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丙健
摘要:高科技手段與實用設計二者相結合產生了電腦藝術設計。電腦藝術設計便是利用電腦技術來操作一些適用性較強的藝術設計。往往,這種設計師需要反復的斟酌與修改完善的,而電腦技術的“預覽”功能使得電腦藝術設計得以發(fā)揚與發(fā)展。為此,我們說電腦藝術設計兼有美與實用的美學特點。
關鍵詞:電腦;藝術;設計;分析;評價
一、電腦藝術設計的新式特點
1)高效率。高效是電腦藝術設計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也是其勝出傳統(tǒng)手工設計的原因所在。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手工設計,在電腦藝術設計中設計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二,工藝設計周期縮短了五分之四。
2)表現力強。在電腦藝術設計中,二十四位色彩被廣泛應用,一千六百多萬種顏色可供任意選擇。
3)演示手段多樣。電腦藝術設計讓使用者能夠在一個虛擬的空間提前觀看設計作品。多式的演示在給使用者帶來真實感的同時,也使他們能夠參與進來,而這也使得設計更加社會化。
二、電腦藝術設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一)電腦藝術設計與平面設計
電腦藝術之所以被廣泛接受與應用是因為它可以真實展現客觀事物,也可以構圖人們理想化的形象與世界。它將原先平面的二維空間平面上升到三維和時間維,帶給了設計更多的意境、美感與立體感。電腦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了廣告設計,為設計師們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技術條件,對信息時代的平面設計影響非常大。
(二)電腦藝術設計與立體裝潢設計
電腦藝術設計可以將建筑學上的很多傳統(tǒng)理論得以實踐和發(fā)展。應用電腦藝術設計于建筑設計上,可以通過強有力的視覺表現建筑設計師的構思。此外,應用電腦來繪制建筑效果圖非常方便且精美,修改起來也容易,這樣就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電腦藝術設計的逼真效果,也使得立體裝潢越來越多地應用之。電腦技術的參與節(jié)省了設計師們的時間、精力消耗,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三、電腦藝術設計帶來的優(yōu)勢和缺失
(一)電腦藝術設計的優(yōu)勢
電腦藝術設計的優(yōu)勢有很多,譬如:電腦的記憶、存儲功能強大,電腦設計的圖紙修改方便快捷,電腦設計的圖紙準確度高且精細精美。電腦技術在藝術設計上的應用創(chuàng)新了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方式,豐富了藝術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加強了設計者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此外,電腦中平面設計軟件諸如圖像合成、濾鏡特效、圖像處理等拓展了設計者的思維空間,并讓設計作品表現得更加直觀、形象。
(二)電腦藝術設計的劣勢
在電腦藝術設計中,電腦帶來了種種技術上的便利,但其終究只是工具,而設計最根本的還是需要設計師們自身擁有強硬的素質,譬如身后的美術功底、完備的設計思想。倘若設計師們完全依賴于電腦的功能,其設計必當受拘束。再者,電腦設計軟件很多,要想完全掌握其復雜的工具、菜單等功能與使用,對于大多數設計師來說并非易事。這也使得設計師們要花很多的精力在摸索這些功能與操作上,抑或是在使用這些工具軟件的過程中而使得自己的設計思維中斷而得不到拓展與發(fā)揮。此外,電腦藝術設計的應用,也帶來了更多的作品的模仿與剽竊而缺乏自己的創(chuàng)造,使得藝術設計界出席拿了越來越多的電腦操作工。
四、電腦藝術設計的美學特點分析
(一)電腦藝術設計是社會美學
所謂設計就是用設計的手段融美學于特定的具有現實意義的載體上,也即是說,設計是一種創(chuàng)造美學價值的過程。電腦設計也是這樣一種過程,只是融合的方式與傳統(tǒng)的設計有差異。認為運用電腦進行設計就能設計出美的作品,是將美學與設計美學相混淆的表現。因為美學是一種非常純粹的美的感受,而設計美學則不然,二者正如使用者與欣賞者的區(qū)別。電腦藝術設計的作品要兼具美學和普遍價值,其美學的特點需要符合更廣泛的審美需求。所以我們說電腦藝術設計是社會美學。
(二)電腦藝術設計應持獨立美學觀
電腦藝術設計雖然符合社會化的美學標準,但是也應有設計師們獨立的美學觀,也即是建立在廣泛社會價值基礎上而又高于普遍價值的獨立的對待美學的觀點和態(tài)度。電腦藝術設計的應用與模式化,簡化了設計的過程,讓藝術設計可“預覽”,但與此同時也僵化了藝術設計者們的思維,使“藝術”逐漸淡出了設計的領域。藝術設計者們過多地依賴電腦技術及其提供的美學判斷,而使得藝術設計作品沒有了新意,自此失去了自身的審美觀。所以,不論是傳統(tǒng)的設計還是電腦藝術設計,我們都不應丟棄我們獨立的審美觀。應用電腦進行藝術設計更應如此,充分利用電腦技術豐富的元素服務于自己的設計而不受其束縛不被其僵化,使設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電腦藝術設計應有新意
當前設計趨于個性化,電腦藝術設計被應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平面和空間設計、游戲及其界面設計、工業(yè)生產設計等。藝術設計在離不開各種人文、社會因素同時,設計中的個性化美學特質也愈加凸顯,這也就使得美學中的創(chuàng)新特質被更多地要求體現在電腦藝術設計當中,也即是在設計中將靈感實際化而非簡單的元素與圖集的結合。而這些都是電腦藝術設計中通過使用電腦中的各種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要素來實現的創(chuàng)意思維,也是最難做到的。
(四)電腦藝術設計的美學評價
正如設計需要標準一樣,電腦藝術設計也有其標準,而這個標準便是其創(chuàng)意及其設計的審美價值是否符合應用對象的需求。設計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人類生活的產物,而不僅是娛樂消遣,其初衷是服務于人類生活、服務于人類社會的。因而,在我們評價電腦藝術設計的時候,我們務必要將其創(chuàng)意與價值緊密聯(lián)系起來。電腦藝術的創(chuàng)意性與價值性是其評價的最核心標準。
參考文獻:
[1]許文茹.論電腦藝術設計與傳統(tǒng)藝術設計的優(yōu)缺評價[J].美術教育,2009(1).
[2]任衣偉.計算機技術與藝術設計相結合[J].江蘇紡織,2009(11).
[3]楊曉青.簡談計算機在藝術設計與現實應用[J].濟寧師專學報,2010(4).
[4]周蘇.“數字藝術設計概論”創(chuàng)新思維[J].計算機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