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慶英(江蘇省灌云縣中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200)
化濕利膽湯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響
牛慶英
(江蘇省灌云縣中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200)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各種誘因?qū)е碌囊阅懠t素代謝、排泄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肝臟損傷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常見癥狀有低熱、關節(jié)酸痛、疲乏、食欲不振、尿黃、鞏膜和皮膚黃染、糞便顏色變淺等[1]。中醫(yī)對黃疸的治療具有悠久的歷史,認為黃疸是濕邪為患,外濕化熱,蘊結(jié)脾胃,熏蒸肝膽以致膽液不循常道,浸淫肌膚[2]。本院2013年以來采用化濕利膽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取得了顯著療效,為探索該方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展開了隨機對照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抽選2014年5月—2015年6月就診于江蘇省灌云縣中醫(yī)院的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診斷及血象、尿液、肝功能試驗等檢查確診,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中急性黃疸型肝炎診斷標準,臨床表現(xiàn)為身目俱黃、脅肋疼痛、小便黃赤,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疲倦乏力,舌紅苔黃,脈弦滑數(shù),證屬肝膽濕熱型。排除嚴重心、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患者,非自愿參與本研究及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本研究經(jīng)灌云縣中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運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組患者分為中藥組和對照組各48例,中藥組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19~65歲,平均(46.8±12.7)歲;病程4~30 d,平均(11.5±4.7)d。對照組中男27例,21例;年齡20~67歲,平均(48.2±11.3)歲;病程4~27 d,平均(10.8±4.9)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臥床休息并住院隔離,給予清淡、營養(yǎng)、易消化飲食,對照組常規(guī)給予護肝、退黃、抗炎藥物治療,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L,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2.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滴,每日1次。中藥組給予化濕利膽湯煎服,方藥:梔子、澤瀉、茯苓、川楝子各12 g,龍膽草、生地黃、當歸各15 g,甘草、白術各9 g,隨癥加減。水煎取汁400 mL,早晚溫服,每日1劑,2周為1個療程,共服用2個療程。
1.觀察指標:①根據(jù)黃疸消退情況及肝功能指標,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黃染消退,肝功能指標均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好轉(zhuǎn),黃染減輕,肝功能指標好轉(zhuǎn);無效:臨床癥狀、黃染及肝功能指標未見好轉(zhuǎn),甚至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分別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谷草轉(zhuǎn)氨酶(AST)、谷丙轉(zhuǎn)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水平。③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黃疸消退時間、消化道癥狀及肝功能恢復時間。
2.結(jié)果
(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中藥組總有效率為89.58%,對照組為72.92%,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376,P<0.05)。見表1。
表1 中藥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AST、ALT、TBil、DBil水平均顯著降低,且中藥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中藥組與對照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改善時間比較:中藥組黃疸消退時間、消化道癥狀改善時間及肝功能恢復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中藥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指標改善時間比較±s,h)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臨床常見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占全部肝炎的80%左右,具有流行性和傳染性,發(fā)病率高,少數(shù)患者起病10 d內(nèi)迅速出現(xiàn)精神神經(jīng)癥狀,預后差,病死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4]。西藥治療病程長、療效欠佳,且會引起各種并發(fā)癥,中醫(yī)藥根據(jù)不同的證型進行辨證施治,在對該病的治療方面療效卓越。前期研究[5-6]顯示清熱利濕、活血祛瘀為該病主要治療原則。林國進等[7]研究顯示茵陳蒿湯加減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臨床療效達93.94%。
本研究采用化濕利膽湯治療,方中龍膽草清肝利膽除濕,梔子清熱解毒,川楝子疏肝除熱,生地黃、當歸益陰補血養(yǎng)肝,澤瀉、茯苓除濕行水,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甘草調(diào)和諸藥,聯(lián)合使用具有清熱利濕、疏肝退黃之效。研究結(jié)果顯示中醫(yī)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該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同時本研究主要觀察了患者肝功能指標變化情況,結(jié)果顯示中藥組TBil、DBil、AST、ALT水平治療后均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藥治療后患者肝功能指標改善效果更佳;而且中藥組黃疸癥狀改善時間、消化道癥狀改善時間及肝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該病臨床分為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黃疸消退提示患者癥狀逐漸好轉(zhuǎn),進入恢復期。張炯善等[8]以利膽消黃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ALT、TBil分別降低為(51±38)U/L、(79±48)μmol/L,與本研究相比相對較高,但其結(jié)論與本研究相吻合。
綜上,化濕利膽湯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能迅速改善患者肝功能,緩解黃疸及消化道癥狀,臨床療效確切。同時該病多由肝炎病毒引起,飲食不潔(小吃攤、羊肉串等)很容易感染甲肝,故需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不潔飲食。
[1]楊洪.苦黃注射液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12):165-167.
[2]董雙龍,李銀彩,王飛,等.茵陳五苓湯加減對甲型急性黃疸型肝炎(陽黃濕重于熱證)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指標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11):2032-2034.
[3]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62.
[5]倪新元.清熱利濕聯(lián)合活血化瘀法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3):489-490.
[6]樊亞巍.清熱利濕活血法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7):1207-1208.
[7]林國進,高全達,李亞林,等.加味茵陳蒿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12):2148-2149.
[8]張炯善,滕立春,楊宏志,等.利膽消黃湯對肝膽濕熱型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藥材,2015,38(3):651-652.
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