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索
(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畜牧獸醫(yī)工作站,青海雜多 815399)
藏羊肝片吸蟲病的綜合防治
阿 索
(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畜牧獸醫(yī)工作站,青海雜多 815399)
藏羊肝片吸蟲病,又稱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蟲寄生在羊肝臟、膽管中而誘發(fā)的蠕蟲病。此病的發(fā)生,多數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多見低洼、潮濕等放牧地,而且,雨季發(fā)病病例更多。由此,根據此病流行,應提前做好預控措施。文章在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就此病的癥狀、流行,防控等等一一做要點闡述,同時針對性提出了注意藥物滅螺、加強羊群管理、糞便發(fā)酵處理、定期組織驅蟲等綜合性防病措施,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肝片吸蟲;防治;流行
藏羊肝片吸蟲病,又稱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蟲寄生在羊肝臟、膽管中而誘發(fā)的蠕蟲病。在流行病學調查中,此病藏羊感染率高達30~50%,個別嚴重的牧場此病感染率高達100%。其他的一些誘因,溫度環(huán)境、椎實螺等等,都為此病高發(fā)的重要影響因素。
急性型:多見于秋末冬初,發(fā)病羊體溫升高、消瘦、精神沉郁、消化不良、食欲廢絕,偶有腹瀉。肝區(qū)叩診時半濁音區(qū)擴大,敏感性增高。病羊迅速貧血,眼結膜初期潮紅黃染,以后轉為蒼白黃染,呼吸急促、淺表,脈搏加快。有些病羊出現(xiàn)癥狀后5~10d內死亡。
慢性型:此病型較多見常見,為急性耐過或輕度感染后病癥。此病發(fā)展較緩慢,多數在1~2個月后,體溫開始高升。典型癥狀:食欲廢絕,便秘、腹瀉交替,排泄糞便呈黑褐色。剖檢病理,肝臟腫大,卡他性炎癥,極大貧血,腸系黏膜蒼白,下頜、胸下、腹部等處,都可有水腫癥狀,皮毛雜亂,色澤暗淡,局部有脫毛癥狀。多數情況下,在3~4個月后,病程漸重,水腫癥狀加重,漸顯消瘦,最后因衰竭而致死。但是,改善管理條件,體況略有恢復。懷孕病畜感染,流產率增加,弱胎率增加,產后癱瘓。病程稍長的,最終因衰竭而致死。
臨床癥狀、流行病學等為此病診斷重要依據,而確診需結合蟲卵漂浮沉淀法,取3g鮮糞放玻璃杯內,加適量飽和的鹽水,用玻璃棒攪拌均勻,靜置15~20min,清除漂浮表面的糞渣。將上清液倒掉,留下瓶底20~30ml的糞渣,然后加滿水。用玻璃棒攪拌均勻,用金屬篩將混懸液過濾,靜置過濾液5min,取走上清液,留下15~20ml沉渣。然后,沉渣倒進錐形小杯中,再加適量的水于洗滌玻璃杯中。重復上述操作,2~3次,將沉渣倒上載玻片,用于鏡檢檢查是否有蟲卵,以便確診。
定期驅蟲。每年春秋兩季用六氯乙烷對羊各驅蟲1次,劑量為0.2~0.4mg/kg。此藥能引起瘤胃鼓脹,因此在驅蟲前1d和驅蟲后3d內禁喂富含蛋白質和易發(fā)酵的飼料;硫氯酚40~50mg/kg,做成舔劑經口投服;四氯化碳按10kg體重0.25~0.5mg分點肌注,效果良好;硝氯酚為治療肝片吸蟲病的特效藥之一,按3~4mg/kg制成混懸液灌服,每天1次,連用3d;針劑按0.5~1mg/kg深部肌肉注射;碘醚柳胺對肝片形吸蟲的成蟲及在發(fā)育中的幼蟲都有很好的驅殺作用,用量為10mg/kg,口服;丙硫脒唑對羊肝片吸蟲有良好的驅蟲作用,但對幼蟲效果差,用量為15~25mg/kg,經口投服,減蟲率可達99~100%;復方長效丙硫亞砜注射液牛羊0.02mg/kg,皮下注射1次。
肝片吸蟲的發(fā)生,多數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多見低洼、潮濕等放牧地,而且,雨季發(fā)病病例更多。由此,根據此病流行,應提前做好預控措施。
對水洼地、池塘地、沼澤地等等,定期組織滅螺工作,能大大降低肝片吸蟲病的發(fā)生幾率。低洼沼澤地較大,可定期組織排水,借助陽光暴曬殺死椎實螺。死水池面積小,排水較困難的,可用5%硫酸銅溶液,定期組織噴施,同樣能殺死椎實螺。為確保驅除效果,至少要用5L/m2溶液。也可用氯化鉀,每平方米用20~25g/m2,每年噴施1~2次,效果同樣不錯。
加強羊群管理,避免誤食囊蚴。放牧要跟群,禁止到低洼地放牧。放牧牧區(qū),配套水井,供給清潔水源,避免羊群誤食被螺獅污染的水源。常年飲用水地,定期播撒生石灰,加強清滅螺獅。收割牧草,源自沼澤地、低洼地等處,早期需晾曬后飼用。由此,收割的稻草,要及時驅除根部。
場地內排泄糞污,集中堆積處理,借助生物熱殺死蟲卵。研究證實:每天清理的糞便,集中堆積發(fā)酵后,形成的生物熱能有效殺死蟲卵。而經處理后糞便,同樣,不能隨意丟棄。集中堆積,防治二次污染。
驅蟲的次數一般可在春季和秋末冬初進行兩次預防性投藥,可選用硝氯酚、三氯苯唑等藥物。
藏羊養(yǎng)殖生產中,肝片吸蟲病的發(fā)生是常見的。但是,經早期的綜合防控措施,又是可以避免的。目前,調查的病例中,慢性型和急性型為典型病型。但是,急性耐過或診治不及時,可慢慢轉變?yōu)槁圆±?。慢性病例發(fā)展較緩慢,要在1~2個月后,開始表現(xiàn)出明顯臨床癥狀。慢性病例危害大,尤其懷孕病畜感染,流產率增加,弱胎率增加,產后癱瘓。病程稍長的,最終因衰竭而致死。此病診斷,根據癥狀、流行、病理等等,僅可做初步診斷。而確診,需結合蟲卵漂浮沉淀法。對此病的防控,最佳的措施,在流行病到來之前,提前做好驅蟲工作,配日常改善飼喂管理,能大大降低此病的易感性。
[1] 趙洪明,強慧勤,李釗,等.一例羊肝片吸蟲的診治[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1,(S1):176-177.
[2] 陳光麗.一例羊肝片吸蟲的診治報告[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6,(16):35.
[3] 劉佳佳.羊肝片吸蟲病診治實例[J].農家致富,2013,(2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