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傲
我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我有幸成為了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首批成員。童聲合唱團是一個大家庭,大家來自不同學校,因為歌唱的夢想而聚到一起。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音樂知識,也收獲了許多樂趣。
合唱團讓我們走進了音樂的殿堂,領略到了合唱之美。我們登上了遼寧大劇院、盛京大劇院的舞臺,還登上了合唱屆“奧林匹克”的領獎臺。浴輝團長說,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將來就能去國家大劇院演出。我們都期待這一天能早點到來,好到更大的舞臺上一展歌喉。
合唱團不僅用音樂啟迪我們,還經(jīng)常組織一些參觀研學活動,以此來豐富我們的業(yè)余生活,開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得到全面發(fā)展。當然了,這些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使每個人受益匪淺。團長帶領我們,將歌聲帶到了社區(qū)、鄉(xiāng)村、養(yǎng)老院和圖書館,還帶到了綠蔭場。我們載歌載舞,讓歌聲飄揚,把微笑帶給了更多的人。站在舞臺上,我們完全陶醉了,因為歌唱是快樂的。
其實,合唱和獨唱不同。合唱是聲樂藝術領域中一種集體演唱的形式。吳靈芬奶奶說:“天籟之聲屬于你們!”保羅·菲尼克斯說,我們的歌聲把他的心都融化了……這些更增強了我們對音樂的熱愛。開始學習合唱時,那種感覺是多么美好啊!在合唱團里,我們不僅學會了中國歌曲,還學會了法國、德國、俄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歌曲,真是收獲頗多呢。每一首歌曲都是我們的最愛,被生動地演唱出來。在合唱團里,我們還學到了許多有趣而又生動的演唱技巧。在壯族童謠《水母雞》的表演中,我們唱出了九個聲部。然而,合唱生活并不只是那么輕松,在準備代表國家參加世界合唱比賽前,排練時間非常緊張。節(jié)假日,我們放棄休息,一起到合唱教室進行排練,一去就是大半天。這苦,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滋味。但是,想一想宋老師,我們就更有精神了。我們是分聲部練習的,宋老師卻沒有分身術。她要逐一講解指導,每個部分都做到細致入微。別人練習時,宋老師怕我們累,就讓我們先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等輪到我們唱時,她再讓另一組人休息。整個排練,宋老師都是站著的,從來沒有說過“累”這個字。幾個月后,我們參加了在索契舉辦的世界合唱比賽,獲得了銀獎!這個沉甸甸的大獎,包含了浴輝團長、宋老師等人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每個團員的努力。雖然合唱團成立時間不長,但有專業(yè)的指導團隊,有優(yōu)秀的團員,就一定能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我也堅信,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每個人都能收獲多多,一路幸福地成長。
有人也許會質(zhì)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唱歌上,這會不會影響學習?其實,這不但沒影響學習,反而使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期末考試,我的成績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感謝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有你,我們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