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松和
作文升格是當前作文教育的前沿性教學模式。升格的過程也是作文突破的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指導議論文寫作主要針對題目、論點、論據(jù)以及論證方法等方面進行巧妙潤華,分點升格,這樣能使學生全面提升寫作技能。
一、精彩破題,先聲奪人
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議論文也是如此,好的題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在議論文中,雖然文章的形式更加嚴肅化,內(nèi)容緊湊化,但題目的修飾仍然與其他體裁的作文沒有太大的差別。對此,我在教學中對學生文章題目的擬定部分非常重視,經(jīng)常會引導學生們在對文章題目進行分析和反復的推敲的基礎上,掌握擬題的技巧,在寫議論文時,能夠輕松破題,使文章有個好的開始。
例如:在以“善良與美德”為話題的議論文寫作訓練中,我對學生進行了議論文題目上的升格突破,我先將經(jīng)典的議論文題目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然后我通過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鋪墊,使學生們對題目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意識,接著我讓學生自己擬題目。“謊言與真實”是學生列出的一個題目,顯然學生擬出的題目并不完整,而且比較空,再給學生以引導,讓學生精彩破題是當前作文的主要任務,對此我對學生進行提問:“根據(jù)這個題目,你重點想寫什么內(nèi)容?”“謊言雖然掩蓋了事實,但是謊言是為了遮蓋真實而產(chǎn)生的,所以謊言也是真實的一個部分?!薄昂芎茫俏覀兛刹豢梢詫㈩}目進行一些修改,把你的觀點進行濃縮呢?”“謊言,真實的一部分”學生很快又擬出了一個題目,這樣的修改,讓學生的題目更加完整和精彩。
題目是文章的精華,在題目的擬定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有個循序漸進的接受和聯(lián)系過程。教師在引導和指導時,以學生的角度來觀察,對學生在擬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用原因作為導向,對學生進行根本上的擬題能力的提升。
二、開合有法,結構清晰
一篇好的議論文章,一定是脈絡清晰,開合有法,運用自如。針對這種客觀事實,我在教學中著重針對學生文章的議論、結構進行輔導,與學生一起分析經(jīng)典的議論文章,對于一些特殊論證方法的文章,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模仿,讓學生真正的在議論文中成長起來。
例如:在以”友誼”為話題進行議論文寫作的訓練時,學生寫出的作文結構不清晰,包含與并列關系混淆,為了讓學生對議論文有個清晰的結構基礎,我以《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為例,讓學生進行論點的查找,將所有的論點都一一列出,“贊揚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毫無自私自利的精神”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論點間是并列的關系,與總論點呼應?!薄昂芎?,下面大家來分析論點間的關系,重新修改和整理自己的論文?!痹谶M行議論文的寫作時,我對學生們嚴格要求,既要有清晰的結構,又要保證每個分論點與總論點的遙相呼應。理論上的要求離不開實際的寫作鍛煉,在寫作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疑問,寫作之初的作文也不規(guī)整,但是這些都是學生們所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在課堂上進行練習,從不同的任務上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議論寫作上的升格。逐漸地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有了雛形,寫作中能夠達到開合有法,結構清晰的效果。
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生們的思想很容易被牽制和束縛,當學生們的思想被局限于一個空間內(nèi)時,寫作的靈感也就付諸東流,為此我們在寫作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和探索,讓學生真正的接觸議論文,豐富自身的邏輯思維。
三、點面結合,組合論據(jù)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掌握點面結合的方法,我經(jīng)常會讓學生們進行練習,從總論點、分論點到各個論據(jù)的搜集和整理,我都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通過學生們自身的理解,將文章進行合理的組合,升華文章的整體內(nèi)涵。
例如:在以“美”為話題的寫作訓練中,我重點培養(yǎng)學生掌握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而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對這種寫作方式不熟練,為此我以《論美》這篇課文為例,先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閱讀文章后,找出作者認為真正的美是怎樣的?”“高貴的舉止、善良而又純潔的心靈?!薄跋旅娲蠹艺页雒恳欢蔚年P鍵語句?!庇萌蝿諄硪徊讲降囊龑W生,讓他們明白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這句話用寶石打比方,寫出了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貴,與本文的主旨相呼應?!蓖ㄟ^這樣的練習,逐步在學生的思想中定位點面結合的方法和技巧,在議論文寫作中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面對今后更深層次的議論文的挑戰(zhàn)。
議論文的升格比較有難度,加上議論文的寫作需要學生擁有縝密的思維,而對于議論文的寫作升格則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通過一系列的分步、分層次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不僅愛上議論文,自主學習議論文,更讓學生明確議論文的寫作方法,為今后的議論文深層次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贊化學校(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