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藥子
釋名
白藥
氣味
(根)辛、溫、無毒。
主治
風(fēng)痰上雍。用白藥三兩、黑牽牛半兩,同炒香,去牽牛一半后,共研為末,加防風(fēng)末三兩,和勻。每服一錢,茶送下。
咽喉腫痛。用白藥末一兩、龍腦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吐血不止。用白藥燒存性,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
眼爛生翳。用白藥子一兩、甘草半兩,共研為末,取五錢摻入切開的豬肝中,煮熟吃下。
癰腫不散。用生白藥根,搗爛敷患處。藥干即換。
香蒲、莆黃
釋名
甘蒲、醮石?;宵S粉名蒲黃。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乳癰。用香蒲草根搗爛貼患處,同時(shí)煎汁邊根服下。
熱毒下痢。用香蒲根二兩、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
舌脹滿口。用蒲黃頻搽,或用蒲黃、干姜末,等分干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用蒲黃末二兩,每日以溫酒或冷水送服三錢。
小便出血。用蒲黃末,每服半錢,生地黃汁調(diào)下?;蚣尤氚l(fā)灰等分亦可。藥量可根據(jù)病人情況斟酌加減。
刀傷出血。用蒲黃半兩,熱酒送下。
痔瘡出血。用蒲黃末一匙,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脫肛。用蒲黃和豬油調(diào)涂,每日三至五次。
胎動(dòng)欲產(chǎn)(日月未足者)。用蒲黃二錢,水沖服。
催生。用蒲黃、地龍(洗凈、焙干)、陳桔皮,等分為末。分別收存,臨用時(shí)各一錢,以新汲水調(diào)服,立產(chǎn)。
胞衣不下。用蒲黃二錢,井水送服。
產(chǎn)后下血。用蒲黃二兩,加水二升煎成八合,一次服下。
跌傷瘀血。用蒲黃末,空心服三錢,溫酒送下。
關(guān)節(jié)疼痛。用蒲黃八兩,熟附子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涼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陰部濕癢。用蒲黃末敷三、四次即愈。
耳出膿。用蒲黃末摻敷。
屙血或血痢。用蒲黃篩出的紅色渣滓(名為“蒲萼”),炒過服用。
烏蘞莓
釋名
五葉莓、蘢草、拔、蘢葛、五爪龍、赤潑藤。
氣味
酸、苦、寒、無毒。
主治
小便尿血。用烏蘞莓陰干,研為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項(xiàng)下熱腫(俗名蛤蟆瘟)。用烏蘞莓搗爛敷涂。
乳癰、惡瘡初起。用烏蘞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塊。一起搗爛,加好酒一碗,絞取汁,熱服令發(fā)汗,同時(shí)以藥渣敷患處。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跌打損傷。用烏蘞莓搗汁,加童便,以熱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