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國專利行政處罰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2017-03-28 07:26:48萬里鵬
        重慶社會科學 2017年10期
        關鍵詞:處罰權專利法行政處罰

        萬里鵬

        我國專利行政處罰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萬里鵬

        目前,《專利法修改草案(送審稿)》中涉及行政處罰的內(nèi)容仍存在問題:一是賦予縣級專利行政部門以執(zhí)法權有待商榷,二是專利行政部門對涉嫌“侵犯專利權行為”案件實施調查取證會對一方當事人顯失公平。結合我國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設定以及相關制度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縣級專利行政部門仍不具備對專利侵權行為以及專利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裁決、行政處罰以及行政強制措施的能力;行政權主動調查取證的介入僅限于假冒專利行為或擾亂市場秩序的故意侵權行為;在《專利行政執(zhí)法辦法》的進一步完善中需要細化行政處罰的程序規(guī)則,并刪除違反上位法規(guī)定而設定行政處罰的相關條款等。

        行政處罰 專利 執(zhí)法權

        專利行政處罰是行政處罰制度在知識產(chǎn)權領域的具體運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頒布時就規(guī)定了包括對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予以處罰的條款。我國正值《專利法》第四次修改,其中涉及的行政處罰條款是專利行政執(zhí)法部分的重點內(nèi)容。2015年12月2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國家知識產(chǎn)權報請審議的《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涉及行政執(zhí)法的修改內(nèi)容主要有四個方面:新增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專利侵權行為;新增對網(wǎng)絡專利侵權的規(guī)定;具體規(guī)定對假冒專利行為的處罰;新增專利行政執(zhí)法部門的強制措施等。但對于行政處罰權的設定、權限、程序等內(nèi)容規(guī)定模糊不清,也鮮有學者從理論層面專門針對專利行政處罰的基礎理論問題進行研究。目前,對這一制度直接的研究成果體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的較為分散的論文中,如時延安(2006),陳鈉(2008),李云霖、歐愛民(2014),朱雪忠、萬里鵬(2014)等。究其原因,除了將其納入知識產(chǎn)權行政保護的研究視野中一體討論外,可能是制度本身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所致,專利行政處罰制度研究的滯后嚴重影響了整個知識產(chǎn)權行政執(zhí)法制度的效益水平,專利行政執(zhí)法部門的執(zhí)法“疲軟”現(xiàn)象就是直接后果。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澄清專利行政處罰的相關問題,以期為我國專利行政處罰的立法完善提供參考。

        一、專利行政處罰權概述

        從總體上講,專利行政處罰問題的學理化探討應該納入現(xiàn)有行政法分析的基本框架下,從而兼具行政法理的一般性和部門法的特殊性。

        (一)專利行政處罰權的內(nèi)涵

        在討論專利行政處罰權之前,需要先辨析一些相關概念。首先,要厘清行政權與行政職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機關或特定公共組織對行政事務進行管理或主動提供公共服務的權力;后者是特定的行政機關對具體行政事務進行管理的權力。行政權構成了行政職權的基礎,而行政職權表現(xiàn)為行政權的具體化。其次,需明確行政處罰權的概念。嚴格意義上講,行政處罰權是行政機關基于“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職能背景下,對經(jīng)濟和社會活動實施管理過程中依法所擁有的職權。[1]一般來說,行政機關通常會有一定的行政處罰權,處罰權本身就是一類行政管理權。行政機關對行政處罰權的行使具有職責性、主動性和效率性。最后,要界定專利行政執(zhí)法權這一最為密切相關的權力形態(tài)。根據(jù)現(xiàn)行專利法律制度體系,專利行政執(zhí)法權表現(xiàn)為一套權力體系,主要涵蓋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權、行政裁決權以及行政確認權等。同時,以上職權類型又由比其法律位階較次的職權構成。專利行政執(zhí)法權本質上是行政職權,是行政權在專利領域的具體化。

        由此可得,專利行政處罰權本質上也是行政職權,是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對違反專利管理秩序實施制裁的權力,具有職責性、主動性。在此所討論的專利行政處罰權是指,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依據(jù)法定權限和程序,對違反專利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給予行政制裁的行政職權。具體包括,罰款權、沒收權、警告權等。需要說明的是,根據(jù)《專利代理條例》相關規(guī)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對違反專利行政管理秩序的專利代理人或代理機構實施行政處罰也屬于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職責范圍。但鑒于研究內(nèi)容所限,本文對行政管理色彩較濃的這部分內(nèi)容不予探討。

        (二)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設定

        從本質上講,行政處罰的設定權屬于立法權范疇。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有關處罰設定權的具體規(guī)定①參見:《行政處罰法》第二章第九條至第十四條之相關規(guī)定。,行政處罰的設定權主要包含新設定和具體規(guī)定兩方面內(nèi)容??傮w上,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只有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這四種,除此以外的任何規(guī)范性文件都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據(jù)此,可以明確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設定及具有設定權的法律文件范圍。對涉及專利行政處罰條款的相關法律文件進行列舉如下:《專利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可以設定各種專利行政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專利法實施細則》)等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專利行政處罰;地方性專利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yè)營業(yè)證照以外的專利行政處罰,且必須在法定五種之內(nèi),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以及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或者暫扣執(zhí)照;《專利行政執(zhí)法辦法》等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制定的部門規(guī)章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專利規(guī)章,能夠設定警告和一定數(shù)額的罰款,但罰款限額必須由國務院或省級人大規(guī)定,更不能超過法律、行政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種類和幅度。換言之,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行使以其設定權的邊界為限。

        二、專利行政處罰的制度比較

        專利行政處罰權及其設定屬于立法層面的范疇,在執(zhí)法實踐中,專利行政處罰的制度運行往往與專利刑罰、專利行政裁決以及其他知識產(chǎn)權行政執(zhí)法類型發(fā)生關聯(lián)。故很有必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專利行政處罰的制度內(nèi)涵。

        (一)與行政處罰的比較

        與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處罰制度相比較,專利行政處罰適用于特定領域,既具有行政處罰制度的共性,如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處罰法定、處罰程序等,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這一特殊性集中表現(xiàn)為:對于專利侵權行為的查處,專利行政處罰權介入私權領域,涉及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權益糾紛;而一般的行政處罰權是針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所實施的制裁行為,其首要目的是對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之維護。顯然,專利行政處罰權介入私權糾紛與對行政違法行為的處罰法理依據(jù)是不同的。與《行政處罰法》第一條規(guī)定的立法目的相比,無論是《專利法》第一條對立法宗旨的闡述,還是“送審稿”中為了加大執(zhí)法力度、加強專利保護的修法動因,均是為了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專利法律制度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涉及公共利益的相關內(nèi)容。簡言之,《行政處罰法》所設處罰制度的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其法理依據(jù)是是否違反行政管理秩序;《專利法》所確立的專利行政處罰制度之首要目的是保護私權,法理依據(jù)為是否侵犯了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由此可見,專利行政處罰與一般的行政處罰存在根本性的制度差異,專利行政處罰制度是專利制度與行政處罰制度相互雜糅的混合體,這樣的制度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殊的歷史條件造成的。回溯專利制度之肇始,一方面是由于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知識產(chǎn)權司法審判力量還比較薄弱,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專利侵權案件需要辦案人員具備相當專業(yè)技術背景,所以由專利行政部門處理一些侵權案件比較合適。及至今日,專利行政執(zhí)法制度的“存廢之爭”已沒有意義,“送審稿”中也反映出明顯擴張行政處罰權的趨勢。專利行政處罰與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處罰縱然存在差別,但從制度完善的角度考量,對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規(guī)制及專利行政處罰制度的完善路徑仍不得違背行政處罰制度所確立的基本法理和原則。

        (二)與商標行政處罰的比較

        與《專利法》第四次修改中擴張行政執(zhí)法權類似,《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 《商標法》)也涉及行政執(zhí)法部門的執(zhí)法范圍和內(nèi)容的擴張。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賦予商標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權限,且將罰款幅度提高到遠高于司法審判中懲罰性賠償?shù)某潭娶賲⒁姡骸渡虡朔ā返诹畻l、第六十三條之規(guī)定。法院援引懲罰性賠償是損失的三倍以下,而且要以侵權行為人的惡意和情節(jié)嚴重為條件,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罰款既無惡意要求也無情節(jié)嚴重的要求,只要認定侵權行為成立就可以在違法經(jīng)營額的1倍以上5倍以下進行罰款。。二是賦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全面查處涉嫌侵權行為的權力②參見:《商標法》第六十二條。。結合《商標法》以及其他與知識產(chǎn)權行政處罰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除了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管理部門不同以外,專利行政處罰與商標行政處罰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實施處罰的主體不同。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和縣級以下(包括縣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沒有專利行政處罰權,而商標行政處罰的實施主體是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比專利行政處罰實施主體的范圍更廣、層級更多。

        第二,處罰的依據(jù)不同。專利行政處罰的依據(jù)主要有《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及各地方出臺的專利保護條例等;而商標行政處罰的依據(jù)主要是《商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細則》,鮮見地方上制定專門的保護條例,這反映出商標行政執(zhí)法的依據(jù)較統(tǒng)一、體系更完備的優(yōu)勢。

        第三,處罰的對象不同。專利行政處罰主要針對假冒專利行為,而商標行政處罰對象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即工商行政部門對所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均可以實施行政處罰??梢姡虡诵姓幜P的權限明顯大于專利行政處罰的權限。

        第四,處罰的手段不同。專利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包括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兩種,而商標行政處罰的措施有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等。

        第五,處罰權的限制不同。相比于專利行政處罰權的行使范圍以維護公共利益為限,對商標行政處罰權的限制較低。甚至可以說,“一切商標侵權行為均需承擔行政責任”。[2]對商標侵權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目的主要是懲罰侵權人行為的違法性,并以此警示社會公眾。相應的,對商標侵權的行政責任之認定僅以違法性作為構成要件。[3]通過與商標行政處罰的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雖然兩者同屬于知識產(chǎn)權行政保護體系,但差異性較大,特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擁有的商標行政處罰權限遠大于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擁有的專利行政處罰權限。

        從維護公共利益的角度,對于侵犯不同性質的知識產(chǎn)權,行政處罰權的邊界應該有所不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擁有的行政處罰權限最為廣泛,基本覆蓋了所有類型的商標侵權行為;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所享有的行政處罰權限于“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侵權行為,即是否損害公共利益是行政處罰權介入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罰依據(jù)①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對比而言,專利行政處罰權既沒有商標行政處罰權那么廣泛的適用范圍,也不比著作權法對行政處罰權予以明確的限制。嚴格意義上講,專利行政處罰的對象僅限于假冒專利行為。除了行政處罰的對象存在差異之外,三種不同性質的知識產(chǎn)權行政處罰力度差異明顯。商標行政處罰的力度最大,其行政處罰的手段和對象最為廣泛;著作權行政處罰的力度次之,但法律仍規(guī)定了較為全面的處罰措施,處罰對象也及于部分“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民事侵權糾紛;專利行政處罰的力度最弱,其處罰手段相對較少,處罰對象則僅限假冒專利這一類專利違法行為。由于我國知識產(chǎn)權立法采取分散立法模式,而且商標法、專利法和著作權法這三部主要的知識產(chǎn)權單行法律出臺的時間并不一致,故在制度層面形成了專利、商標和著作權的行政處罰力度不均衡的態(tài)勢。

        (三)與專利刑罰的比較

        行政處罰和刑罰均屬于國家機關對違法者實施的懲戒,是公法上非常重要的兩種責任形式。兩者的差異比較明顯,主要有作出處罰的機關不同、行為的性質不同、適用的對象不同、制裁的方式不同以及程度不同等。此處重點討論以下兩個問題,以揭示兩者的聯(lián)系。一是以刑罰手段制裁行政違法行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十三條,對于某一種行政違法行為施以刑事制裁需滿足兩個要件:該行政違法行為有社會危害性;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刑法的“謙抑性”要求立法者應力求少用甚至不用刑罰,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犯罪。由此,在制裁行政違法行為的手段上應當以行政處罰為主,以刑事處罰為補充。[4]二是行政違法與刑事犯罪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升格”關系。行政處罰的制度功能主要是維護社會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行政處罰的適用條件并不必要求行政相對人是否存在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而是以“推定過失”原則支持這種“當罰性”的法理基礎。[5]但在刑事犯罪認定中,即便是過失犯罪,也要以法律規(guī)定為前提并嚴格考慮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所以,以“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違法行為”作為行政處罰概念的限定詞有待商榷。但是,在制定法上確實也存在不少行政違法行為可以升格為刑事犯罪的規(guī)定,即所謂嚴重的行政違法行為即為刑事犯罪②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第八十四條之規(guī)定。。

        專利刑罰的法律規(guī)定源自《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即對于情節(jié)嚴重的假冒專利行為課以刑罰。一般認為,假冒專利的產(chǎn)品質量低劣,導致消費者的生命財產(chǎn)蒙受很大損失,或者造成重大事故的,應當認定情節(jié)嚴重,需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6]對于專利行政處罰與專利刑罰的差異性,基本可以援引行政處罰與刑罰之間的區(qū)別。但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同樣引申出兩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專利行政處罰“升格”為專利刑罰的成就要件,二是對專利侵權違法行為的“入罪化”或“非罪化”的爭論。基于刑法的謙抑性,法院判定專利刑罰的適用空間已經(jīng)非常有限,少用甚至不用專利刑罰、主要由行政部門對假冒專利行為予以懲處顯得更為合理。從這個角度看,可以為專利行政處罰權的擴張?zhí)峁├碛伞?/p>

        (四)與專利行政裁決的比較

        在我國的執(zhí)法實踐中,行政裁決是專利管理部門處理侵權糾紛、權屬糾紛的主要方式之一。行政部門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本質上是一種“準司法”性質的救濟。[7]從制度體系上看,行政裁決是行政權和司法審判權的融合,是適應日益復雜的行政管理需求而產(chǎn)生。從制度沿革上看,1984年《專利法》第六十條就規(guī)定了行政救濟制度,即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處理專利侵權糾紛。1992年第一次修法時對該條款未做調整。在《專利法》實施20多年后,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制度的完善和司法審判力量的加強,專利行政保護的“去留問題”成為爭議焦點。故在2000年再次修法時對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侵權糾紛的職能作出調整: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對專利侵權行為作出責令停止侵權的處理,但對賠償數(shù)額只能進行調解。這意味著,專利行政執(zhí)法部門處理侵權糾紛的性質已經(jīng)逐漸改變,實施行政裁決不是為了解決民事糾紛,更多的是考慮到侵權行為危及社會公共利益,需要行政機關予以糾正。2008年修法時保留這一基本框架,直到《專利法》第四次修改時,加強專利行政執(zhí)法進而擴張行政權得以體現(xiàn)。“送審稿”第六十條賦予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對“涉嫌群體侵權、重復侵權等擾亂市場秩序的故意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權查處,并有權“沒收、銷毀侵權產(chǎn)品或侵權設備以及罰款”。

        可見,專利行政裁決是我國專利保護制度中的特色,歷經(jīng)多次修改仍爭議頗多。究其本質,乃在于涉及到公權力對私權利的介入所產(chǎn)生的矛盾。兩相對比,專利行政處罰與其有著不同的性質:專利行政處罰是對損害公眾利益的違法行為的行政執(zhí)法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依當事人的請求啟動查處程序,也可以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有關信息依職權主動啟動查處程序;而專利行政裁決是對民事糾紛進行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需經(jīng)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請求才能啟動處理程序。盡管如此,專利行政處罰與專利行政裁決之間仍存在共性問題需要重點說明,即對于“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法律定性。有學者認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類似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中規(guī)定的“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從而屬于行政處罰之列。[8]但與一般的行政處罰由行政機關主動查處并且由行政機關享有《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的調查取證權力不同,本條對規(guī)定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決定只能在權利人請求處理并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前提下做出,而且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不具有主動調查取證的職權,這是將其定性為行政裁決的理由。這其中的糾結之處在于:“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屬于行政處罰的措施,但其調查程序的啟動又與《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相悖;另一方面,將其視為行政裁決制度在專利法領域的特殊形態(tài),但《專利法》第四次修改中對“涉嫌群體侵權、重復侵權等擾亂市場秩序的故意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實施行政裁決時所規(guī)定的沒收、罰款等手段又明顯具有行政處罰的屬性。為克服法治的機械性,遵循法律的目的解釋,以是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判定專利行政處罰與專利行政裁決的標準。即符合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之目的解釋的行政行為屬于專利行政處罰范疇,反之或主要目的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政行為則不視為專利行政處罰行為。

        三、我國專利行政處罰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在此,重點針對2015年12月2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送審稿”和現(xiàn)行《專利行政執(zhí)法辦法》之相關條款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議。

        (一)我國專利行政處罰立法存在的問題

        首先,“送審稿”中專利行政處罰相關條款仍存在以下兩點問題。

        一是賦予縣級專利行政部門以執(zhí)法權有待商榷(第三條)。第二次“送審稿”對縣級專利行政部門的主體地位予以明確,滿足了基層專利行政執(zhí)法的現(xiàn)實需求,也有利于完善專利行政執(zhí)法體系以及與法院在管轄級別上相對應。然而,與“送審稿”新增的旨在加強專利行政處罰的相關條款綜合考慮,縣級專利行政部門的執(zhí)法能力、執(zhí)法資源的配備等方面能否與其享有的職權相匹配是需要反思的。換言之,在目前專利行政執(zhí)法機構不健全、執(zhí)法力量薄弱和執(zhí)法效果存疑的現(xiàn)實困境下,縣級專利行政部門仍不具備對專利侵權行為 (尤其是一般性的侵權行為)以及專利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裁決、行政處罰以及行政強制措施的能力。況且,面對目前推行的專利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工作,專利行政部門的執(zhí)法能力本身會受到挑戰(zhàn),這也對縣級專利行政部門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而且,許多地方知識產(chǎn)權局屬于事業(yè)單位,縣一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法律地位就更為模糊,即便從《專利法》上將其定性為“行政部門”,但這還仍牽涉到行政機構體制、層級設置等行政管理難題。在明確縣級專利行政部門享有執(zhí)法權的同時,亦需要限制專利行政處罰權的對象、手段和程序性規(guī)定。否則,不僅未能實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和查處專利違法行為”的立法目的,反而會浪費執(zhí)法資源、影響行政執(zhí)法的權威性、挫傷專利權人對專利行政執(zhí)法制度的信心。

        二是專利行政部門對涉嫌 “侵犯專利權行為”案件實施調查取證會對一方當事人顯失公平(第六十七條)。為了解決目前專利侵權案件中的“舉證難”問題,“送審稿”賦予專利行政部門對“涉嫌侵犯專利權行為”的主動查處職能,并將其與假冒專利行為規(guī)定于同一條款中。這其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行政權介入專利侵權糾紛實施調查取證的目的究竟是促進糾紛的解決還是實施行政處罰,如果是前者則是對一方當事人的偏袒,若是后者則缺乏執(zhí)法依據(jù);另一方面 ,將假冒專利行為與侵犯專利權行為這兩種不同的違法行為混同規(guī)定于同一條中,遮蔽了行政處罰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動因,使得專利侵權糾紛當事人之間的博弈失去平衡。然而,對于“擾亂市場秩序的故意侵權行為”則存在行政權介入的必要性和空間。

        (二)完善我國專利行政處罰的建議

        對于《專利行政執(zhí)法辦法》的修改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專利行政處罰程序的完善,主要有增加專利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細化和補充處罰程序的證據(jù)種類和證據(jù)規(guī)則、以及聽證程序。比如,將《專利行政執(zhí)法辦法》第三條之三款新增,“除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情況外,專利行政處罰適用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的一般程序”;對第四十條之三款新增,“應當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的,將案件連同證據(jù)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等內(nèi)容。

        第二,刪除違反上位法規(guī)定而設定行政處罰的相關條款,主要針對第六章法律責任部分的第四十三條和第四十五條,刪除涉及“銷毀”產(chǎn)品、生產(chǎn)設備等表述的相關內(nèi)容。

        [1]喻煊:《試論行政處罰實施權運行模式的確定》,《中國行政管理》2010 年第 7 期,第 32~35 頁

        [2]劉平:《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政處罰問題研究——一起商標行政執(zhí)法案件引發(fā)的法律思考》,《知識產(chǎn)權》2010 年第 3 期,第 58~63 頁

        [3]張明等:《對商標侵權行政處罰的目的性》,《中華商標》2013年第 6期,第 73~77頁

        [4]陳興良:《刑法的價值構造》,中國人民法學出版社,1998年,第376頁

        [5]李孝猛:《主觀過錯與行政處罰歸責原則:學說與實踐》,《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第 30~36 頁

        [6]李明德:《知識產(chǎn)權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87頁

        [7]冀瑜等:《試論我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處理機制及其完善》,《知識產(chǎn)權》2011年第 7期,第97~99 頁

        [8]尹新天:《中國專利法詳解》,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1年,第 676頁

        (責任編輯:張曉月)

        On the Patent Adm inistrative Punishment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s Legislation

        Wan Lipeng

        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involved in themodification draft of the Patent Law.For example,it is unfair tha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investigate the case of alleged patent infringement behavior to a party.On the basis of the pat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ome related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Firstly,the pat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n the country level has no ability to make administrative adjudication,administrative penalty or administrative compulsory towards the infringement or violation.Secondly,the interven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to investigate should be limited to the act of counterfeiting patent or the intentional infringement.Thirdly,the further amendments of the patent regulations need to refine the procedural rul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and delete some invalid provisions.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patent, enforcement power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第二分校 上海 201700

        猜你喜歡
        處罰權專利法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權下沉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制度的內(nèi)在取向及實施路徑*
        中州學刊(2022年4期)2022-11-04 08:35:14
        美國新專利法下的“現(xiàn)有技術”(上)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2:02
        安全標志疏于管理 執(zhí)法作出行政處罰
        當前消防行政處罰中存在的問題
        水上消防(2022年1期)2022-06-16 08:07:10
        行政處罰權下放鄉(xiāng)鎮(zhèn)街道用好權更重要
        關于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制度的研究
        Fintech可專利性初探——兼議《專利法》第2條修改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40:08
        應如何確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勞動保護(2018年8期)2018-09-12 01:16:12
        專利侵權行政執(zhí)法的邊界——兼論《專利法》第四次修改
        專利法第四次修訂中的兩個重要問題
        尤物精品国产亚洲亚洲av麻豆|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五月天|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久久免费精品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久久天天爽夜夜摸| 免费人成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成人av三上悠亚| 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老师脱了内裤让我进去|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国语| 小黄片免费在线播放观看|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噜噜噜色97|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一级免费| 国产精品会所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亚洲欧美中文v日韩v在线|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网址| 日韩av精品国产av精品| 白白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欧美亚洲综合激情在线| 日本精品av中文字幕|