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巖
(潞安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山西 長治 046200)
兩種不同術式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
黃 巖
(潞安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山西 長治 046200)
目的 研究分析兩種不同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其中32例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6例使用動力髖螺釘治療。分析患者術后療效與康復護理措施。結果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中,共出現(xiàn)1例深靜脈血栓;動力髖螺釘手術治療中壓瘡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各1例,所有患者經治療與護理后痊愈出院;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優(yōu)良率為93.3%,動力髖螺釘手術治療優(yōu)良率為94.4%。結論 采用不同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康復護理依據實際情況實施,可減輕術后并發(fā)癥的產生,提高手術成功率。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康復護理
骨科疾病中,老年患者屬于特殊群體。而股骨粗隆間骨折又是該群體中的多發(fā)性病癥。對于無手術禁忌的患者,可利用手術方法展開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金標準為動力髖螺釘固定手術[1]。但實踐中發(fā)現(xiàn),為促進患者早期負重行走,可利用人工骨頭置換術,此種治療方法還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助于提高手術效率。對于不同的手術方式,術后康復護理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較為重要。本文研究分析兩種不同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措施。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其中32例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6例使用動力髖螺釘治療。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組男6例,女26例,患者年齡為64~88歲,平均年齡為(72.3±4.3)歲。動力髖螺釘組男8例,女28例,患者年齡為63~88歲,平均年齡為(68.3±5.6)歲。兩組患者的基礎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對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而言,術后康復護理對促進功能恢復,降低并發(fā)癥的產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護理人員提供臨床護理的時候需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并配合臨床醫(yī)師制定的肌力訓練、關節(jié)活動和增強關節(jié)穩(wěn)定性與活動度的康復鍛煉計劃,指導患者完成術后康復訓練任務。
(1)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康復。在術后康復護理中,護理人員應從患者麻醉清醒后進行踝關節(jié)主動性訓練。根據患者意識狀態(tài),在身體允許情況下,可在術后1 d展開床上鍛煉和有限活動,如深呼吸、踝關節(jié)背屈、股四頭肌與患肢足背向心按摩等長運動和臀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后的1~2 d可進行坐位訓練?;颊弑3职肱P位,可逐漸延長訓練的時間,每次半小時左右,每天訓練4次左右。手術后3~7 d時間內,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展開肌肉力量增強訓練。對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的屈伸功能展開鍛煉。確保不增加患者痛感的情況下,可屈髖≤90°,每次需堅持5 s,每天訓練3~4次,每次30 min。手術后的2周左右,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在拐杖的支持下下地。但注意控制負重。患者可先從床上坐起,如無異?,F(xiàn)象,便可逐漸轉移床邊。放下健肢后再放下患肢。在患者無異?,F(xiàn)象后,可扶雙拐站立10 s。術后2周便可扶雙拐下床活動。(2)動力髖螺釘術后康復訓練?;颊咝g后麻醉清醒,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平臥與半臥位交替進行,并指導患者進行患肢趾與踝部主動屈伸運動和健肢主動運動。進行被動訓練的時候,應注意按摩和擠壓患肢。時間為30 min,每天需訓練4次。在患者術后6 h,護理人員應每隔2 h為患者翻身。并利用髖部手術翻身方法。完成翻身后就可對趾與踝進行運動。鍛煉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的收縮。為預防患者手術長時間臥床與身體活動受限引起的肌肉疼痛,可按摩患者腰背部。手術后2 d抬高患者患肢膝關節(jié),并進行下肢持續(xù)性被動運動。依據患者術后康復情況,術后1周可扶患者坐于床邊,小腿保持空懸樁,鍛煉踝關節(jié)與膝關節(jié)。術后2周可進行不負重的扶拐訓練。告知患者控制行走時的幅度,速度放緩。根據患者承受力,可逐漸增加訓練時間,每天訓練4次。(3)出院指導。通常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術后恢復需很長時間。護理人員需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需每天鍛煉,循序漸進的時候,依據身體恢復情況確定活動量、活動范圍以及活動的時間,不宜增加疲勞感。保持雙拐行走4~5個月或更長時間[2]。如患者完全康復,可適當進行體育活動,如散步、騎自行車與跳舞等。護理人員應提醒患者預防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中,共出現(xiàn)1例深靜脈血栓;動力髖螺釘手術治療中壓瘡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各1例,所有患者經治療與護理后痊愈出院;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優(yōu)良率為93.3%,動力髖螺釘手術治療優(yōu)良率為94.4%。
髖部骨折后,患者病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概率較高[3]。此次研究活動兩種手術方式各出現(xiàn)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況。研究表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產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手術結束后,患者需臥床休息,同時手術切口會產生疼痛?;诖思∪馑沙诜浅H菀装l(fā)生,造成血流滯緩。其次,血凝的出現(xiàn)容易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對于這兩種因素,可在患者術后小腿部位墊上軟枕,對小腿靜脈回流構成影響。鼓勵患者主動運動,并保持深呼吸和咳嗽,早期下床活動。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粗隆間股骨骨折,術后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后期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對此,術后需依據不同的手術特點采取相應的康復護理措施。在患者病情的允許下,盡早進行功能康復訓練,以此恢復患者肢體功能,預防并發(fā)癥的產生。
綜上所述,采用不同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康復護理依據實際情況實施,可減輕術后并發(fā)癥的產生,提高手術成功率。
[1] 齊麗珠,王治兵,徐秋燕,等.康復護理模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3(40):238-238.
[2] 宋云飛.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的治療與康復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5,28(7):127-128.
[3] 鄭連生,向寶國,林 浩,等.兩種內固定方式治療老年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顯性及隱性失血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32(8):1457-1459.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