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風梅 哈尼夏·胡爾加汗
奇臺縣第三中學 新疆昌吉 831800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做出評價。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生活習慣,以降低和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人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影響健康的并能自覺地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按照《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要求以及相關規(guī)定,城鄉(xiāng)各類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我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強了健康行為養(yǎng)成教育,重點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煙、環(huán)境保護、遠離毒品、預防艾滋病、意外傷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在開展此次工作中,我們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以其他項目為輔助辦法。
我們學校的健康教育是結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針對不同個性進行人格教育的設計。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我們的健康教育對教育教學和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現(xiàn)在的一些學生自制力差,心情暴躁,逆反心理強,因此我們的老師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與學生談心中,適時加上一句,“如果我有什么不妥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同學能夠批評指正”[1]。這么一句示弱的話語會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一種可信賴感,同時也改變了教師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仰視地位。學生也能夠認識到老師和我們是平等的,他們會認真地投入精力去聽課,努力去發(fā)現(xiàn)你的“不同和不全面”的地方,以獲取自豪感。其實,我們的不同,又在何方呢?
要想長期保持平等的思想并貫穿到行為中,老師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中學的學生年齡雖小,但是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他們的自尊心非常強,因此也需要老師去維護與尊重。一般情況下學生尊重老師被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老師尊重學生也是很重要的,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人與人是平等的,在學校中老師是教學者,而學生是被教育者,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如果老師學會尊重學生,就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平性,多詢問學生的意見與要求,多給學生空間去思考、探究,進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健康教育效果就會很理想的。
學生是否自愿、自覺、自動地參與學習是教師教育教學成功的關鍵,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個性。在一個50人的教室內,老師要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在45分鐘內,將知識傳授給50個孩子,50個不同的個體,還要讓50個體能專心地投入課堂中,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墒俏覀兊睦蠋熞坏┮庾R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與學就變成了一件愉悅的易事了。說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個問題,其實屬于長期以來教育界比較關注的話題,素質教育提倡在教學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因此需要老師轉變教學思想,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能總是將“老師是高高在上的”觀念融入教學中,正確的理念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老師只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輔助者與引導者,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時間與空間,不能總是“滿堂灌、滿堂講”,要給學生留足時間去理解只是,去接受知識,進而更好地學好相關知識。
我校實施人人都是心理健康老師的理念,要求全體教職工廣泛參與學生教育工作。不論在課堂、餐廳、宿舍,任何一位老師都必須尊重學生。絕不允許任何教職工挖苦、諷刺、體罰學生。不能有差別心,要一視同仁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信心、有歸屬感。只有這樣才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整學生的心理健康。
通過以上辦法,我們營造了一個人際交往健康的環(huán)境。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激發(fā)了學習的潛能。心理健康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授者與受者得到了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心理距離的縮短,互相滲透,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索求知的興趣和欲望,使教學效果達到了最優(yōu)化。
總之,要想較好地實施健康教育,就要搞好教與學的關系,老師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科學的教學方式,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促進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達成[2,3]。
[1]黃玉貴.點燃智慧之火—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3,06(45):56.
[2]白銀.淺議如何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5(64):61-63.
[3]劉治榮.淺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