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華
摘 要:本文介紹了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和設備部門的不同工作內容與職責;描述了空中交通管部門和設備保障部門的關系現狀;并分別針對如何建立管制和設備兩部門之間的日常溝通機制和遇到突發(fā)事件時的應急溝通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文章為建立管制部門和設備部門之間的良好有效的溝通機制,更好的為空管發(fā)展服務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空中交通管制;應急處置;溝通機制
中圖分類號:TL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3-0227-02
在浩瀚無垠的天空,飛機似乎可以不受約束地隨意飛行。其實不然。如同車輛在地面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guī)則,要接受警察和紅綠燈的指揮一樣,飛機在天上飛行也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也要受到專門機構的指揮與調度,這就是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
1 管制部門工作內容
空中管制是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jiān)控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jiān)視和控制,保證飛行安全和有秩序飛行;不斷適應飛行安全需求和航空運輸發(fā)展、解決空間飛機大增需要??罩泄苤聘鶕w行航線的空域劃分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飛行情報管理區(qū)、進近管理區(qū)、塔臺管理區(qū)、等待空域管理區(qū)等,不同管理區(qū)使用不同的通信、導航、雷達設備。在同一管理空域內進行間隔劃分,飛機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間隔構成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礎。管制員通過導航設備、雷達設備、監(jiān)視設備、通信設備等,完成監(jiān)視、識別、導引覆蓋區(qū)域內的飛機的任務。
空中交通管制是根據規(guī)定的飛行計劃,對飛機在空中的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機構和設施,目的在于防止飛機與空中飛機和地面障礙物相撞,并有效地利用空域,安全地加速空中交通運輸。空中交通管制是對航空器的空中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業(yè)務,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業(yè)務、飛行情報和告警業(yè)務。它的任務是防止航空器相撞;防止機場及其附近空域內的航空器同障礙物相撞;維護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暢通,保證飛行安全和提高飛行效率。
空中交通管制按管制區(qū)域劃分包含區(qū)域管制、進近管制、塔臺管制和空中交通報告服務四部分。管制方式分為程序管制和雷達管制;目前,我國大部分管制區(qū)都實行了雷達管制。
2 設備部門工作內容
(1)空管機務所保障的設備分為三大方向:通信、導航、監(jiān)視。通信設備主要是包括甚高頻、短波和內部通話系統,為空中交通管制人員與飛行人員之間和管制人員之間進行指揮協調聯絡,是管制人員的嘴巴和耳朵。
導航設備是為飛機沿規(guī)定航向順利飛行和起飛著陸及航路監(jiān)視等提供服務。
監(jiān)視設備包括雷達設備和空管自動化系統。雷達設備將探測到的雷達信號傳送到空管自動化系統,空管自動化系統是管制人員的眼睛和大腦,它的主要功能是集中處理航空器的監(jiān)視數據和飛行計劃數據,實現監(jiān)視數據與飛行計劃動態(tài)相關聯,并將有關信息進行圖形化處理和顯示,使得管制人員面對雷達顯示器就可以了解空中交通的實時動態(tài),所管制航空器的具體方位、高度和預計飛行方向等。
通信導航監(jiān)視設備的正常運行是維護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順暢;保證飛行安全和提高飛行效率的基礎和前題。
(2)空管設備保障機務員的工作:負責通信設備維護的機務,需要負責對電報網、數據交換傳輸網、專用衛(wèi)星通信網、甚高頻地空通信、數據鏈通信等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負責監(jiān)視設備的維護機務,需要擔負一次雷達、二次雷達、場面監(jiān)視雷達的雷達監(jiān)視、自動相關監(jiān)視系統等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
由于目前各大機場的航班數量急劇增加,使得機場的繁忙時間不斷增加,而許多關鍵設備的維護、升級、排故等工作都會影響到正常的管制運行。所以這些工作不得不選擇在凌晨以后飛行量較少的時段來進行,因此伴隨設備保障機務員的通宵達旦的工作也就成為了家常便飯。當管制員通過雷達屏幕對空指揮飛機時,身后是一個個機務員日日夜夜的堅持守侯。
3 設備部門與管制部門的溝通現狀
空管設備部門作為為管制提供服務的部門,隨之飛行量的不斷增加,通導、監(jiān)視等設備的不斷的更新換代,使他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尤其是近年來各大的管制中心,由于設備故障等原因影響管制運行的事件時有發(fā)生的。設備保障部門更關注的是所管轄的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在設備出現問題時如何盡快查找出原因,采取什么方法排除故障,往往忽視了與管制部門的溝通。
空中管制部門作為空管一線的的直接指揮部門,面對不斷加大的飛行量,和盡量減少流量控制導致航班延誤的矛盾,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因此當空管設備影響到管制部門的正常指揮時,管制部門則更關心的是設備問題會對我有多大影響,還有什么其他手段保證我正常指揮。有時管制部門因此采取措施控制流量來保證飛行安全時,設備部門也經常得不到及時反饋,不能準確判斷設備故障對管制運行的影響程度。
因此當設備問題影響到管制運行時,管制部門和設備部門的溝通不暢,經常會對管制運行造成更大的影響。例如在2014年2月,華北空管局就發(fā)生一起因為頻率中斷導致流控的不安全事件。在此事件中,就是由于技術部門和管制部門沒有充分溝通,使得設備故障影響管制運行的問題更加嚴重。如果兩個部門能夠及時溝通,設備部門能夠及時準確的將設備故障信息及處置過程反饋給管制部門,管制部門將設備故障對管制運行影響所采取的措施準確的反饋給設備部門就可以大大減小對管制運行的影響。
4 如何建立更有效的空管設備部門與管制部門溝通機制
空管設備部門與管制部門的溝通機制的建立應該包括日常溝通機制的建立和應對設備突發(fā)事件的溝通機制的建立兩部分。
4.1 日常溝通機制的建立
空管設備部門與管制部門建立良好的日常溝通機制有利于兩部門之間日常工作的開展,提高工作效率。
(1)日常問題反饋機制的建立。目前華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已經與空管中心建立了日常問題反饋機制。管制部門由專人每周將所遇到的沒有得到解決或者是需要了解的設備問題收集,通過《管制部門反映設備問題調查表》的方式反映到設備部門;設備部門由專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逐條進行調查后回復調查結果。這種方式使得設備部門能夠及時了解設備問題對管制的影響,也使管制部門對所反映的問題及時得到反饋,有效加強了兩部門之間的溝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定期工作交流機制的建立。定期召開兩部門之間的交流會,會議內容包括設備部門近期的需要管制配合的工作,研究重要保障任務的實施、工程建設項目的規(guī)劃、運行風險的評估,并對正在進行的設備建設安裝的工程進度及對管制運行的影響進行和管制部門對設備部門的新需求進行充分溝通,對于上級安排工作任務的接口進行確認,并達成共識,對近期發(fā)生的因為設備原因影響管制運行的重要事件調查結果的反饋信息等內容。每次會后由專人將雙方交流內容形成會議紀要,以便作為雙方約定遵照執(zhí)行。
(3)定期進行管制部門和設備部門的交叉培訓工作。只有雙方都能夠比較了解對方的工作內容,才能夠更加順暢的進行溝通。以往發(fā)生設備故障后,機務員往往不能準確判斷設備故障對管制運行的嚴重程度,管制員也經常會錯誤的或者不準確的反映一些設備故障現象,影響機務員對設備故障的判斷,這都是因為雙方對彼此的業(yè)務不夠了解造成的。因此對管制員和機務員進行交叉培訓,使他們對彼此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兩個部門之間更加有效快速的溝通。
(4)經常舉辦兩部門之間的娛樂活動,比如球類比賽、棋牌比賽和郊游活動等。形式多樣的娛樂活動不僅能緩解大家的工作壓力,還可以加深雙方的了解,增進兩個部門之間的友誼,更加便于溝通。
4.2 應對設備突發(fā)事件的溝通機制的建立
(1)完善兩部門的應急處置流程和通報流程,使得兩部門的應急處置流程可以互相銜接。
當發(fā)生設備問題影響到管制運行時,設備部門人員應第一時間告知管制員設備故障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如有需要,配合管制員使用備用或應急手段。并在設備恢復正常運行前,要保持與管制密切聯系,隨時告知故障處理情況和預計恢復時間。
管制部門發(fā)現設備異?;蛟O備問題影響管制指揮,第一時間通知設備部門人員并說明影響。如果有因為設備原因采取了流量控制等措施,要及時反饋給設備部門。
(2)定期進行兩部門的聯合應急演練。聯合應急演練不但能夠很好的提高兩部門人員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也能夠檢驗兩部門的應急處置流程和通報流程是否合理,有助于更好的進行修改完善。因此,定期進行兩部門的聯合應急演練是非常必要的。
5 結語
總之,溝通既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我相信通過管制部門和設備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建立一種有效的溝通機制,從而更好地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空中交通管理的需要。提供更安全的、系統的、穩(wěn)定的設備保障是設備部門的工作職責,兩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是完善這個職責的重要平臺,只有這樣設備保障部門才能為管制部門提供更全面、更及時、更有效的服務,才能共同創(chuàng)造出空管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