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松
2016年的南通市中考作文題目《分享,為成長添一抹亮色》延續(xù)了以往幾年來的出題風格,其中有如下特點:一是題目字數比較長(5個字以上);二是圍繞人的感覺;三是以自我為中心,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來表達。貼近學生學習、生活,有話講、有情抒、有血有肉,情感表達豐富。學生在考場上迅速地篩選話題,選擇自己熟悉的事情來寫,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或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事情,寫起來能夠得心應手。在參加完中考閱卷后,感觸頗多,總結分析可從以下技巧方面提高考場作文成績。
一、 扣題要準,審題要快
考場作文給予考生思考的時間有限,考生的審題尤為重要,到底審什么:審提示語,提示
語交代具有明顯的導向性,能確保不離題和偏題,能引導同學們思考,但是又不能僅僅局限提示語甚至開頭抄寫提示語,需要以此為契機發(fā)散思維,展開聯(lián)想;抓關鍵詞,分享、成長、亮色,確定范圍成長過程中,我分享了什么,在我的成長路上帶來怎樣的啟示;分享如果是雙方面的,那寫下來的效果更好,因為你已將分享上升了一個等級。
在成長過程中,你得到別人的分享,你又分享了你的快樂、成功經驗、團隊合作方法等,那么立意、寫作技巧更勝一籌;審主題,中考作文一般以記敘文為主,閱卷老師希望同學們寫清事件,寫完整事件,寫美的事件,歌頌世間的“真善美”,讓我們感受到正能量的召喚;審人稱,近幾年中考,都以“我”為中心,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我”是重要人物參與其中,就是考查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知力,參與性。有沒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慧眼。
二、 層次清晰,結構明了
中考作文由于對閱卷老師提出速度要求,不可能有太多時間讓閱卷老師仔細去品讀一篇
作文,所以考生的作文就必須讓文章的層次脈絡十分清晰,常見的總分總、倒敘、插敘均可。有的同學用三個小標題構成主體三部分;有的用排比段;還有的以時間或地點的變化結構全文。這樣的作文應在敘述內容的詳略,段落的布局上做一番考究,利用平時學到的課內文章的技巧,往往會收到良好的視覺效果。
如仿用鄒韜奮《我的母親》片段式結構;仿用徐志摩的《鄉(xiāng)愁》中“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的時間式結構;這樣美觀布局,結構勻稱,讓閱卷老師有一種親切感,能抓住閱卷者的心。在閱卷老師審美疲勞時,能迅速吸引老師的眼球,讓老師感到這位考生清晰的思維,如再有上佳的素材和動人的語言、完美的抒寫,老師定會給此文點個贊。
三、 選材新穎,構思巧妙
多元化的選材至關重要,反復遴選最適合自己發(fā)揮的,最能突出主題材料的謀篇布局。
如關注社會生活,從寫作中可以看出有的考生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善于回憶。例如有位考生在人生的一次旅游中遇到了一位智者,分享了人生經驗,獲得了求學路上的啟迪;關注家庭生活,在二胎到來的時代,有的寫到與弟妹分享母愛,弟妹在幼兒園獲得的一只蘋果和姐姐(哥哥)分享。這樣分享的雙面性得以體現,能獲得老師好評;關注學習生活,有的考生在學習中與同學分享校園薄荷樹的清香,再分享知識,友誼,也很清晰地將分享、成長、收獲在文章結尾以冰心的《嫩綠的芽兒》格式用三個片段巧妙的串聯(lián),展示在閱卷老師的面前,給老師一種靈活運用的創(chuàng)新感。
四、 展示素養(yǎng),真情流露
寫作是一個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性體現,特別是一個學生的語言功底,內心情感的流露。
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可選取一些小的點切入主題,以點再現成長經歷,表達內心情感、表達分享,為成長添一抹亮色。選取你覺得最有代表性的成長故事,力求做到“以小見大”,弘揚一個大的主旨;細節(jié)描寫 “一瞬傳情,一目傳神”。敘述的過程可以搖曳生姿,但一定要敘述真切,細致入微。也許因為一句關切的話,或一個關注的眼神,自己的一次思想頓悟,抑或是自然界一個有啟發(fā)性的現象,給了你內心強烈的震撼,讓你重樹信心,重新燃起擁抱夢想的熱望,成為你人生中的一抹亮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砷L感悟類的作文,感情一定要真摯,力求表達獨特的感悟和真切體驗。例如有篇滿分作文寫親情類,小時回老家,外婆帶我賞油菜花,長大后,再回到家,帶外婆去看油菜花,在娓娓的敘述中,讓閱卷老師獲得情感上的震撼和心靈上的觸動,最終獲得高分。
五、 關注首尾,語言優(yōu)美
在立意新穎,主體清晰明朗的情況下,首尾尤其重要。清朝文學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
說道:“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边@話很有道理。古人寫文章開頭講究“鳳頭”之說,如能三五句就快速且優(yōu)美自然的入題,簡潔清晰,巧妙點題,就能獲得老師的青睞。而在閱卷老師看來,有的同學開頭語言很美但與分享完全偏離,純屬平時死記一些美語,反而,給老師留下不好印象,這樣的作文很難得高分。在全文的敘述中,老師希望看到小作者娓娓道來,清新的語言中,帶著時尚潮流的話語,耐人回味,如剛才提到與外婆互賞油菜花的作者,寫到“菜花漾金”這樣的美語,在文中多次體現,展示了其深厚的語言功底,語言的穿透力、感染力較強,意美,音美和形美,這個是要求詩歌翻譯的最高境界和標準。
如果一篇文章能做到這三個美,讓閱卷老師賞心悅目,一下子就能看出考生的作文水平,得高分也是理所應當。很多同學在文章結尾不能很好地用抒情議論來點題,有的同學選材很好,但是在文章結尾處草草了之,就使文章不能上升到一個高度,最終只能是個二等作文。
六、 練好書法,注重整潔
由于中考是掃描后的閱卷,所以書寫尤為重要,書寫好的同學能極大彌補語言和選材構
思的不足,在閱卷中發(fā)現,高分作文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書法水平很高的孩子,筆鋒清晰流暢,正楷行楷書寫,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所以平時的書法訓練對于孩子來說尤為重要,一手好字的考生即使其余的設計構思平平,語言樸實,也能獲得中高檔以上的分數。在整體的字數上,如僅僅達到規(guī)定字數,會顯得文章篇幅短小,適當增加100字左右,能給閱卷者覺得孩子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這樣不涂改,干凈整潔的卷面,也能博得老師的賞識,除能力以外的細節(jié)技巧如能把握好也能獲得高分。
中考高分作文是一個考生的人生閱歷、語言表達、寫作技巧、情感價值觀以及書法等方面的綜合展示。只有老師平時注意這些方面的訓練,循序漸進,積極耐心引導,才能讓孩子對考場作文有全方面的認識,高分、滿分作文就會出現在身邊;對于一個語文老師來說更應該有一種敏銳的眼光,除了自己深厚的寫作功底和全面的傳授技巧以外,還要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判斷一篇文章是否為佳作的能力。
分享閱卷感悟,提升寫作技巧。讓我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不斷反思、提煉、總結,共同收獲那一抹亮色。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四安中學(22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