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鳳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醫(yī)院藥劑科,河南 新鄉(xiāng)453003)
中藥飲片處方臨床用藥狀況分析
卓新鳳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醫(yī)院藥劑科,河南 新鄉(xiāng)453003)
中藥飲片是指中藥材加工炮制后的藥品。藥師需要以處方作為依據,全面結合醫(yī)學以及藥學知識,科學合理的掌控用藥劑量,才能夠確?;颊哂盟幇踩?,并保證藥效的發(fā)揮[1]。本研究針對中藥飲片處方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如下。
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中藥飲片處方隨機320張,開具處方者為不同級別的臨床醫(yī)師,并涵蓋各科室。
將《中國藥典》和《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guī)范》等管理規(guī)章作為依據,分析中藥飲片的臨床用藥情況、中藥飲片處方不同科室分布狀況、單張?zhí)幏剿幬稊登闆r以及處方藥品使用總劑量情況,同時了解各科室的處方數量。應用excel進行導入和導出有關信息,并進行分析[2]。
本研究采取SPSS 21.0統計學軟件展開相關數據的分析及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中藥飲片臨床用藥情況
320張中藥飲片處方內,共有中藥飲片386種,根據應用的頻率顯示排在前3位的中藥飲片為黃芪、茯苓和炒白術,排在第4、第5位的為當歸和川芎。黃芪,用為補虛,應用次數130次,應用頻率40.63%;茯苓,用為補虛,應用次數116次,應用頻率36.25%;炒白術,用為補虛,應用次數105次,應用頻率32.81%;當歸,用為補虛,應用次數100次,應用頻率31.25%;川芎,用為活血止痛,應用次數96次,應用頻率30.00%。
3.2 中藥飲片處方不同科室分布狀況
中藥處方應用最多的科室為內科、皮膚科以及兒科,其次為外科和婦科。內科,中藥處方94張,分布率29.38%;皮膚科,中藥處方80張,分布率25.00%;兒科,中藥處方68張,分布率21.25%;外科,中藥處方36張,分布率11.25%;婦科,中藥處方23張,分布率7.19%;其他科室,中藥處方19張,分布率5.94%。
3.3 中藥飲片處方單張?zhí)幏剿幬稊登闆r
320張中藥飲片處方中,每張?zhí)幏剿幬稊盗科骄鶠?6味。處方藥味數2~4味28張,占8.75%;處方藥味數5~10味60張,占18.75%;處方藥味數11~15味90張,占28.13%;處方藥味數16~20味120張,占37.50%;其他味數處方數為22張,占6.88%。
3.4 中藥處方中藥品使用總劑量情況
藥品使用總劑量低于100g的處方4張,占1.25%;超過400g的處方5張,占1.56%;處方總劑量100~149g的處方11張,占3.44%;總劑量150~199g的處方32張,占10.00%;總劑量200~249g的處方80張,占25.00%;總劑量在250~299g的處方118張,占36.88%;總劑量在300~349g的處方50張,占15.63%;總劑量350~399g的處方20張,占6.25%。
中藥飲片處方中藥味數過多或劑量過大會導致中藥資源浪費或出現不合理用藥現象[3]。
研究結果顯示,黃芪、茯苓、炒白術、當歸、川芎應用頻率較高,并均以虛補類藥物作為主導。中藥飲片單張?zhí)幏接盟幬稊灯啵骄鶠?6味。
規(guī)范中藥飲片處方用藥合理性是保障治療安全的關鍵,所以應該加強用藥管理,促進中藥飲片用藥更加科學合理,進而提高中藥飲片臨床應用的水平,充分發(fā)揮其治療效果。
[1] 蔡艷芳,戴暉.中藥房中藥飲片處方用藥的臨床分析[J].北方藥學,2013,11(9):82-83.
[2] 蘇爽,夏坤,鄭金鳳,等.中藥飲片處方的規(guī)范性與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藥師,2013,23 (12):1885-1887.
[3] 陽柳平.分析中藥房中藥飲片處方用藥在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04):225-226.
R289.1
B
1004-2814(2017)05-0592-02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