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霞平 褚娟紅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浙江 湖州 313009
針灸拔罐三聯(lián)療法治療腰肌勞損96例觀察
吳霞平 褚娟紅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浙江 湖州 313009
腰肌勞損 針刺 艾灸 拔罐
筆者采取針刺、艾灸、拔罐三聯(lián)療法治療腰肌勞損效果顯著?,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針灸理療科就診的腰肌勞損患者192例,男116例,女76例;年齡35~55歲,平均48.2歲;病程3個月~9年。將患者隨機分為針刺組和三聯(lián)組各9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腰肌勞損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證候標準:①寒濕型: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靜臥不減,陰雨天加重。②濕熱型:痛而有熱感,炎熱或陰雨天氣疼痛加重,活動后減輕。③腎虛型:腰部酸痛乏力,喜按喜揉,足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fā)作。④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處,輕則俯仰不便,重者因痛不能轉側,拒按。
2.1 針刺組:主穴:腎俞、委中、大腸俞;配穴:寒濕型加腰陽關,濕熱型加陽陵泉,腎虛型加命門,瘀血型加膈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暴露后背,常規(guī)消毒,選0.3mm×40.0mm杏林牌針灸針(天津億朋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除膈俞斜刺深度15mm外,其余穴位均直刺,深度約20mm,采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min,每日1次。7次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
2.2 三聯(lián)組:在針刺組治療的基礎上,輔以艾灸、拔罐。針刺得氣后,毫針留于適當深度,將20mm艾絨條固定在針炳上,點燃,操作時密切觀察艾絨燃燒程度,避免火星灼傷皮膚;針刺結束后,加拔火罐,留罐10min,每日1次。療程與針刺組相同。
3.1 觀察指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用于疼痛的評估,分值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分值越高,疼痛越重。
3.2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結合疼痛積分的減分率來判定療效。治愈:腰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自如,減分率≥80%;好轉:腰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基本恢復,40%≤減分率<80%;未愈:癥狀未改善,減分率<40%。
3.3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積分比較:三聯(lián)組治療前疼痛積分為5.78±1.75,治療后為2.41±1.59;針刺組治療前積分為5.76±1.69,治療后積分為1.53±1.26。兩組治療前積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積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腰肌勞損屬中醫(yī)學中“腰痛”“筋傷”等范疇?!端貑枴ご萄础吩?“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其郄中。”腎精先入足少陰腎經(jīng),后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抵達腰背處,以滋養(yǎng)肌肉,因而腰肌勞損針刺治療時宜在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取穴,以發(fā)揮舒筋活血、祛風散寒、祛邪除痹、通絡止痛的作用。《靈樞·官能》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卑葜泻械亩喾N藥物成分及強烈的揮發(fā)物質,燃燒時藥力透入體內,起到行氣活血、祛濕除寒、溫經(jīng)通絡的治療效果??梢杂行浹a單純針刺治療的不足,使腰肌勞損治療的效果更加明顯。在針灸穴位區(qū)留罐,產(chǎn)生局部的負壓刺激和機械牽拉引起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加強氣血運行,激發(fā)、振奮機體的防御能力,促使局部炎癥吸收和損傷修復,達到祛濕除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腰肌勞損的臨床癥狀[2]。針、灸、拔罐三者聯(lián)合,協(xié)同互補,共奏扶正祛邪、行氣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2:213-214.
[2]陳寶偉.走罐配合手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117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9,44(5):368.
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