016]21號。
蔡小錄(1977-),男,陜西周至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經營管理。
S791.220.6
B
1001-2117(2017)01-0076-03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