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杰,郭志勇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 上海200433)
△通訊作者
中藥結合牽引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臨床療效
馬文杰,郭志勇△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 上海200433)
目的:探討中藥結合牽引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148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按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74例。兩組患者均給予患者牽引復位治療,研究組加用中藥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Oswestry與VSA的評分情況。結果:治療后對照組與研究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7%、91.9%。兩組患者的Oswestry與VSA評分均顯著降低。研究組較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腰椎壓縮性骨折臨床治療中,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法的使用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有助于促進患者痊愈,且安全性較高。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其致病因素較為復雜,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1]。中藥結合牽引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2]?,F(xiàn)將中藥結合牽引治療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14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均簽署 知情同意書。按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該14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74例。其中,對照組男42例,女32例,年齡為(23~57)歲,平均年齡為(41.8±3.5)歲;研究組男46例,女28例,年齡為(22~59)歲,平均年齡為(43.1±4.6)歲。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的差異不明顯(P>0.05)。
2 治療方法 均給予兩組患者單純牽引復位治療。設置牽引重量12 kg,一次15 min,1次/d,持續(xù)20 d。在此期間,可適當調整牽引力度。在復位成功后,應墊高患者胸腰部患椎棘,進行硬板床仰臥墊枕牽引,8周后下床活動。在患者癥狀改善后,先采用五點支撐法,進而采用三點支撐法,逐步加強腰背部功能鍛煉。
研究組在對照組此基礎上結合中藥治療。中藥內服:骨折初期,選用紅花、當歸各20 g,赤芍、秦艽、三七各12 g等以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在骨折中期,為補腎續(xù)骨、和營止痛, 選用乳香8 g,川續(xù)斷、千年健各12 g,杜仲18 g,骨碎補20 g,沒藥8 g; 骨折后期,為溫通經絡、補益肝腎,選用絡石藤、桂枝、伸筋草各12 g,桑寄生、肉蓯蓉各20 g,菟絲子、熟地、黃芪各10 g。每一階段的方藥均用水煎服,1劑/d,3次/d,連用2個月。
中藥外敷:將澤蘭、川烏、莪術、紅花、桂枝、川牛膝、大黃、透骨草各15 g 搗碎,并裝入2個布袋內縫好。然后在將其放入水中浸泡30 min ,后放入鍋內煮沸20~30 min,熨燙腰背部患處。1劑/d,一次40 min。
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評價效果。痊愈:患者骨折逐漸愈合,胸腰部功能逐漸恢復。好轉:患者骨折逐漸愈合,胸腰部功能大部分恢復。無效:患者骨折愈合情況不明顯,甚至胸腰部疼痛有加重的趨勢。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調查表)評分表(0%~100%)與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SA,Visual Analogy Scale)評分表(0~10分)對患者治療前后胸腰椎功能情況和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功能障礙程度與百分比呈正相關;VSA得分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
1 兩組患者治療比較情況 通過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痊愈、好轉、無效的患者分別為42例、14例、18例,總有效率為75.7%(56/74);研究組痊愈、好轉、無效的患者分別為60例、8例、6例,總有效率為91.9%(68/74)。 研究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Oswestry與VSA評分比較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功能障礙程度與疼痛程度的差異不明顯, 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Oswestry與VSA評分均顯著降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改善效果明顯較優(yōu),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 與對照組相比,#P<0.05
腰椎壓縮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骨科疾病,其發(fā)病因素較多,如交通事故、重物砸壓和高處墜落等,若不及時救治,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還可能造成患者肢體終身殘疾[3]。在腰椎壓縮性骨折臨床治療中,中醫(yī)牽引復位是目前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4],通過配合相關功能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祖國醫(yī)學認為腰椎壓縮性骨折后患者初期由于血溢脈外、血瘀阻滯等造成患者出血過多,疼痛加劇等臨床癥狀。在治療過程中應該根據(jù)患者的康復情況給予分期治療。在早期治療過程中給予以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湯藥口服為主,以緩解患者的疼痛臨床癥狀及體征,并促進后期骨的新生。中期治療應以補腎續(xù)骨、和營止痛;后期治療時需注意以固本培元、強筋壯骨,溫通經絡、補益肝腎為主。同時在治療過程中給予中藥外敷可輔助發(fā)揮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緩解疼痛、促進恢復肢體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與研究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7%、91.9%。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偏高,且改善效果明顯較優(yōu),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腰椎壓縮性骨折臨床治療中,中藥結合牽引治療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有助于促進患者痊愈,且安全性較高。
[1] 秦大平,張曉剛,宋 敏,等. 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治療研究進展[J].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7,32(2):679-684.
[2] 朱紅坤,敖朝霞,周密思.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80例[J]. 山東中醫(yī)雜志,2016,36(1):41-42.
[3] 葉尚松,李 紅,毛顯法,等. 自助垂直牽引整復聯(lián)合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研究[J]. 中醫(yī)藥導報,2016,23(10):86-89.
[4] 程永遠. 益腎補骨湯聯(lián)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臨床觀察[J]. 陜西中醫(yī),2017,38(1):76-78.
(收稿:2016-10-23)
骨折/中醫(yī)藥療法 牽引 續(xù)斷劑/治療應用
R683.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