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蒼狼》是井上靖所寫中國題材歷史作品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部小說。因為它不僅是單純的是一部描述民族崛起的發(fā)展史,更是蘊含了了作家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反應(yīng)了其獨特的視角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一部作品。本論文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過解讀《蒼狼》中鐵木真的心結(jié)來試圖了解井上靖的精神世界。
【關(guān)鍵詞】井上靖;蒼狼
一、關(guān)于井上靖
井上靖明治四十年(1907年)五月六日生于北海道的旭川,是家中長子。靜岡縣田方郡上狩野村的湯之島是他們的祖籍。井上靖五歲的時候被父母送回湯之島,與曾祖母加乃住在倉庫的二樓上,一天到晚聽她講松本順和曾祖父的故事,就這樣度過了他的幼年時代。井上靖在《我的成長史》中用“同盟”一詞來形容他與沒有血緣聯(lián)系的祖母之間的關(guān)系,幼年的特殊環(huán)境使得他從小就學(xué)會了面對現(xiàn)實。除此之外,少年時又由于父親擔(dān)任軍醫(yī),經(jīng)常調(diào)動,所以獨自一人離開父母度過了自由的中學(xué)時代。我們不得不說他與世間一般的人相比格外特別??梢哉f這些形成了以后將他造就為一名作家的基礎(chǔ)。例如通過閱讀《拉車的白馬》、《幼時的事情》、《夏草冬濤》等作品,可以看到在井上靖在幼年和少年時代中徘徊時的心境。井上靖是個多才的作家,他出版過5本詩集,寫過劇本、電影腳本、美術(shù)評論等。井上靖還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家,井上靖獲得芥川獎登上文壇是在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中間小說和報刊小說在昭和三十年代(1955年至1965年)迎來了全盛時期,井上靖在以昭和三十年(1955年)為中心的十年中發(fā)表了大量的作品,其數(shù)量之多,令人難以想象它們竟是出自一位作家之手。在中國的歷史人物傳記文學(xué)中,井上靖主要以長篇小說的形式,先后寫了三個人物:成吉思汗、楊貴妃、孔子。《蒼狼》發(fā)表于1960年,是以古代蒙古人的梟雄成吉思汗(亦稱鐵木真)為主人公的。
二、鐵木真的心結(jié)產(chǎn)生的契機和出生之謎
作品中的鐵木真從頭至尾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一個自己究竟是不是蒼狼的答案,讓他產(chǎn)生這個想法的契機在于他無意間聽到的一首和詩。小說開篇就對其進行的描述。內(nèi)容是:“上天より命ありて生まれたる蒼き狼ありき。その妻なるなまじろき女鹿ありき。大いなる湖を渡りて來ぬ。オノン河の源なるブルカン嶽に営盤して生まれたるバタチカンありき”。正是它讓鐵木真收到很大的震動。說它成為了鐵木真的動力也不為過。也正是因為這首和詩讓鐵木真還是懷疑自己的身世。
鐵木真作為父親エスガイ和母親ホエル的孩子出生沒有任何疑問。可是實際上在母親和父親結(jié)婚之前,母親不在父親的隊伍而是屬于オルクヌウト的部隊的成員。她先后被メルキト部隊的年輕人和鐵木真的父親エスガイ所搶走。鐵木真是在母親ホエル被父親搶來成為他的妻子十個月后生下來的。但是他究竟是這兩個男人中誰的孩子成為了一個謎。這一點深深的讓鐵木真困擾,成為讓他糾結(jié)一生的一個問題。
三、不停征戰(zhàn)的內(nèi)因
只有是父親エスガイ的孩子才屬于他所崇拜喜愛的蒼狼后代,然而自己可能不是。這個出生之謎就像塊重重的石頭壓在鐵木真的心上。正是他對蒼狼的無限崇拜才會讓自己如此糾結(jié)。他一直在問自己:“自己究竟是什么人,為了什么而生存?”仿佛鐵木真生存下去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探索這個可能永遠(yuǎn)找不到的答案。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結(jié),是不是因為井上靖自身也在思考自己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在追尋什么,要做什么呢?通過了解井上氏的生平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猜想。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講井上的幼年和少年生活的經(jīng)歷使他比一般的孩子想的更多,看人間世事有了更加獨特的視角。
人生活在世上,是避免不了會遇到很多會讓自己煩惱和糾結(jié)的事情。假如這些煩惱和糾結(jié)是跟自己相關(guān)的話,那么就會更加的難受吧。試想下,如果自己是鐵木真的話會如何呢?一邊是自己最崇拜的蒼狼,蒼狼精神,希望自己就是他的后代,而另一邊確是謎一樣的不能確定是不是蒼狼后代的出身。這樣的設(shè)定會讓鐵木真陷入無盡的痛苦深淵??墒巧罹褪沁@么的殘酷,命運弄人,不僅僅他自己有著這樣的身世,就連他的兒子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鐵木真的妻子也像他的母親那樣曾被擄走,等再次被鐵木真搶回來時已有身孕。究竟自己的兒子是不是真的自己的兒子呢?這個疑惑總是在鐵木真腦袋中縈繞。除此之外另鐵木真更加的煩惱的是每次看到兒子就會像看到自己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最在意的出身。事實上,鐵木真也不知道到底如何和自己的兒子相處。不知道自己究竟愛不愛這個兒子,該怎么去愛這兒子,可悲的是這一切都在兒子去世后才明白。盡管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兒子,鐵木真都愛著他。但是諷刺的是自己應(yīng)該愛著的兒子已經(jīng)不在這個世界上。以前自己的愛都是難以打心底里去愛,總是在懷疑著什么,但是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愛著他。
作為部落首領(lǐng)支配和統(tǒng)治數(shù)不清的領(lǐng)土,最后成就統(tǒng)一蒙古霸主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卻自從兒時聽到那首關(guān)于蒼狼的和詩之后就會一直受它影響,心里隱約存在著一些難以說清的糾結(jié)。盡管是擁有了這樣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和力量的鐵木真,但是究竟自己是不是蒼狼的后代,究竟自己身體里是否流著蒼狼的血,卻是他如論如何都不能找到的答案。正是由于太過于在意這些,以至于讓他忽略了一些真的應(yīng)該關(guān)心在意的重要的事情。這樣的鐵木真他真的幸福嗎?持續(xù)的侵略和掠奪,支配了全蒙古,戎馬一生六十五載。他一直所尋找的答案究竟有沒有找到,這個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又或者,連他自己也都不清楚。
人總是在尋找答案,對任何東西都想要嘗試著去賦予理由和意義。
鐵木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糾結(jié)呢?是不是因為他還沒有徹底的成熟呢?或許每個人對成熟的定義不一樣,在我看來,成熟就是抑制自己的欲求,也就是要忍受,要理解。換個貶義詞的話就是:放棄。如果鐵木真能夠承認(rèn)自己的出身,把自己作為蒙古部落的后代,作為父親的兒子活下去。放棄去追尋真相的話,或許能夠看到除了蒼狼以外的許多事物吧。比如說鐵木真自己,比如說他的兒子。但是鐵木真做不到,他無法放棄。像少年那樣去追求真實尋找真相的純粹的心使他無法放棄。因此才誕生了這么一個擁有強大野心的鐵木真。
四、結(jié)語
其實在井上靖的家族中有著世襲的“遁世之志”和脫離現(xiàn)實之心。井上靖用“放棄”一詞來表達(dá)他的“遁世之志”。《一個假作家的生涯》中的主人公和《敦煌》中的趙行德都是所謂放棄人生的人。但是另一方面,井上靖在《我的成長史》中還談到我敵視父母對人生的保守態(tài)度,應(yīng)該一直與之斗爭的。這種激憤表現(xiàn)在《斗?!?、《黑蝴蝶》和《射程》等作品中,但是它并不是實際行動,都背上了深深的虛無的陰影。在《蒼狼》這部作品中也一樣。這正像一個盾牌的里外兩面它們暗示著井上靖內(nèi)心里遁世血統(tǒng)與反抗行動之間的緊張對立。
能寫出這部長篇歷史小說的井上靖是對人類有著深刻的理解的吧。我認(rèn)為如果他不喜歡人,對人理解的不夠透徹的話是做不到的。當(dāng)然寫的話,可能無論是誰都可以,但是可能無法做到如此的讓人動容,捕捉住讀者的內(nèi)心吧。作家就應(yīng)該是這么一種只有內(nèi)心豐富才能夠勝任的職業(yè)。井上靖他豐富的人生體驗、多舛的命運、對知識不竭的積累以及對人生的思考才可以能創(chuàng)作出這么偉大的著作。
【參考文獻】
[1] 福田宏年. 井上靖評伝[M]. 東京: 集英社, 1979.
[2] 山崎正和. 井上文學(xué)における歴史と孤獨[M]. 現(xiàn)代作家論, 昭和三十三年十月.
[3] 陳愛陽. 試論井上靖的西域小說[M]. 日本學(xué)論壇, 2000.
[4] 井上靖. 遺跡の旅·シルクロ—ド[M]. 新潮文庫, 1986.
【作者簡介】
宋琳(1984—),女,碩士研究生學(xué)歷,湖南科技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xué)、日語教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