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雅 袁錚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設計腦卒中患者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的應用效果
郭文雅 袁錚
目的 探討應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設計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1月至12月10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出院宣教,觀察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評估患者依賴程度,制定個性化出院日常生活護囑。比較兩組患者康復療效、依賴程度及生活方式。結(jié)果 觀察組康復療效合格率、依賴程度評分及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基于日常生活能力評估的個性化出院日常生活護囑能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提高生活質(zhì)量。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 護囑單 腦卒中 生活質(zhì)量
腦卒中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1]。卒中康復是降低卒中致殘率的有效手段,而腦卒中的康復是個長期連續(xù)的過程,需要家庭長時間照護和管理[2]。因此,腦卒中院外護理的開展意義重大,僅采用常規(guī)出院宣教的方式進行指導效果不佳[3]。本資料中通過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自行設計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給予患者在家持續(xù)康復的早期出院支持,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腦卒中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經(jīng)頭顱CT診斷確診為腦卒中;首次發(fā)病,病情處于康復階段;意識清楚,無智力、語言、表達障礙;居住于市區(qū)或市郊,愿意配合隨訪者。排除標準: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認知障礙、失語、癡呆者;既往有嗜酒、吸毒史。將100例患者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39~70歲,平均年齡(57.30±10.74)歲;病因:腦梗死31例,腦出血19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13例;年齡38~71歲,平均年齡(56.85±11.09)歲;病因:腦梗死34例,腦出血 1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日常生活能力評估:于出院前3d,填表登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價。該表由美國Lawton和Brody編制,量表分兩部分內(nèi)容:一是軀體生活自理量表(6項):上廁所、進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項):打電話、購物、備餐、做家務、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藥和自理經(jīng)濟。(2)護囑單制定:通過綜合3年病例資料,收集腦卒中潛在問題,參考《腦卒中康復護理》中出院護理相關指導,制訂訪談提綱,對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生及護士進行訪談,于2015年2月制定腦卒中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并經(jīng)小樣本預試驗,獲得該表Cronbach α為0.822。(3)護囑單使用方法:于出院前3d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依賴程度評估,根據(jù)評分描述出院狀態(tài),針對所勾選護囑單內(nèi)容給予詳細指導,于出院前1d進行強化學習并對掌握程度進行考核。
1.3 效果評價 (1)康復療效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設定腦卒中康復效果相關指標,優(yōu)—肢體無肌萎縮,血壓穩(wěn)定,日?;顒訜o障礙;良—肢體輕度肌萎縮,血壓輕微波動,日?;顒虞p度障礙;可—肢體有萎縮,血壓輕度升高,日?;顒虞p度障礙;差—肢體明顯萎縮,血壓較高,日常活動明顯障礙。合格率=優(yōu)良例數(shù)/入組例數(shù)×100%。于出院后1個月對患者進行評價。(2)依賴程度:采用護理依賴量表對患者依賴程度進行評價,該表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分:完全依賴;2分:很大程度上依賴;3分:部分獨立;4分:大部分獨立;5分:完全獨立。評分范圍14~70分,得分越低說明依賴程度越高。于出院前及出院后1個月對患者進行評價。(3)生活質(zhì)量采用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QOLI),該表包括活力、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前景等5項,每項有3個條目。采用Ⅲ級評分,2分:能獨立完成動作;1分:他人協(xié)助完成;0分:不能完成動作;正常(QOLI≥9分),輕度(6分<QOLI<9分),中度(3分<QOLI≤6分),重度(QOLI≤3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康復療效比較 觀察組康復療效合格率為90.0%,對照組合格率為72.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4.96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康復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護理依賴程度比較 出院前兩組護理依賴程度無顯著差異(P>0.05),出院1個月觀察組依賴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依賴程度比較[分,(x±s)]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7.74±1.20),正常9例(18.0%),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5.26±1.45),正常3例(6.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比較[n(%)]
護囑是護士通過評估患者病情及護理需求,為患者制定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具體化措施的護理活動[4]。腦卒中患者在短暫的疾病急性期住院治療后,更長時間的康復需轉(zhuǎn)入家庭。文獻指出,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能夠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連續(xù)康復護理服務[5]。目前,院外指導多與患者實際的康復需求不相符。護士是給予患者照護,提供相應出院指導的主體[6]。而護士常缺乏對出院患者全面評估,護士僅機械地去執(zhí)行,導致出院指導與該患者的護理需求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個性化出院指導具有較強的必要性。
根據(jù)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下達護囑比完全遵照醫(yī)囑的護理措施更準確,是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病情恢復及個人需求進行充分評估的基礎上安排的。每個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情況不同,生活自理能力不同,需要提供的出院指導也不同。因此,本資料由護士采用護理依賴程度評估量表自主評估患者實際康復需要,依據(jù)腦卒中患者出院時病情輕重而給予與護理相符的院外指導,下達個性化日常生活護囑單,不僅使患者對需要哪些生活幫助、有哪些注意事項一目了然,便于患者準確、全面地完成各項康復項目,而且可以讓患者及家屬依表自我督促,避免院外照護中的疏忽;此外,患者在院外仍得到專業(yè)的與其實際需要相符合的家庭照護,有效加速了患者康復的進程。本資料結(jié)果顯示,運用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指導康復的腦卒中患者與對照組比較,康復療效更高,依賴程度更低,表明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有利于患者執(zhí)行護囑的同時,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自我照顧,促進院外康復。
本資料中通過對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比較發(fā)現(xiàn),應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制定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應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制定的護囑單承載了患者血壓控制、飲食管理、康復訓練等個性化生活護理信息,方便患者切實執(zhí)行護囑要求;而出院日常生活護囑單的實施也能夠促使患者在脫離醫(yī)院環(huán)境后,盡快轉(zhuǎn)變?yōu)樽晕艺兆o,把握最佳的康復時機,提高康復效果,從而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1] 李善玲,劉清華,黃萍,等.腦卒中患者出院后的親情化延續(xù)護理.護理學雜志,2011,26(3):74-76.
[2] 張春慧,陳靜,張振香,等.家庭跟進式護理對社區(qū)老年腦卒中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636-1637.
[3] 米雪,于宏麗,張婷婷,等.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的延續(xù)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35(s2):1860-1863.
[4] 胡瑋琳,李保蘭,陳海,等.延伸護理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激光雜志,2013,34(2):110-111.
[5] 孟蕙君,黃建業(yè).腦卒中患者院外連續(xù)護理需求的探討.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5):34-36.
[6] 程麗楠,呂會玲,崔文香,等.國內(nèi)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康復的Meta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5):36-40.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designed hospital nursing order based on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stroke from Jan to Dec 2015,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gave conventional discharg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daily life ability scale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dependent,and develop individualized discharged daily life nursing order. The curative effect,dependence degree and life styl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qualified rate,the dependence degre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nursing order based on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trok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Daily living scale Nursing order Stroke Quality of life
312030 浙江省紹興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