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婧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233)
綜合護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復的影響
徐 婧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233)
目的 觀察和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強制性脊柱炎患者康復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30,行綜合護理干預)和對照組(n=30,行常規(guī)護理),并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身心康復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接受了綜合護理后,其康復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不良反應發(fā)生次數明顯減少,且兩組觀察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在強直性脊柱炎治療中的應用有利于減少和預防不良反應事件的發(fā)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康復效果,可以在臨床護理中予以推廣。
強直性脊柱炎;康復;綜合護理;治療效果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AS,是由于脊柱附著點與骶髂關節(jié)間出現炎癥所引起的一種風濕類疾病[1-2]。據報道,近五年來,由強直性脊柱炎導致患者殘疾的概率已經有70%之高。而導致致殘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患者沒有及時的接受有效的護理和治療。且有學者經研究發(fā)現,綜合護理干預對于改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效果和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不同護理治療方法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效果的差異性和產生的影響值得進行進一步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行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和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各30例,然后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身心康復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錄入到Excel表格中,并對得到的數據和結果進行分析。據核實,上述研究對象均以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且患者的基本信息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應用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護理方法主要有兩大類別,第一類為常規(guī)護理,主要針對對照組患者,第二類為綜合護理(包含常規(guī)護理)主要針對觀察組患者。
其中,常規(guī)護理是指,在對患者入院前后的治療情況進行檢查和了解的前提下,對患者進行的一些列入院須知簡介、病情注意事項講解、飲食調節(jié)管理、進行禁止吸煙的宣教和落實、常規(guī)藥物治療等護理工作。
綜合護理是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從飲食、生活指導、心理干預以及環(huán)境干預等多方面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綜合的臨床護理。具體護理內容主要有:①藥物護理。即除了對患者施以抑制炎癥、生物藥劑和身上激素等基礎的藥物治療之外,還要對患者進行口服藥物選擇、用藥劑量控制、用藥時機等方面的悉心指導。②飲食護理。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和身體機能,我院在采取以高蛋白和維生素食物為主的少食多餐方法、鼓勵多飲水。③身體鍛煉護理。強制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治療需要一定的運動量來予以輔助,適度的運動能夠助力患者康復,提升治療效果,反之,不當的運動則會適得其反,因此,護理人員會對患者的運動量、鍛煉方式、訓練節(jié)奏以及需要注意的身體部位(尤其是脊柱、頸椎、腰背等)進行具體的專業(yè)指導,并挑選一些簡單的晨操和太極拳等更適合患者鍛煉的運動方式供患者選擇。④環(huán)境層面的護理。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時刻注意感染和炎癥的出現,因此,本文主要從患者病房的衛(wèi)生清潔、開窗通風、光線控制、噪音控制等方面來保證患者治療及居住環(huán)境的良好,并適時播放一些患者喜愛的音樂來調節(jié)病房內的氛圍。
1.3 觀察指標
患者不同護理條件下的康復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評價標準
康復率評價以患者護理后的疾病癥狀減輕程度、身體部位疼痛改善效果、體征體力情況和復發(fā)情況為參照依據,采用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共四級標準的評價方法,痊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的各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有效:患者疾病體征有所改善;無效:各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祻吐蔥3]=1-(無效例數/每組患者總例數)×10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以患者護理后腰背疼痛加重、骨化情況等為依據,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總例數/每組患者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康復效果比對
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中不同康復級別的患者人數分別為痊愈7例VS3例、顯效8例VS6例、有效11例VS10例、無效4例VS11例,經計算,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率(89%)明顯高于對照組(6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
研究表明,觀察組30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出現了由炎癥引起的腰背疼痛癥狀,占該組患者的6.67%;對照組30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出現了外周關節(jié)腫痛的不良反應癥狀,占該組患者的20%。全部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梢?,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且潛伏期較長的風濕性疾病[5-6]?;加性摬『?,患者早期會出現骶部、腰部疼痛以及腰背僵硬的癥狀,至發(fā)病中期,患者上述癥狀加強,關節(jié)兩側開始形成點狀硬化骨,至發(fā)病晚期,患者骨骼功能出現嚴重減退,脊柱因骨化而彎曲畸形,甚至會出現殘疾。目前,強制性脊柱年的患病群體主要為青壯年男性。由于身體素質差異、工作形式固定、生活習慣雜亂、自我意識不強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許多人不太注重對自身坐姿、站姿的規(guī)范,且一些年輕人,尤其不重視不同季節(jié)衣著厚度的調整,使得風寒濕邪更容易侵入體內,從而引發(fā)了風濕疾病,加之確診和治療不及時,久而久之便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由于病程長、發(fā)病慢,且病癥程度因人而異,現階段關于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尚未形成體系化的方案,為此,臨床治療中主要采取“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治療方法,而綜合護理恰好能夠從多個方面對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干預管理,可見,綜合護理之于臨床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治療的重要意義[7]。
經本文研究可以發(fā)現,實施了綜合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率(89%)明顯高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的康復率(61%)(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進一步證實了綜合護理對強直性脊柱炎康復的積極影響。
由此可知,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率和降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于改善患者的康復效果有著積極的影響,值得在臨床治療中予以推廣和應用。
[1] 劉 娟.綜合護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復效果及心理健康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4(2):142-143.
[2] 王 惠.綜合護理干預對26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復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5(z1):361-361.
[3] 閆桂秀.綜合護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5.
[4] 夏 濤,譚鎣瀅,鄭寧寧,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7):35-37.
[5] 高子聰.綜合護理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1).
[6] 吳 云.綜合護理干預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8(12):189.
[7] Tai Chi for Disease Activity and Flexi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Eun-Nam Lee,Young-Hee Kim,Won Tae Chung,Myeong Soo Lee.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07,12(04)19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