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派”
“物派”的作品通常使用未經(jīng)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極大地降低作品的人為處理痕跡,將討論的重心移至物體之間的“關系”。他們對“關系”的探求,自然地將“空間”視為作品中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進行思辨。對于“物派”的宗旨,李禹煥將其歸納為:“離開‘制作,物派所關注的確實不是‘物,而是在與概念和過程的對應中產(chǎn)生變化的‘物的外部性。通過行為與‘物的對應,顯示空間以及狀態(tài)、關系、狀況、時間等非對象性世界,放棄人與物的自為狀態(tài)。作品為了顯示更加開放的世界,相對于‘制作的是通過與時間和場建立關聯(lián)性,強調(diào)自我的重新放置。菅木志雄主張的‘放置和我主張的‘原本狀態(tài)所要表達的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身體的介入,實現(xiàn)‘物與‘位置在重組之后的互相呼應關系。
關于“物派展覽”
物派1.0 2015.6.21-7.21
15位想法接近、藝術追求一致的藝術家集結(jié)于蘇州李公堤圓融藝術中心舉辦首次物派展覽
物派2.0 2015.12.7-12.10
一場蘇州當代藝術先鋒展的風潮蔓延至歐洲四國(維也納,奧地利,捷克,匈牙利)
物派3.0 2016.1217-2017.1.18
18位藝術家再次匯聚在李公堤圓融藝術中心掀起第三次“物派”討論,并首次在蘇州展出三位日本物派大師的作品。
展覽作品集
策展/APPLE
“事物是生成的,觀察也是生成的。”策展人APPLE的序言精準地拋出了關于物派的話題。人,事,物的關系在不同的時空里瞬息變化著,可不斷呈現(xiàn)新的視野,讓未來充滿想象力。物派3.0不僅僅是一場展覽,它還原了當前多元共存的藝術生態(tài),作品融入了藝術家們對時空的理解,對生活的深入,對社會的認知,展現(xiàn)當代藝術先鋒創(chuàng)作能力及鮮明的文化訴求,讓觀眾能夠在藝術家們構(gòu)建的文化圖景中感受未來美學的發(fā)展方向以及藝術釋放的公共力量。
展覽地址:李公堤 三期 14號樓 圓融藝術中心展館
展覽日期:2016.12.17 至 2017.01.18
主辦單位:圓融藝術中心
承辦單位:蘇州藝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協(xié)辦單位: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香山公社
當代藝術中心上海ADA藝術空間
項目總監(jiān):薛文崗
總策劃: Apple
聯(lián)合策展:陳平、李牧
項目策劃:沈俊杰、王緒斌
參展藝術家:洪和平、李青禾、劉平、王緒斌、朱亮、曾毅、李牧、蘇平(美國)、沈俊杰、徐昊、Apple、小海(詩人)、瀟鍋、王匯挺、陳平、王曉冰、那穎禹、黃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